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臺灣的存在,最早刊載有確實觀察記錄的,莫過
於<前漢書.地理志>:「會稽海外有東鯷人,分為二十餘
國,以歲時來獻見云。」同書又說:「樂浪海中有倭人,
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云。」「東鯷」既確定不是
日本,那麼最有可能的當然是指臺灣了!
    臺灣原住民約可分為泰雅、賽夏、阿美、卑南、雅
美、曹、排灣、魯凱、布農等所謂高山九族,昔日又有
凱達喀蘭、卡瓦蘭、道卡斯、拍瀑拉、拍宰海、巴布薩
、洪雅、西拉雅等所謂平埔族,若再加上西拉雅支族的
馬卡道、洪雅支族的阿里坤、曹族支族的鄒族,合計共
為二十族,泰雅族又分沙考勒克、采沃勒、沙德克等三
支,在漢朝時「國」數超過這個數目,也是有可能的。
    臺灣的中部有大肚溪、大肚山、大肚鄉,昔日在這
個地區居住有所謂大肚番,「大肚」音叶「東鯷」,<臺
灣省通志>據<從征實錄>云:「永曆十五年,援勦後鎮、
後衝鎮官兵激變大肚番阿德狗讓叛。」又據<臺灣外記>
云:「成功令楊祖征之,祖與讓戰,敗死。番鋒甚熾,欲出
援荷蘭。成功復令黃安、陳瑞二鎮往征,斬阿德狗讓;撫
綏餘黨,班師。」(按:永曆十八年條下,易成功為鄭經,
必有一誤。)又據<臺灣通史>云:「永曆二十四年,八月,
斗尾龍岸番反,經自將討平之,命右武衛劉國軒駐半線。
十月,沙轆番亂,平之。大肚番恐,遷其族於埔里社;國軒
追之,至北港溪畔,乃班師歸,自是北番皆服。」「半線
」即今彰化,高拱乾修<臺灣府志>載有「半線大肚社」,
<諸羅縣志雜記>則云劉國軒紮營地為後之犁頭店,亦即
今之南屯附近,「離貓霧捒二里許,-----與岸裡內山諸
番相拒之地云。」「斗尾」音叶臺中「朝馬」的閩南語
音,「龍岸」似即「岸裡」之誤,岸裡社番為清廷徵召,
於康熙卅八年平通霄的「吞霄番亂」,於雍正年間又曾
協助清軍平大甲社、沙轆社,及彰化的阿束社之亂,為當
時臺灣九十三社平埔番中的佼佼者。臺中盆地是臺灣原
住民族群散佈最錯綜複雜之處,雖然大肚社僅是拍瀑拉
平埔族的屬社之一,卻一度十分活躍。
    由於臺灣的原住民並不相統屬,因此把登陸地所接
觸一族的族名代表全島,甚或以登陸地的地名做為島名,
都是有可能的,「雞籠山」、「北港」都一度成為臺灣
的指謂,即是顯著的例子。「基隆」原作「雞籠」,是臺
灣北部最重要的港口,古文獻載此地原有「大雞籠社」,
<明史.外國傳>所記載的「雞籠山」就是此地,其內容則
遍及臺灣各地的事蹟。閩南語「雞籠嶼」音近「雞籠山
」,把海稱作「洋」、把島稱作「山」,是浙江外海的特
色,閩南人有時亦把「澎湖群島」稱做「澎湖山」,三寶
太監下西洋,就把「斯里蘭卡」稱做「錫蘭山」,海外的
華僑稱夏威夷群島的首府火奴魯魯曰「檀香山」,臺灣
本是島嶼又多高山,至今猶謂東、西部曰後山、前山。
    臺北盆地中央到東部的基隆河與新店溪流域之間,
這一帶舊名「大加蚋(一作大佳臘)」,凱達喀蘭平埔族
語與菲律賓「塔卡羅克」語諸多一致,但有在族名、地
名前加「Ki」音的習慣,其族名「Kitagalan」若去掉「
Ki」,即音叶「大雞籠」、「大佳臘」、「塔卡羅」,若
