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行郡國察舉,魏用九品中正,晉制郡公、郡伯均以
郡中豪門著姓,作選官用人標準,傳襲日久,族大勢盛,故
以各該姓氏發祥地郡名為郡號。又,某一姓氏如自發祥
地遷至他郡,其後傳衍,寖成該郡之望族巨室,即謂此姓
氏望出該郡。上述發祥地與望出之郡,有合稱郡望者,但
亦有將發祥地混稱望出者。堂號,部分以郡號為名,郡號
除郡名以外,間亦攙有諸侯國名,或州、府、縣名者。
    北魏以鮮卑族入主中原,孝文帝時(西元471-499年)
力行漢化,令胡人皆改漢姓,獎勵胡、漢通婚,留居北方
之中原士族遂撰譜牒、記所承以自貴,標郡號、明所出
以別異族。北齊時(西元550-577年),凡為一方鄉黨眾人
所仰望推許者,皆自標地望為郡姓,於是「望以別族」,
流風所及,蔚成風氣,隋、唐之際,趨於鼎盛,而族人世居
本郡,年久族眾,因故遷徙流離,每冠郡號於姓氏之上,蓋
亦無非永誌世系,以示不忘本源之意。
    中華民族一向重視倫理道德,特重家族與宗族觀念,
講究孝道與慎終追遠,譜牒之學的興盛堪稱舉世獨步。
歷來國人隨著軍政情勢之需要、經濟活動之發展、社會
結構之變遷,而輾轉播遷,均未曾忘懷其所自來,從而凝
鑄成一種數典念祖之倫理精神,促成家族、宗族之精誠
團結,其間實大有賴於姓氏堂號之維繫。
    然而,漢姓在歷代既不斷的有外族冒用,一姓又常有
不同出處,在姓氏的來源上就已經出現了問題,族譜又難
保沒有偽造虛假的情形,在這樣的基礎之上,還侈談甚麼
「堂號與郡望」,恐怕是非常不實際的。在即將進入第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凡事應本著求真切實的態度,無論其
有多大功能,既然已不復當初原貌,就應斷然捨棄。
    臺南縣七股鄉的篤加村,是一極為罕見的單姓部落,
全村一概姓「邱」,並無外姓入居,村中長老曾赴閩南祭
祖,歸來後並建了一座叫做「河南堂」的宗祠,但是根據
吳新榮<震瀛採訪記>所載,篤加村的邱姓原本是漢化的
平埔族,渠等所以要赴大陸認親、要在村中建祖祠,正為
了要掩飾其祖先本是原住民的真象,類似的情況在臺灣
其他各處所演出者,正不知凡幾。
    臺灣有不少的冠姓部落,如「劉厝」、「許厝」、
「鄭仔寮」、「謝厝寮」等;又有為數不少的援用大陸
祖籍地的地名,如「大埔」、「潮州」、「饒平厝」、
「海豐崙」等,本人曾就這個題目做過深入的探究,寫成
<臺灣原住民漢譯粹言>一文,卻發現以上兩種地名,絕大
多數都是原住民社名的音譯,只不過當地早期的漢人移
民湊巧多數人來自該地,或多數人為該姓氏,甚至於該姓
即原住民所改用的漢姓,這一些都可以從其鄰近的叶音
地名中窺見端倪,這裏就不再贅述了!
    留心觀察的話會發現,開發較早的臺南縣市,在門楣
上標榜堂號與郡望的根本寥寥無幾,比較盛行此風的,反
倒是較晚開發的地區。此外,標榜堂號與郡望的現象,又
多盛行於客家移民居住的地區,其見諸於操閩南方言佔
多數之地區者,早期首先入墾的卻是客家移民,似乎閩南
移民原無此風,或者更審慎的說較不盛行此風。
    當「漢民族」這個名詞出現時,事實上已經過無數
次的混血,當今之世恐無純粹的漢人,客家人中卻有人以
血統最純的漢人自我標榜,吾曾著有<客家與畬客>、<客
家不是外來之客>兩篇論文,闡釋「客家」一名本是族名
的音譯,余又有<甌駱人重現江湖>一文,說明客家人口中
的「河洛」本是「甌駱」的音訛。臺灣的原住民努力於
漢化,部份客家人極力掩飾其身份,在當時的環境實有其
苦衷,但也正是「堂號與郡望」興盛的因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