close
    近年來臺東縣蘭嶼島上的「雅美」族人,提出了正
名為「達悟」的主張,一般不明內情的人,對於雅美族為
何執意更改族名,恐怕是一頭霧水,難道我們叫了一百多
年的名稱,竟然是不正確的嗎?「雅美」這個族稱當初又
是怎麼來的呢?「達悟」這一名稱又是甚麼來歷呢?筆者
擬針對這個題目,探討其是否有改名的必要。
    根據民國五十七年九月初版,蒙藏委員會編印發行,
由胡耐安先生所編著的<中國民族系支簡編>記載:「雅
美(Yami)」,舊作野眉、雅眉、玡眉、耶美等,皆屬一音
的譯轉。自稱『朵』或『朵朵(Tau or Tau-Tau)』,意
即『人』或『我們』;但此『朵』或『朵朵』,僅在與人
對話時所引用,而其用『雅美』作自稱,似更為通常,如
『雅美可憐』、『雅美喜愛』之類。」所謂「達悟」,
似即「朵(Tau)」緩讀之的音譯。
    由以上的記載,可知「雅美」與「達悟」自昔即並
行不悖,只因為其用「雅美」作自稱「更為通常」,方纔
捨「達悟」而採用「雅美」做為族名。這種一族而二名
的現象,倒並非雅美族所獨有,例如雲南西北部的「麼些
(Moso)」,即自稱為「納喜(Nashi)」,在緬甸境內的「
拉祜(Luoheh),則別稱「木索(Musso)」,此「納喜」實
音叶「栗粟(Lisuh)」,「木索」則音叶「麼些」,顯然
由於族群的混居,纔造成這種一族二名或多名的現象,故
雅美族人口雖然不多,卻又雜有達悟族的成分。
    隔著一道巴士海峽(Bashi Channel),在蘭嶼正南方
菲律賓的巴丹群島(Batan Is)中有一座雅米島(Yami),
此「雅米」顯然乃是「雅美」的同音異譯,而「達悟」
則音臺東縣的「大武」鄉、卑南鄉的「泰安」、東河
鄉的「泰源」、成功鎮的「重安(都威)」、長濱鄉的「
竹湖」、花蓮縣玉里鎮的「大禹」、瑞穗鄉的「德武」
、萬榮鄉的「大安」山、秀林鄉的「桃源」山、高雄縣
的「桃源」鄉、屏東縣的「泰武」、霧臺鄉的「大武」
、三地鄉與泰武鄉的「德文」,以及南北「大武」山,與
恒春鎮的「大員」山等,高雄桃源的「我丹」山、屏東
的「霧臺」鄉、泰武鄉的「武潭」、來義鄉的「衣丁」
山、霧臺鄉的「霧臺」山與「霧頭」山、花蓮玉里鎮的
「安通」與「安通」山、萬榮鄉的「安東」山、秀林鄉
的「望臺」山、豐濱鄉的「望東」山,及閩南語「紅頭
」嶼(蘭嶼舊名)等則為其倒裝,可見蘭嶼的「達悟」與
臺東、花蓮、屏東交界處的族群關係密切。
    「雅美」又音同「亞美」,<中國民族系支簡編>云:
「阿美(Ami),一作阿眉或亞美,亦即一音的譯轉。阿美,
此一稱號,乃其居地之南鄰族卑南人他們的稱號,語義為
『北方』,即『北方人』之意。自稱『邦仄』(Pangtsa)
,涵義為『番人』。」然則「阿美」亦一族而有二名,自
臺東縣的卑南鄉往北─關山鎮有「月眉」、長濱鄉有「
烏帽」子山、花蓮縣的富里鄉有「阿眉」溪、玉里鎮有
「安民」、卓溪鄉有「黃麻」、壽豐鄉有「月眉」山及
南北「月眉」、秀林鄉有「文迷」山與「無明」山、宜
蘭縣南澳鄉的「鞍馬」山等均音叶「阿美」(按:花蓮縣
的「萬榮」、萬榮鄉的「馬遠」及「馬鞍」山與「馬鞍
」溪、卓溪鄉的「米亞桑」、花蓮市的「民意」、臺東
縣池上鄉的「萬安」等為其倒裝),而卑南鄉以南則無有
(按:惟臺東縣的綠島有「阿眉」山、屏東縣的泰武鄉有
「亞麻灣」山與「萬安」,距離均甚遙遠)。誠然「阿美
」在卑南族的心目中乃是北方人,但更可能的卻是原先
的「阿美」已混入「邦仄」而不自知。按照「名從主人
」的原則,「雅美」既正名曰「達悟」,「阿美」亦應正
名為「邦仄」,而「雅美」或「阿美」則為較「邦仄」
與「達悟」更早居於此地的原住民。
    原名「火燒島」的「綠島」,除了有標高280公尺的
「火燒山」以外,在島中央又有一座標高276公尺的「阿
眉山」,由此不難看出「阿眉族」乃是這個島上的主要
族群之一。原名「紅頭嶼」的「蘭嶼」,除了仍存在有
「紅頭村」之外,這個島上的最高峰即是標高552公尺的
「紅頭山」,遍尋整座島上,卻是已然找不到跟「雅美」
有叶音關係的地名。今蘭嶼鄉公所設在「椰油」,紅頭
的東北又有「野銀」,臺東縣達仁鄉南邊的「阿塱衛」,
從音韻上看有可能是這兩處地名的根。
    依日人移川子之藏的說法,「魯凱」族也是排灣人
對其的稱呼,其自稱則為「柴利森(Tsarisen)」,或作「
釋利先」,前者音近阿里山的「茶山」與「祝山」,後者
音近玉山偏北的「沙里仙」,兩音的分野猶「朝鮮」之
於「肅慎」,而後者又音叶「賽夏」,「魯凱」實已被同
化。「達悟」又音叶「泰雅(Atayal)」,兩者可能本是
同族的分支,猶如「巴宰」(早期大甲溪流域的平埔族)
之於「邦仄」。花腰擺夷自稱曰「歹雅」,從音韻來看
有可能是泰雅、達悟在大陸上的近親,分布在婆羅洲島
上的「達雅克(Dayark)」則為其走得較遠的同宗。
    「邦仄」音近「邊疆」、「邊陲」,或因而有「番
人」之意。「雅美」音近「我們」、「邦仄」音近「本
家」、「達悟」音近「大我」,倒裝為「我等」。<述異
記>載越俗祀防風氏,<魯語>云防風氏之守為汪芒氏之君
,「汪芒」及洞庭湖的古名「雲夢」並音叶「雅美」,大
陸東南沿海的「澳門」、「廈門」,金門、廈門、澎湖
等地的「太武」山,閩、浙沿海的連江與三沙、象山、
舟山,及一大堆「百丈囗」等,應分別即「雅美(阿美)」
、「達悟與泰雅」、「魯凱」、「賽夏」、「邦仄」渡
海來臺的前哨站,而「雅美」的倒裝實即「閩越」,其與
近代的漢人移民,來臺先後之別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