僅讀末尾二音,即音叶「雞籠」矣!<異國渡海船路積>的
一節謂「雞籠」曰「雞頭籠」云:「雞頭籠─此地在前
年的亥年始有朱印船入港。」所謂的「雞頭籠」,乃是
去掉「喀」音的「凱達喀蘭」。日本人把屋久島西南吐
噶喇列島中的「Takarajima」譯作「寶島」,而臺灣於
日據時期始有寶島的美稱,此「Takara」正音叶「大加
蚋」,此極可能是臺灣別號「寶島」的由來。
    西元1629年,駐臺荷蘭領事彼帝爾諾依茲在報告中
寫道:「福爾摩沙(西人稱臺灣)又被稱為北港。」,四十
年後,蒙塔奴斯的<日本誌>也說:「臺灣被中國人稱為北
港。」<明史.外國列傳>雞籠山條以為:「雞籠山─在澎
湖嶼東北,故名北港。」日本的幣原博士則說:「北港乃
是稱呼今日的安平。」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曰:「總
兵俞咨皋者,用間移紅夷於北港,乃得復澎湖,-----北港
即澎湖之唇齒,失北港則唇亡而齒寒,不特澎湖可慮,漳
泉亦可憂也。」以雞籠山為北港,乃是「想當然耳」,以
安平為北港,則是昧於顏思齊率眾登陸笨港的史實。
    安平港南邊為鯤身半島,島身南走,變為狹長,低阜
斷續,有如串珠,到二層行溪附近與本島相連。鯤身半島
與臺灣本島間,擁有一片上寬下銳的三角形內海,與北線
尾島側面的內海連成一片,望北推波,遠達曾文溪舊出海
口,鯤身半島北部及北線尾島南部,各控大港的要害,整
個海域名曰臺江。荷蘭人建於鯤身半島北部(一鯤身)的
熱蘭遮城,華人名之曰臺灣城,港南稱臺灣南港,即今安
平街市一帶;港北稱臺灣北港,因為環境不潔,被號稱為
「骯髒之臺灣」,終至港廢人稀而名失無聞,但卻被後人
誤以為此即代表全島稱謂的北港,實因鄭芝龍受撫之後
形成荷蘭人獨霸臺灣的局面而有以致之。
    西元1624年陰曆八月二十三日,顏思齊、鄭芝龍等
一行人在笨港(即今雲林北港)登陸,同年陽曆九月,荷蘭
人也將其在澎湖所築之城拆毀而入據臺灣的安平,彼時
兩者均亦商亦盜,並無佔領臺灣全島之領土的野心。當
荷蘭人築城澎湖之初,尚苦於其所見之臺灣西部海岸,無
適當港灣供其建城或居住,即使最為便利之安平港,其周
圍僅見有砂丘、砂,與極少之灌木而已。雖然灣內之深
度便利荷船之碇泊,但考慮到該地若遭受圍攻時,則欲供
給新鮮之水甚為困難,薪柴及木材亦毫不能得到。與中
國建立貿易關係,實為當時荷蘭人的第一要務。
    嘉義的布袋、雲林的臺西各有一個蚊港(又作魍港
或莽港),與笨港、舽舡、彭佳(嶼名)、瑪家(地名)、莽
葛或艋舺等皆一音之轉,<轉注古音>云:「吳人目舟曰舽
舡。」凱達喀蘭平埔族謂小舟曰「艋舺(Banka)」,可見
兩者有互相傳承之關係。嘉靖年間,中國的海盜與倭寇
合流,<萬曆實錄>載:「萬曆二年,福建海賊林鳳,自澎湖
往東番魍港,總兵胡守仁、參將呼良朋追擊之,傳諭番人
夾攻,賊船煨燼,鳳等逃散。」<諸羅縣志>引陳小厓外紀
曰:「明海寇林道乾,為俞大猷所追,窮竄於臺灣,-----
大奎壁、劈破甕(原註:皆諸羅地)是其故穴。」臺南縣
鹽水鎮原名鹹水港,舊屬大奎壁庄,明鄭<臺灣地圖>記為
大龜肉,與布袋的魍港並位於當時倒風內海的頂端。
    <閩海贈言>記載:「萬曆三十年,倭寇據澎湖,四出
