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太陽曆將一年四季又劃分成二十四個節氣,節與氣
間隔十五日,自立春節至驚蟄節之間為寅(正)月,其間的
雨水是其中氣;自驚蟄節至清明節之間為卯(二)月,其間
的春分是其中氣;自清明節至立夏節之間為辰(三)月,其
間的穀雨是其中氣。寅卯辰這三個月合成東方木司春,
每一年的清明節總不離太陽曆的四月四、五兩日,自古
相傳有逢清明掃墓的習俗,提前掃墓者亦大有人在,如今
我政府已明訂四月四日為民族掃墓節。
    閩南語通常不說「掃墓」而說「培墓」,閩南一帶
舉凡整修親人坆墓必於清明進行,倘若錯過此日,有除非
順延至大寒不可的禁忌,可見大寒原亦掃墓的特定節日
之一。唐‧杜牧<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
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時節
經常細雨紛飛,大地瀰漫著一片淒迷的景象,然而僅憑這
一點,實不足以做為選擇這天祭祖掃墓的唯一理由。
    「清明」音叶淒迷、綺靡、纏綿、綢繆、畎畝、阡
陌、長眠、蒼茫、芊眠或瞑(遙視)、澶漫(遠也)、魑
魅、慈母、鑒寐(假寐)、著魔、荊羋、吉蔑、朱蒙、朱
明、郊禖、昭穆、震蒙、計蒙、旌銘、誌銘等,倒裝為
銘記、墓誌、媒證、沐腫(鬼物)、馬祖、湄州、媽祖、
目擊、母親、埋藏等,又音轉為愍傷、彌撒(Mass),倒裝
為玄冥、司命、玄妙、神秘、神明、邪魔、生命、壽命
、薩滿、沙門、聖母、細妹、邪門、宿命、三苗、思慕
、消弭、消滅、熄滅、澌滅、休沐、睡眠、熏沐、肅穆
、思愐、掃墓等,凡此皆由圖騰名所衍生,再由音生義,
因而導引出清明掃墓之俗也。此一習俗顯然與古代的三
苗、荊蠻等族群有關,由「瞑」與「澶漫」的指謂,又
可知媽祖駕前千里眼與順風耳之由來也。
    照理講本應置又稱「天上聖母」之「媽祖」的聖誕
於清明節,但事實上卻往後延至太陰曆的三月二十三日,
三月十五日是俗稱大道公之保生大帝的聖誕,玄天上帝
的聖誕則為三月初三。「玄天」音叶刪單,音轉為鄯善
、三三,這想必就是其聖誕選在三月三日的理由;「聖母
」又倒裝為閩南語「望舒(月御)」,而望舒又音叶依稀
、偃息、萎縮、安歇、安詳、安息、尾數、尾聲、餘興
、餘生、堙塞、湮塞、涯涘、晚霞、微細、游絲等,倒
裝為式微、桑榆(晚景)、些微、細微、衰微、芟夷、失
望、失意、賸餘、向隅(少數人失望)、謖爾(收斂的)、
懸崖、狹隘、攝偞(不舒展貌)、朔望等,自古又有「大
道公鬥法媽祖婆」的神話傳說,故保生大帝聖誕多逢「
望日」,而天上聖母的聖誕多逢「下弦」日也。
    在臺灣「春捲」是清明必備的祭祀食品,閩南語通
稱這種食品曰「潤餅」,追溯這個習俗的由來,會發現這
兩個名稱的用字都有待商榷。清明祭祖的習俗既遠溯自
遠古的圖騰信仰,做為祭祀的必備用品亦不能例外:春音
同、潤音同,<說文>:「,蟲名借地名,漢中有
縣,地下多此蟲,因以為名,考其義當作潤蠢。」正讀
、反讀皆可,正是古複音語的特性之一。<唐韻>:「,
如順切,音閏;,尺尹切,音忍。」<集韻>:「,尺尹切
,音蠢;,爾軫切,音忍。又,儒順切,音閏。」<廣韻>:
「,如順切,音閏。」同一「尺尹切」,在<唐韻>、<集
韻>卻分別有不同讀音。<後漢書‧吳漢傳>:「宕渠楊偉
、徐容等。註:<十三州志>音春、音閏,其地下
濕多蟲,因以名縣。」古地名均即是圖騰名,謂其地
多因以名縣者,乃望文生義耳!乃蚯蚓之別名,
俗名土蚓,終年生活於土中,又名引無、寒蚓、蟺、蜿
;又名寒憲,音近黃泉;又名蛐蟺、蛐,音叶泉下;邱
隴,墳墓也,音叶貙膢(祭名)、殂落、,故與祭祀先
人扯上關係。蜿音叶蜿、蜿蟬,王逸<九思>:「乘六
蛟兮蜿蟬。註:群蛟之形也。」<唐韻>:「蜿,龍屈貌
。」上古人以龍為圖騰,又以為萬物皆圖騰所化,因
外貌、生態承襲圖騰名,而清明祭品則仿狀也!「
」又音轉為「春捲」,是以啟發了「春捲」的製作,所
謂的春捲本應作「捲」、潤餅本應作「餅」,縮脖
子的動作閩南語就叫「」;<集韻>:「,皮也。」
製作餅的餅皮又無妨叫餅皮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