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在宋、元時期,已是一個漢人的新世界,但與之
一水之隔的臺灣,卻仍然是個原住民的樂園。不論是<宋
史.外國傳.流求國條>、或者趙汝适的<諸番志>,對於「
流求」的記載,也只是將<隋書.流求國傳>中的「當建安
郡東」改為「當泉州之東」或「在泉州之東」而已,顯
然只是承襲舊有的記載,並無太多內容的更異。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論<諸番志>、<文獻通考>或<宋
史.流求國傳>,在後面都附有「毗舍耶國」的記載,而且
記載的內容大致相同,其中描寫得最詳細的是<諸番志>:
「-----(流求)旁有毗舍耶、談馬顏等國。毗舍耶,語言
不通,商販不及,袒裸盱睢,殆畜類也。泉有海島曰彭湖,
隸晉江縣,與其國密邇,煙火相望,時至寇掠,其來不測,
多罹生噉之害,居民苦之。」。
    又云:「淳熙間,國之酋豪,率數百輩,猝至泉之水澳
、圍頭等村,恣行凶暴,戕人無數,淫其婦女,已而殺之。
喜鐵器及匙筋,人閉戶則免,但抏其門圈而去。擲以匙筋
則俯拾之,可緩數步。官軍擒捕,見鐵騎則競抏其甲,駢
首就戮而不知悔。臨敵用標鎗,繫繩十餘丈為操縱,蓋愛
其鐵而不忍棄也。不駕舟楫,惟以竹筏從事,可摺疊如屏
風,急則群畀之泅水而遁。」。
    <澎湖廳志>引樓鑰<攻媿集.汪大猷行狀>云:「汪大
猷知泉州,郡實濱海,中有沙州數萬畝,號曰平湖。忽有
島夷號毗舍耶者奄至,盡刈所種,他日又登岸殺略。擒四
百餘人,殲其渠魁,餘分配諸郡。」<宋史.汪大猷傳>曰:
「(汪大猷)知泉州,毘舍耶嘗掠海濱居民,歲遣戍防之,
勞費不貲,大猷作屋二百區,遣將留屯。」曹永和<早期
臺灣的開發與經營>中轉引西山先生<真文公文集>載:「
初,乾道間,毗舍耶國人寇殺官民,遂置寨於此(泉州知縣
真德秀修築永寧舊水寨)。其地闞臨大海,直望東洋,一
日一夜可至澎湖。澎湖之人過夜不敢舉燈,以為流求國
望見,必來作禍。」此處將毗舍耶與流求國混為一談。
    所謂「毗舍耶國」,昔人固多指為臺灣,如徐鼐<小
腆紀年>、黃叔璥<臺灣使槎錄>等是,梁嘉彬氏著<宋代
毗舍耶國確在臺灣非在菲律賓考>一文,云為「今日臺灣
北港(笨港)一帶之地」,這是就史書上所記載的方位之
大略的臆測,並無積極有力的證據以證明其說。若云「
(彭湖)與其國密邇,煙火相望。」、「其地(流求國)闞
臨大海,直望東洋,一日一夜可至澎湖。」則其地為臺灣
是不會錯的,但一云「流求國望見必來作禍」、一云「
其國在流求國旁」,又顯得有點矛盾,若能察明「談馬顏
」國的地望,就該可以解開這一道謎題。
    在菲律賓群島的中部,介於呂宋島、巴拉望島、岷
答那峨島之間,散佈著許多大小不一的島嶼,統稱之曰「
維薩亞斯群島(Visayas Is.)」,這個名稱正音叶「毗舍
耶」,但鄰近卻找不到「談馬顏」的對音。
    自七世紀以還,有一強大帝國崛起於蘇門答臘,建都
巴鄰旁,復擴展其領地,東至爪哇,北據馬來半島,號曰「
室利佛逝(Sri Vijiya)」,亦作「尸利佛誓」、「舍利
毘逝」、「悉利必闍耶」,或簡稱「佛逝」、「佛誓」,
晚唐以後,又依爪哇文「Samboja」譯作「三佛齊」或「
佛齊」,亦均音叶「毗舍耶」。爪哇文的「Samboja」實