剽掠,當路患之,乃以浯嶼偏將軍沈有容往討之。於十二
月初八日出師,行一日夜至澎湖,又一日直抵東番。寇出
戰,有容率將士亦殊死戰,斬馘火攻,殺戮殆盡,東番夷酋
扶老攜幼,競以壺漿生鹿犒師。是役連江人陳第隨行,著
<東番記>。」倒風港之名,殘存於學甲倒風寮,及下營「
倒風港尾」略去一音轉訛而成的茅港尾。「倒風」音叶
「東番」,臺灣又號東番可能源於此。
    陳第<東番記>所載臺灣地名從魍港起,沈有容剿倭
之處應在於此,與海盜林鳳、林道乾等竄據之處殆同一
地。道光三年七月間,臺灣大風雨,因山洪暴發,溪流滿
急,曾文溪在麻豆、安定交界處改道,過西港向南流注入
臺江內海,因洪流帶入內山崩陷泥沙,八掌溪與急水溪淤
塞了倒風內海,曾文溪與鹽水溪使臺江內海變為浮浦。
內海本不宜稱做江,七股的「篤加」與安定舊名「直加
弄(Tagalan)」前二音的閩南語俱音叶「臺江」,可見其
本是音譯(按:海峽對岸,福建省的福州市有『臺江』區,
應該亦是音譯)。雲嘉南三縣是臺灣古今海岸線變化最
大的區域,今北港、鹽水皆已離海岸甚遠。
     明.萬曆二十一年(西元1593年)時,甫統一日本的
豐臣秀吉派遣他的部屬原田喜右衛門前往菲律賓勸告西
班牙人入貢,並命令他經過臺灣時,轉諭「高山國王」向
日本輸誠,當時日人稱呼臺灣為「塔加沙古()
」(「高砂」之訓讀),或作「高山國」。原田招諭高山
國的結果如何,並無下文,但臺灣實無統御所有原住民之
高山國的存在,一般人或許會以為臺灣以特多高山著稱,
叫高山國乃是順理成章,其實「高山」乃是「高砂」的
音(按:福建省的福清有『高山』,沙縣則有『高砂』)
,而「高砂」則為閩南人把「鯤身」說成「狗砂」的音
轉,長江三角洲的崑山是其叶音。
    澎湖望安的將軍澳嶼北方有「狗砂子礁」,倘非原
住民地名的音譯,實無以解釋其命義。臺南縣市沿海除
一至七鯤身外,又有南、北鯤身與青鯤身,或曰閩南人把
島嶼或沙洲叫「鯤身」,但何以其他地區未見這類地名?
足見此說乃是望文生義。臺南縣的將軍鄉、雲林斗南的
將軍,與望安的將軍皆蒙「將軍」之尊號,臺南縣將軍的
廣山、新市的看西均音叶鯤身,七股的各西港(又名國賽
港或國使港)似為「鯤身」與「赤崁」之合音,赤崁又音
轉為新港、西港;鯤身又音轉為國聖、國姓。
    由隋朝至明初,所稱之「流求」或「瑠求」俱指臺
灣而言,明.洪武五年(西元1372年)今日之「琉球」遣使
向中國納貢,乃移「流求」之名於今之「琉球」,而稱臺
灣為「小琉球」。明.嘉靖年間出使琉球的陳侃,其所著
<琉球錄.群質疑篇>中云:「閩中士大夫常曰:『霽日登
鼓山,可望琉球。』蓋所望者,小琉球也,若大琉球,則雖
離婁之目,亦豈能明見萬里之遠哉!」鼓山在福州東三十
里,登此山可望見的地點,自是臺灣無疑,當時士大夫群
起質疑,已發現有「張冠李戴」之誤。
    <隋書.流求國傳>載:「厥田良沃-----土宜稻-----
國於江表,風土氣候與嶺南相類。」與<琉球錄>中所言
琉球:「林木樸樕,不茂密,厥田沙礫,不肥饒,是以五穀
雖生,而不見其繁碩。」截然不同。<隋書>又云:「人皆
驍健善走,難死而耐創,-----兩陣相當,勇者三五人出前
跳噪,交言相罵,因相擊射。如其不勝,一軍皆走,遣人致
