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民國八十八年十一月十四日中華日報的「台灣城鄉
」版的所有版面,登出了記者張歸帆先生「遺忘的港口
系列之二──五條港」的特別報導多篇,引文云「隨著
海岸線西移,原在台南西門路邊的王宮港、媽祖宮港、
關帝港、大井頭、帆寮等舊港,於清中葉以後,西門路
至金華路之間發展出繁華的五條港區,這五條港主要的
是佛頭港、南勢港、南河港、外新港、新港港及匯集
各港的安海港。」依此說則「五條港」竟有新、舊兩種
版本,新的「五條港」則其實應為「六條港」!?
    雲林縣的臺西鄉也有一個「五條港」,惟當地並沒
有五條港汊匯聚的說法(按:臺南縣歸仁鄉大潭村的五
條寮亦未聞含哪五條)。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中
謂新港、佛頭港、北勢港、南河港、松仔腳港等,斯乃
台南市附近的「五條港」,又與張歸帆先生之說大異其
趣,哪五條港汊的說法既未有定論,那麼「五條港」的
名稱又是怎麼來的呢?!臺中縣的梧棲鎮舊名「五叉港
」,據說也因原有五個港汊而得名,為何臺西與梧棲的
成為永久地名,臺南市的卻早成為記憶呢?
    洪敏麟《台灣地名沿革》謂嘉義縣布袋港之得名,
由於外繞沙嘴,深居潟湖內,形似布袋狀,因此舊名「
布袋嘴」,然而原始的文獻資料告訴我們,「布袋嘴」
本是原住民社名譯音「布大瑞」的諧音,知道這樣的原
委,豈不令人啞然失笑?彰化縣後港溪的出海口有舊稱
王宮港的王功,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說「此地有
王爺廟靠近港口,因此產生了王宮港的地名。」其實「
王宮」、「王功」、「後港」均為一音之轉,故其東北
方約十公里處又有王功寮與南王功寮。由此吾人可以得
到這麼一個啟示:臺灣絕大多數的地名在地理景觀與人
文景觀的背後,實依附於原住民社名的譯音!
    王功港的正北邊近十公里處有一牛肚溝,閩南語的
「牛肚溝」恰音諧「五條港」;臺西五條港的東北方約
十公里處有「火燒牛稠」,同縣土庫鎮的「牛稠子」、
崙背鄉的「五塊厝」、水林鄉的「牛桃灣」、北港鎮的
「扶朝」、大埤鄉及斗六市的「茄苳腳」、虎尾鎮的「
堀頭」、西螺鎮的「下茄塘」、莿桐鄉的「溪底子」與
「溪底寮」、臺西鄉的「溪頂」、麥寮鄉的「橋頭」與
「架子頭」、元長鄉的「溪底」與「五塊(按:塊實應
作第或邸)」等之主要地名音素的閩南語音也都音諧「
五條」,而「土庫」鎮、麥寮鄉的「中港」、水林鄉的
「大溝」、元長鄉的「中坑」、虎尾鎮的「大路垠」、
土庫鎮的「竹腳寮」、林內鄉的「觸口」、古坑鄉的「
東耕」等則為其倒裝之譯音所形成的地名。
    故我以為「五條港」實乃「關帝港」之舊名,由其
諧音觸動興建關帝廟之靈感,及至建成之後並奪走原先
「五條港」之地名(按:麻豆鎮虞朝庄在公廨的原址蓋
起了漢番合建的關帝廟;即使「佛頭港」之稱恐亦由五
條之叶音的異譯)。此猶如高雄縣的彌陀鄉,康熙三十
三年所繪製的《臺灣府總圖》載明為「彌羅港」,嗣後
當地居民乃因「彌羅」之諧音,在彌靖村建一彌陀寺,
又在文安村建了一所供奉阿彌陀佛的海明寺,以致於「
彌羅」一名反為「彌陀」所奪久之乃湮滅不彰。
    昔日的鯤身半島與臺灣本島之間,擁有一片上寬下
銳的三角形內海,與北線尾島側的內海連成一片,望北
推波,遠達今日嘉義布袋的附近,整個海域名曰「臺江
」。此名亦甚為奇特,蓋以江稱海名不符實,且臺灣從
無以江名河川之實例。日本有一「瀨戶內海」,其本義
乃「在瀨戶一帶的內海」;臺南縣七股鄉的篤加與竹橋
及竹子港、西港鄉的中港與東港、將軍鄉的竹子腳、安
定鄉的鄭枴、仁德鄉的大甲等,皆音諧閩南語「臺江」
且均在其週邊,高雄縣的茄萣、臺南縣新市鄉的橋頭、
安定鄉的許中營、西港鄉的堀子頭等則為其倒裝,故所
謂「臺江內海」者,在「篤加一帶的內海」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