甚音近「柬埔寨(Cambodia)」,及南詔國王自稱為吐蕃
王弟的「贊普鍾」,則「佛齊」恰音叶南太平洋的「斐
濟(Fiji)」、朝鮮半島的古國「百濟」與臺灣平地原住
民之一的「巴宰」,「柬埔」則音叶「占婆」。宋時侵
擾閩南沿海的「毗舍耶」,其所在地當不可能遠及於此,
惟卻可由這些地望找到其相互間的關連。
    「巴宰」本作「巴宰海」、「拍宰海」或「巴塞赫
」,「海」或「赫」應為其尾音所衍,曾獲滿清雍正皇帝
召見的該族岸裏社(臺中縣神岡鄉)第三代總土官「潘墩
仔」的後人「潘稀祺」牧師,其名片上標榜的族名即作
「巴宰」,黃叔璥<臺海使槎錄>稱之為「崩山番」,日人
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作「蓬山蕃」,<噶瑪蘭廳志>
謂此族與宜蘭縣叭哩沙湳平原的「馬賽」一族有關(按:
<臺灣府誌>稱苗栗縣苑裡鎮舊名的「房裡庄」為「蓬山
庄」,此「蓬山」也有人寫成「崩山」)。
    嘉義縣的布袋鎮有崩山;同縣的六腳鄉有崩山及後
崩山,這兩處本無一山又有何山可崩?臺北縣的石碇鄉亦
有崩山、雙溪鄉有兩處崩山坑又有盤山坑與保成坑、坪
林鄉有北勢及枋山坑與半山坑、貢寮鄉有北勢坑、汐止
鎮原有峰仔峙或峰仔嶼或巴卡西社、石門鄉有崩山口與
白沙灣、臺北市北投區的八仙與下八仙、桃園縣觀音鄉
的保生與白沙屯、大園鄉與楊梅鎮的埔心、平鎮鄉的北
勢、新竹縣湖口鄉的上北勢、新埔鎮的寶石、寶山鄉的
寶山里、苗栗縣造橋鄉的北興、西湖鄉的北勢湖、三義
鄉的崩山下、通霄鎮的白沙墩、南庄鄉與獅潭鄉交界處
的崩山、泰安鄉的北洗水、臺中縣沙鹿鎮與霧峰鄉的北
勢、彰化縣的埔心鄉、永靖鄉與埔鹽鄉的埔心、溪湖鎮
的北勢尾、北斗鎮的北勢寮、二林鎮的大永原名大排沙
、南投縣草屯鎮的北勢、集集鎮的北勢坑、國姓鄉的北
山坑、信義鄉的巴拉薩社、南投市的平山、雲林縣的二
崙鄉與崙背鄉一帶原有布嶼堡、西螺鎮的埔心、斗六市
與嘉義縣大林鎮的北勢、嘉義市的北社尾、臺南縣的山
上鄉有北勢州、佳里鎮的北新尾、玉井鄉的北勢街、六
甲鄉的北勢坑、新化鎮與東山鄉及關廟鄉的北勢、麻豆
鎮與東山鄉的北勢寮、白河鎮的檳榔山、昔日在臺南市
外海的一鯤身與鹿耳門之間有北線尾嶼、高雄縣茄萣鄉
的白砂崙、大社鄉的保社、杉林鄉的白山、桃源鄉的寶
山、屏東縣的枋山鄉、崁頂鄉的北勢、屏東市的北勢頭
恒春鎮的白沙港、林邊鄉原有放索社、枋寮鄉的北勢寮
、臺東縣的臺東市舊名寶桑、金峰鄉的包盛社、綠島鄉
的大白沙、長濱鄉的白桑安、成功鎮的白守蓮(按:臺東
縣卑南鄉的北絲鬮社,與花蓮縣玉里鎮的舊名璞石閣,主
要音節應在前二音節,故峰仔峙通作巴卡西)、宜蘭縣的
三星鄉原為叭哩沙湳社、大同鄉的婆受山、羅東市的北
城、澎湖縣的白沙島及白沙嶼和白沙礁、望安鄉的白沙
塭、吉貝嶼的白沙庄等均音叶「蓬山」。由寶桑、包盛
、大白沙、白桑安、白守蓮、北絲鬮、璞石閣、白沙港
、北勢寮、枋山、北勢、放索等的地緣關係看來,不能
不令人聯想到「巴士(Bashi)海峽」之所以得名,特別值
得一題的是屏東縣林邊(放索)鄉外海的小琉球嶼,其原
名「剖腹山」嶼,恰即是「巴布薩」的叶音,故其鄉治名
喚「白沙尾」,且鄉內有其倒裝的「杉板」。
    臺北市的內湖區的白石湖、士林區原名八芝蘭、臺
北縣雙溪鄉的破子寮、汐止鎮的保長坑、金山鄉的水
、板橋市的浮洲、樹林鎮的彭厝、桃園縣楊梅鎮的彭厝
與下彭厝、龜山鄉的楓樹坑、新竹縣尖石鄉的白石、苗