謝,即共和解。」與明.張燮<東西洋考>雞籠山淡水條云
東蕃之人「性好勇,暇時習走,足繭皮厚數分,履棘為平
地。-----村落相仇,訂兵期而後戰,勇者數人前跳,被殺
則皆潰,-----次日即解嫌,和好如初。」所載正同,隋朝
以來的「流求國」,即今臺灣實無庸置疑。
    <隋書.流求國傳>:「煬帝令羽騎尉朱寬入海求訪異
俗,-----到流求國,-----明年,帝復令寬慰撫之,不從,
寬取其布甲而還。時倭國使來朝,見之曰:此夷邪久國人
所用。」日本鄰近琉球,在隋朝時猶茫然於有臺灣島之
存在;琉球人自稱其國名曰「屋其惹」,緩讀之音叶「夷
邪久」,急讀之音叶「夷州」、「沃焦」。日本人佔據
琉球群島之後,惟恐琉球重回中國的懷抱,乃故意以「屋
其惹」之訓讀唸成「Okinawa」,復由其音讀寫成「沖繩
」。其實朱寬所至非今之琉球,倭國使誤認耳!
    <文選.養生論>注引司馬彪說:「尾閭-----在扶桑
之東,有一石方圓四萬里、厚四萬里,海水注者無不盡焦
,故名沃焦。」<莊子.秋水篇>成立英疏引<山海經>曰:
「羿射九日,故名沃焦。」「扶桑」是朝鮮半島東南角
「釜山」的對音,「尾閭」則是「倭奴」的對音。琉球
王城「首里」的「首」音近「石」,又音近「四」,致生
「有一石方圓四萬里」之傳說附會,明神宗萬曆七年又
因「首里」之諧音,而頒贈以「守禮之邦」牌坊。福建
的「莆田」殆即琉球「浦添」按司的根。
    <三國志.吳志.孫權傳>黃龍二年條載:「春正月,遣
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州及亶州。---
--但得夷州數千人還。」衛挺生已攷證「亶州」即是「
日本」,凌純聲謂「夷州」即指「臺灣」。<太平御覽>
卷七百八十引三國時吳國沈瑩所著<臨海水土志>曰:「
夷州在海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四
面是山,眾山夷所居,-----此夷各號為王,分畫土地人民
,各自別異。-----呼人民為彌麟,-----女已嫁皆缺去前
一齒。」「夷州」本是「沃焦」的對音,因臺灣素有「
島夷」之稱,遂又移此名於臺灣,觀<臨海水土志>之所載
夷州種種,可知確指臺灣無疑。
    高雄「彌陀」鄉當地人讀如「彌勒」,康熙三十三
年<臺灣府總圖>作「彌羅港」,與往東的「美濃(地名,
舊作彌濃)」、「布農(族名,或作蒲嫩、武崙)」及「彌
麟」、「馬來」均為一音之轉,「馬來人種」只是一個
概括的指謂,「布農」的語義即是「人」。<書.禹貢>曰
:「島夷卉服,厥篚織貝。」「卉服」者,以花為飾也;「
織貝」者,織「吉貝」為衣也,臺灣原住民謂「木棉」曰
「吉貝(Carpas)」,此「島夷」即指臺灣原住民。
    <臺灣省通志>據<史記.東越列傳>云:「漢武帝數討
南越,越人恐,多亡走海上。或云臺、澎為東越近地,海
上遷民,應可及之。」所稱「或云」即凌純聲<古代閩越
人與臺灣土著>所說:「東越海外最近之島嶼為澎湖、臺
灣,所謂亡入海,不能不疑及澎、臺諸島,早為越人所移
置之地。」「閩越」都「東冶」,今福建侯官;「東甌」
今浙江永嘉,即「東甌駱」。閩越王弟餘善有「不勝,即
亡入海」之語,若非其對海外並不陌生,焉敢貿然入海?
