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民國六十八年六月卅日由臺灣省政府印行的<台灣
區姓氏堂號考>第十頁云:「粘氏始祖為宋時女真族完顏
粘沒喝,完顏為姓,粘沒喝為名,漢語訛為粘罕,子孫以祖
名為氏,其後漢化改為粘氏。」由於有此一說,彰化縣福
興鄉的粘厝庄,遂以粘姓的最大聚集地,為遐邇所周知,
並經常被引用為臺灣亦有女真人後裔的範例。
    粘厝庄分成「頂粘」和「廈粘」,攤開地圖卻發現
同縣的線西鄉有「頂犁」、埔鹽鄉與田尾鄉各有一個「
打廉」、鹿港鎮有「東廖」與「中里」、彰化市與和美
鎮及溪洲鄉與北斗鎮均有「中寮」、彰化市又有「中崙
平」、二林鎮有「頂崙」及「竹寮」與「塗人厝」、芬
園鄉有「竹林」、大村鄉有「大崙」、田中鎮有「大崙
尾」、員林市有「大路畔」、秀水鄉有「大路店」等並
音叶「頂粘」(按:此但以彰化一縣而言,並不涉及其他
縣市;粘厝位於舊濁水溪的出海口,粘厝、濁水實乃一音
之轉),然則這幾個地名,有可能均為原住民地名的音譯,
而「粘厝庄」的出現又在「頂粘」及「廈粘」之前。
    「二林」音近「二崙」,兩者看似與原住民無關,然
而文獻明載彰化縣古有「二林社」,而與雲林縣的「二
崙鄉」之間,僅隔著一道濁水溪遙遙相望。臺北市的萬
華舊名「艋舺(Banka)」與板橋市的埔垠隔著一道新店
溪,而「板橋」、「埔垠」、「艋舺」並一音之轉;臺南
縣的東山鄉舊名「哆囉嘓」,白河鎮原名「店仔口」,兩
者實同音的異譯,因漢化的遲速而生差異。
    嘉義縣的民雄鄉舊名「打貓(按:貓音ㄋㄧㄠ)」,北
與大林鎮為鄰,用閩南語來唸「大林」正音叶「打貓」,
也音叶「打廉」(按:「大林」舊名「大莆林」,音叶同
縣的中埔、大埔、達邦,惟大林鎮的「中林」亦音近閩
南語「大林」),但如同「頂粘」,不比餘二者一望而知
為譯自原住民。苗栗縣的卓蘭鎮原名「罩蘭」,臺中縣
的新社鄉有個大南村,此「罩蘭」、「大南」以閩南語
或客家話讀來,仍然與前舉幾個地名之音相叶。據日人
安倍明義所著<台灣地名研究>,「大南」乃是拍宰海平
埔族「大湳社」的故址,可見其確為原住民地名的音譯,
其叶音的地名,在卓蘭鎮的西北方有「銅鑼鄉」,再往北
又有「竹南鎮」,此兩者則又藉漢字遁形矣!
    在全省總計6096人的粘姓人士中,有4401人居住在
彰化縣,可見散居全省各地的,均由粘厝庄所遷出。根據
上海人民出版社發行的中國文化史叢書中,由周振鶴與
游汝杰所合著的<方言與中國文化>第六章第二節稱「彰
化縣的頂粘村和廈(下)粘村,是福建晉江粘厝埔粘氏兄
弟在乾隆年間到臺灣奠基的。」,姑不論其建村之初人
數是否就已達村名冠姓的標準多數,其號稱「頂粘」的
靈感,實有可能即由「打廉」的叶音所引起,猶如福州市
郊區城門內之濂浦鄉,或曰「因多林姓又稱林浦」,實則
林、濂音近,只不過濂浦之舊名幸未被取代耳。
    有人不免要質疑:地名之分「頂」、「廈(按:即下)
」明明是漢式的取法,然而嘉義縣的中埔鄉有「頂六」
卻未見有「廈(下)六」;<台灣地名研究>云今彰化縣的
埤頭鄉、北斗鎮、溪州鄉一帶,原本為平埔族「東螺社
」之所在地,又云雲林縣的西螺鎮原為「Sairei」社的
所在地,「西螺」就是近音譯字,這兩個社又以哪一個「
螺」分「東」、「西」乎?地名的音譯存在著極主觀的
或然因素,而提到「頂」,很自然的會聯想到「下」。
    宜蘭縣羅東市的「打那岸(舊作哆囉岸)」,急讀之
音叶「大南」,臺東縣的「都蘭(舊作都巒)」更音近「
罩蘭」之閩南音,其原義為何?或可於蒙古語指「大窪地
」的「他拉」求之。但,一味的追尋其原義也會陷入死
衚衕,如西拉雅平埔原住民語謂「木棉」曰「Carpas」,
臺南縣東山鄉東河村的舊名「吉貝耍」、善化鎮茄拔里
原名「外茄拔」、楠西鄉原名「內茄拔」,便都與原住
民木棉的稱謂同音,澎湖群島有「吉貝嶼」,其鄰近又有
音近的「姑婆嶼」,澎湖群島因海風鹽份重,連生命力極
強的木麻黃都長不好,更何況是木棉樹與姑婆芋?
