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93年5月24日<聯合報>的社會版登出了一則由
記者熊迺祺發自嘉義縣中埔鄉的報導,大標題云「鹽館
尋根  喜獲當年閹管」,小標題說「當初立著  女子覺
得難堪 後來砍斷  男人覺得失落 一根石柱  成就一
鄉特色」。這雖然只是一則關於小鄉小村的小報導,卻
是圖騰學、民族學、地名學等的大題材。
    報導中云:「中埔國中鄉土教育專任講師汪榮林,
指當地素有在清代是鹽的批發中心而得名之說,其實當
地不但未產過鹽,更沒有鹽的批發。據他考證:上百年
前民雄鄉大地主翁裕到中埔開墾,地方人士感念他對窮
苦佃農的照顧,以翁裕祖籍為福建省漳州府鹽倉縣,遂
將翁裕設在此地的公館稱為『鹽館』,逐漸成為地名。
」汪老師的說法如果屬實,則地名應為「翁館」始合乎
邏輯(按:漳州府並沒有所謂的「鹽倉縣」)。
    中埔鄉鹽館村民流傳:早年原名「閹管」,因當地
河床上有狀似男性生殖器石柱遭砍斷後而得名,地方因
名稱不雅乃改稱鹽館。最近由於整治河川,意外發現一
根人高的石柱,疑似傳聞中被「閹」的「管」,地方人
士希望重新豎立,成為地方特色。
    關於這根石柱,鹽館地區耆老口耳相傳,尚有讓未
婚的洗衣女子懷孕,以致引起紛爭遂遭砍除,以及被外
地人鑿去等兩種精彩的情節,其實這都是望文生意借端
穿鑿附會的無稽之談。臺南縣新營市的鐵線里也有一個
叫做鹽館的地名,即使永康市鹽行里的鹽館,命名的靈
感仍得之於譯音,閩南語「鹽館」音叶「阿猴」(屏東
舊名)林、「阿公」店(岡山舊名)、阿里港、阿里坤(族
名)、阿里關、「後堀」子、「後溝」子、「後溝」坑
、「庵古」坑、「烏鬼」埔、「烏雞」寮、「灣龜」頭
、「後坑」子、「下崁」子、「下罟」子、「蚵殼」港
、「烏牛」欄、「翁公」石、後溪、後港、後甲、一甲
、下角、烏橋、下坑、安坑、葉坑、啞口、隘口、隘界
、湖口、鰲鼓、永吉、永廣、安慶、湧光、灣丘、灣崎
、紅崎、烏崁、王功、塭港等,清‧宣統年間自今嘉義
縣以南臺南、高雄二縣東部山區以至屏東縣,是皆為「
阿廳」的範圍,當漢人移民入墾臺灣之初,臺灣全島
各處已充斥著原住民各族的聚落,故十之八九的地名率
皆根源自原住民社名的音譯,部份地名的命義固然合乎
當地史實或地貌的特徵,有些地名實無法從字面求得訓
義,然因想像力豐富的漢人移民,就是有辦法讓大多數
的地名借漢字遁形,以致後人對地名常滋生另人困惑的
奇談怪論,在這方面所謂的學者專家實難辭其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