<越絕書>載:「秦始皇以其三十七年東遊至會稽,----以
正月甲戌到大越,-----因徙天下有罪過吏民,置南海故
大越處,以備東海外越。」東海外越自是指逃亡在臺灣
的越人,其人數若不是相當可觀,秦始皇也就不必謫罪犯
以備之了。「大越」、「東越」、「東冶」、「東引」
、「島夷」、「焥」、「戴雲(山名)」、「德化」、
浙江的「東陽」、閩南的「同安」、廣東的「潮安」、
澎湖及臺南的「道爺(礁名及地名)」、「泰雅(族名)」
等實一音之轉,又音轉為「臺灣」。
    稱海東這一座島嶼為「臺灣」,殆肇始於閩北人,蓋
閩北口音之鼻音極重,今閩江口外之「東引」,昔稱「東
湧」或「東永」即是一例,而<東番記>作者陳第,則閩北
連江縣人也。荷蘭人之入臺在西元1624年,但早於西元
1603年,陳第在所撰<東番記>中,已稱臺灣為「大員」矣
!西元1617年,張燮著<東西洋考>中,改稱大員為「大圓
」,明.宣德、正德年間(西元1426年至1521年),莆田人
周嬰著<遠遊篇>載<東番記>一章,稱臺灣為「臺員」,是
所有著述中,最早以「臺灣」涵蓋全島者,泰雅族入臺時
殆即在漢初,「大員」、「大圓」、「臺員」皆與今閩
音「臺灣」讀音無殊。(按:「東鯷」亦有可能讀如「島
夷」,兩者亦並音叶「臺灣」。)
    <隋書.東夷傳>流求國條:「海師何蠻言,每春秋二
時,天氣清,風靜,東望流求,依稀有煙霧之氣,亦不知幾
千里。」此語可與<琉球錄.群質疑篇>之登鼓山望小琉
球前後輝映。<集韻>:「,他代切音貸。焥,煙貌。
又,煙起貌。焥,烏括切音斡。又,於月切音黦,煙火貌。
又,於伐切音,義同。」<廣韻>:「焥,烏括切音斡,火
煙出。」<玉篇>:「焥,焥也。」又,於代切音愛。
焥,煙氣。天氣晴朗時,由福州的鼓山向東遠眺,隱約若
有煙氣、煙貌、火煙出、煙火貌、煙起貌、煙霧之氣,
「焥」結合「泰雅」,斯乃臺灣得名之由來也!
    <隋書.東夷傳>流求國條又云:「流求國,居海島之
中,當建安郡東,水行五日而至。土多山洞,其王姓歡斯
氏,名渴剌兜,不知其由來有國代數也。彼土人呼之為可
老羊,妻曰多拔荼。所居曰波羅檀洞,塹柵三重,環以流
水,樹棘為藩。-----人深目長鼻,頗類於胡,亦有小慧。
-----婦人以墨黥手,為蟲蛇之文。-----銜杯共飲,頗同
突厥。歌呼蹋蹄,一人唱,眾皆和,音頗哀怨。扶女子上
膊,搖手而舞。」此可謂最詳盡的實地觀察報導,除云「
其處少鐵」,與<臨海水土志>曰「其地亦出銅鐵」為小
異外,以兩者所記載之內容觀之,除臺灣外實別無第二處
可以取代。至於所謂「南境風俗少異,人有死者,邑里共
食之。」當非出自目睹,而為以訛傳訛,但亦間接暗示此
流求國之南尚有別族。
    <宋史.外國傳.流求國條>、趙汝适<諸蕃志>於流
求國之所在,改「當建安郡東」為「當泉州之東」或「
在泉州之東」,顯示於其地理上的認知較前更有把握。
不論是<諸蕃志>、<文獻通考>或<宋史.外國傳.流求
國條>均又有關於「毗舍耶國」的記載,<諸蕃志>云:「
------(流求)旁有毗舍耶、談馬顏等國。------泉有海