    全臺灣總計1487人的「買」姓人士中,居住在臺南
縣的佔了963人,是一個典型的平埔原住民的姓氏,左鎮
鄉的睦光村是其大本營。「睦光」、「鷶(鳥名)」一
音之轉,「鷶」音同「買」;臺南縣的麻豆鎮有文旦柚發
祥地的「買郎宅」,「麻豆」緩讀之膠著出中間一音而
音近「買郎宅」(按:屏東縣里港鄉的「彌勒肚」音近「
買郎宅」,急讀之與「彌陀」、「麻豆」、「萬丹」等
實皆一音之轉),因「頂粘」一名省音而姓「粘」,蓋猶
因「睦光」、「麻豆(買郎宅)」省音而姓「買」,而非
因金太宗名「吳乞買」才以「王父名」為姓。
    高雄縣姓「月」的有213人,全省統計也不過251人;
同縣姓「宜」的有254人,全省總共也不過372人;同縣姓
「鄂」的有395人,全省總計668人;臺南縣姓「兵」的有
254人,全省總計484人,都顯然是平埔原住民的姓氏。鹿
港鎮的「東廖」鄰近雖又有「西廖」、「下廖」,「西
廖」音近附近多處的「山寮」、「下廖」音叶其鄰近的
「后湳」,故鹿港「廖」的得姓與「粘」實如出一轍,其
他的冠姓部落非在本文討論之列,姑且按下不表。
    抑有甚者,「下廖」實音叶「廈(下)粘」,而「舊濁
水溪」流經粘厝庄附近入海,閩南語「濁水」實音叶「
粘厝」,則三者皆原住民社名之音譯矣!而由於粘氏兄弟
的關係,導引眾多的原住民以「粘」為姓,亦可知矣。多
年前曾經喧騰一時的秀水鄉陜西村尋根活動,其實是學
術界的一場大笑話:福興鄉與溪湖鎮的「西勢」、彰化
市的「西勢庄」、芳苑鄉的兩處「新生」、二林鎮的「
相思寮」、竹塘鄉的「小西」,以及似乎是客家移民所
命名之秀水鄉與芬園鄉的「新興庄」等,都音近「陜西
」,亦音叶新竹、苗栗一帶的「賽夏」。
    <台灣地名研究>第十八頁稱「曹(鄒)族」為「羅茲
阿」,殆即其全名的音譯。由地名的還原可以看出,昔日
曹族的分佈地帶要比今日大得多,北起新竹、苗栗一帶,
南抵高雄、屏東的交界,都是其活動的範圍。以臺灣第
一大川聞名的「濁水溪」,固然以溪水色黑混濁為特徵,
然而其得名的誘因,卻是受了閩南語「濁水」恰音近「
羅茲阿」的啟發,故臺南縣的龍崎鄉、高雄縣的內門鄉
各有一個「龍船」,臺南縣的大內鄉與左鎮鄉各有一個
「內庄」,而苗栗縣有「南庄」鄉,苗栗縣的公館鄉也有
一個「龍船」,新竹縣的關西鎮與尖石鄉更各有一個「
鳥嘴」,尖石鄉與五峰鄉各有一個「鳥嘴」山,這些都是
「羅茲阿」的叶音。「羅茲阿」更音轉為龍崎鄉的龍船
窩、左鎮鄉的龍船荷、仁德鄉的二層行,這就是「二層
行溪」得名的源頭;除了粘厝庄以外,雲林縣西螺鎮的「
南厝」庄、麥寮鄉的「雷厝」、南投縣集集鎮的「龍泉
」等,也都是閩南語「濁水」的叶音地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