島曰彭湖,隸晉江縣,與其國密邇,煙火相望。」宜蘭縣
頭城鎮南方海邊的「打馬烟」音叶「談馬顏」;昔日中
臺灣平埔族之一的「巴塞赫」音叶「毗舍耶」,另詳拙
著<侵擾閩南沿海的『毗舍耶』>一文。
    <隋書.陳稜傳>載:「與朝請大夫張鎮州,發東陽兵
萬餘人,自義安汎海擊流求國,月餘而至。流求人初見船
艦,以為商旅,往往詣軍中貿易。稜率眾登岸,遣張鎮州
為先鋒。其主歡斯渴剌兜遣兵拒戰,鎮州頻擊之。稜進
至低沒檀洞,其小王歡斯老模率兵拒戰,稜擊敗之,斬老
模。-----斬渴剌兜,獲其子島槌,擄男女數千而歸。」
流求人初見船艦,而以為商旅,可見偶而商旅負販而至。
昔日「倒風港」分三叉,盡頭處為麻豆港,今仍有一「訊
斷貓球港寮充公示禁碑」存於麻豆國小校長宿舍前,閩
南語「貓(ㄋㄧㄠ)求」音近「流求」,則麻豆港早先當
名為貓求港。自麻豆往東,大內鄉的「大匏崙」及「走
馬瀨」、新化鎮的「知母義」、玉井盆地總稱「大武壠
(噍吧年)」等均音叶「低沒檀」,而麻豆東鄰八公里處
的隆田舊名「番仔田」,與鄰村的「拔仔林」、「番子
渡」並音叶「波羅檀」,麻豆、隆田之間「葫蘆陂」的
附近,蓋即當年陳稜大軍登陸之處。
    <隋書.東夷傳>流求國條記陳稜出征之行程云:「自
義安浮海擊之,至高華嶼,又東行二日,至句鼊嶼,又一日
便至流求。初稜將南方諸國人從軍,有崑崙人頗解其語,
遣人慰諭之,流求不從。」日人田和清謂「高華嶼」係
今「南澳島」、「句鼊嶼」即「澎湖本島」,是也!澎湖
本島有「拱北山」與「奎壁港」皆音叶「句鼊」,可為
其證。廣東澳門附近有「拱北」、臺南鹽水舊名「大奎
壁」、望安舊名(八罩)閩南語音近嘉義的布袋與福建同
安的白礁。廣東潮安古名義安,陳稜所率浙江之東陽兵,
不由溫州或福州逕至流求,而必迂迴至義安者,蓋考慮到
海流與風向等音素,翻開地圖即可發現南澳、澎湖群島
、嘉義東石三者,正好在北回歸線行經的一條線上,如此
地謹慎從事,實為確保能順利地抵達崑崙人頗解其語的
流求國,以免重演衛溫、諸葛直被誅的憾事。
    「曹族」或稱「鄒族」或「卲族」,舊作「朱歐」
或「齋阿」,日本人安倍明義氏所著<台灣地名研究>稱
之曰「羅茲阿」,殆即其全名之音譯,而臺灣之古名「流
求」實即「羅茲阿」的對音。<六書故>:「邾、鄒同聲,
實一地也,春秋時邾用夷,故邾謂之邾婁。合邾婁之音為
鄒,故邾改名鄒也。」既然邾、鄒同聲,邾婁自可省音為
邾或鄒。「茲阿」合音為鄒,「邾婁」音叶嘉義縣舊名
「諸羅」,倒裝為「羅鄒」、「流求」。
    昔日散佈在嘉南沿海一帶的,蓋本是「曹族」,由於
受到隋軍的侵略,恐慌之餘,乃遁入山區,而可能是來自
菲律賓蘇祿島(今巴拉望島)的「西拉雅」一族,乃適時
的填補這一片遺留下的真空,恰符合西拉雅傳說其航向
臺灣的唐朝貞觀年間。大內鄉有頭社、二社,玉井盆地
也有頭社、二社;善化鎮有茄拔、佳里舊名蕭壠,玉井盆
地也有茄拔(即今楠西),及音叶蕭壠的霄裡;曾文溪又名
菜寮溪;鹽水溪又名鳥松溪,其上游名許寬溪或咬狗溪,
在在都顯示曾經有過一番物換星移。
    清廷收臺灣入版圖,改明鄭天興州為諸羅縣,設縣署
於臺南縣佳里鎮的佳里興,當年的位置北臨「倒風港」,
康熙四十三年,以佳里興位置濱海不宜建城,乃籌建縣署
於舊名諸羅山庄的嘉義市。佳里興東南兩公里為佳里鎮
的「子龍廟」,曾文溪的舊河道殘存一段於兩地之間,猶
存菜寮溪的舊名。臺南東山東原村有「子龍廳」,無獨
有偶的,這兩個以「子龍」為名之地,均建有其他縣市並
不多見,以奉祀常山趙子龍為主的廟宇。實則「子龍」
、「菜寮」、嘉義中埔的「石硦」等並音叶「諸羅」,
嘉義的「鹿草」、阿里山的「來吉」村、臺南龍崎與高
雄內門各有一個「龍船」、高雄大寮的「琉球」等是其
倒裝。嘉義市原本是洪雅平埔族「諸羅山社(Tirosen)
」社址,本應譯作「豬羅山」或「帝洛森」,省音又美化
為「諸羅」,遂令人誤以為「諸羅縣」因此地而得名。
    <太平御覽.卷七八二>引<外國記>說:「周詳汎海落
紵嶼,上多紵,有三千餘眾,云是徐福童男女之後,風俗似
吳人。」「落紵」音叶「羅鄒」,其餘則毫無可採。<元
史.外國列傳>瑠求條對臺灣的地理位置有更精確而不同
已往的描述:「瑠求,在南海之東,漳、泉、福、興四州
界內。澎湖諸島與瑠求相對,亦素不通。天氣清明時,望
之隱約若煙霧,其遠不知幾千里也。西、南、北岸皆水,
至澎湖漸低,近瑠求,則謂之落漈。漈者,水趨下而不回
也,凡西岸海舟到澎湖已下,遇颶風發作,漂流落漈,回者
百一。瑠求在外夷最小而險者也,漢唐以來,史所不載,
近代諸蕃市舶,不聞至其國。」「落漈」亦音近「羅鄒
」,「流求」一名可能是國語「羅鄒」的對音,若閩南語
「流求」,則讀如「魯凱」矣!
    明.萬曆十年(西元1582年),有一個西班牙船長嘉列
(Francisco Gualle),曾由濠鏡(即今澳門)航海通過臺
灣海峽,聽到中國船員說:「該島稱為 Islands Legveos
,富有良好港灣,居民之面孔及身體,與呂宋(即菲律賓群
島)之 Visaya 人相似,服裝亦同。」該船員殆為閩南人
,由其所云島名之音可知。葡萄牙人取得濠鏡為根據地
之後,在赴日途中,遠遠地眺望著臺灣孤島懸海,山明水
秀,倒映於海中,船員們都嘆賞說:「啊!美麗之島。」這
句話,葡語說「Ilhas Formosa(福爾摩莎)」,「福爾」
音叶華麗,「摩莎」倒裝即是日本語謂島嶼的「」!
但,吾友林世德云「Formosa」並無「島」之義,並舉出
西班牙語形容美麗的、漂亮的曰「Hermoso」為證。然
而,堪稱美麗的島嶼何其多,為何臺灣獨擁美麗的稱號?
在波斯灣與阿曼灣之間有一道「荷莫茲(Hormuz)海峽」
,伊朗的「Hormuz」即是鄭和下西洋時多次造訪的「忽
魯謨斯」,為波斯灣內的三大島之一,恰音叶「Formosa
」,兩者地理形勢差近,葡人航經臺灣海峽時,蓋勾起其
似曾相識的記憶,猶如西班牙人初至巴布亞時,因見島上
景物、氣候和土著的裝束,酷似西非的幾內亞,因此就將
這個島嶼叫做新幾內亞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