栗縣西湖鄉與通霄鎮的楓樹、臺中縣新社鄉的八叢樹、
潭子鄉的傅厝、神岡鄉的北庄、大雅鄉的上楓樹林、東
勢鎮與臺中市的楓樹腳、彰化縣芬園鄉的枋樹腳、斗六
市的保庄與楓樹湖、員林市與永靖鄉的浮圳、雲林縣四
湖鄉的保長湖、南投縣仁愛鄉的楓樹林及與花蓮縣交界
處的白石山、嘉義縣朴子鎮的崩前、六腳鄉的北圳、鹿
草鄉原屬白鬚公潭堡、東石鄉的白水湖、溪口鄉的本厝
、阿里山鄉的屏遮那、臺南縣東山鄉的檳榔樹、白河鎮
的芭蕉宅、麻豆鎮的方厝寮、屏東縣萬丹鄉的寶厝、潮
州鎮的彭城、鹽埔鄉的彭厝、霧臺鄉與延平鄉交界處的
拜燦山、臺東縣長濱鄉城山的舊名彭仔存、花蓮縣豐濱
鄉的芭奇、臺南嘉義兩縣交界的八掌溪等均音近「巴宰
」,而「白石」的國語實音近「崩山」。「巴宰」又音
近「邦仄」,「阿美」自稱「邦仄」,「阿美」是其南鄰
的卑南族人對他們的稱號,兩族蓋已不可復分,而「拍宰
海」與「巴布薩」則均為「邦仄」的分支。
    以臺中、彰化一帶為主要活動範圍的「巴布薩」,
去掉其所膠著的中間音,實音叶「崩山」、「半線」,故
彰化市最初的漢譯地名即是「半線」。「巴布薩」或作
「貓霧捒」,故易音訛為「馬賽(Vasai)」,臺灣全省僅
有「貓霧捒」、臺北市的士林區原有「毛少翁」社、臺
北縣的新莊市原有「武勝灣」社、屏東縣的滿洲鄉原名
「蚊蟀」埔、澎湖縣白沙鄉的「毛常」與「毛司」二嶼
等,是「馬賽」的叶音,而毛常嶼及毛司嶼又分別位於白
沙嶼的南北兩側,顯然是一音之轉。伊朗的古名「波西
亞(Persia)」,又譯作「波斯」;「Pepsi cola」(品牌名)
的第三個字母每不發音而譯作「百事可樂」。「巴宰族
」昔日盤踞在大甲溪流域的中下游一帶,以驍勇善戰著
稱,曾經多次幫助清廷敉平附近的叛亂,被清廷譽為「屢
建戰功」,其地理位置正是「在泉州之東」;「巴塞赫」
又音近「毗舍耶」,且其居住地帶亦少銅鐵;「化」音近
「赫」、「訛」音近「耶」,「諱」與「撫」均音近「
化」、「韋」與「無」皆音近「耶」。「羽」音近「耶
」,<廣韻,集韻,韻會>:「羽,王矩切,音禹。」又,<集韻
,類篇>:「羽,後五切,音戶。」「戶」音近「化」,閩南
語「雨、瓦、岸、郁」皆音近「化」、「喉、蠔、後、
曷、胡、壺、畫、話、會、黃」等俱音近「訛」,可見
「巴塞赫」、「毗舍耶」實乃一音之轉,此族應即是南
宋時侵擾閩南沿海一帶的「毗舍耶」。
    由臺北縣的坪林鄉入宜蘭縣,在頭城鎮南方的海邊
有「打馬烟」,乃昔日宜蘭三十六社熟番之一,<台灣地
名研究>置其位置於礁溪鄉,或作「抵百葉」、「抵馬悅
」、「都巴嫣」、「赫多巴夜」,清.道光年間有一支往
花蓮縣的瑞穗鄉遷徙,建「打馬燕」部落,這幾個大同小
異的音譯並音叶「談馬顏」。惟,高雄縣杉林鄉的「礁
叭淵」亦音近「都巴嫣」,而「蔫」音「ㄧㄢ」又音「
ㄋㄧㄢ」,閩南語「顏(ㄧㄢ/)」音「兀ㄢv」,印尼爪
哇島上的「Bandung」漢譯有「萬丹」、「萬隆」兩種
不同版本,郯、談、痰、錟、餤、倓、婒、、等聲
符皆為言,則「礁叭淵」與臺南縣玉井盆地總稱的「大
武壠」、玉井的舊名「噍吧年」、大內鄉的「大匏崙」
與「走馬瀨」、新化鎮的「豬母耳」、官田鄉的「大埔
子」、下營鄉的「大埤寮」、麻豆鎮的「東邊寮」、永
康鄉的「東邊寮」、龍崎鄉的「礁枋子」、嘉義縣中埔
鄉的「大武巒」、大埔鄉的「頂平林」、阿里山鄉的「
知母」山、大林的舊名「大莆林」、雲林縣斗南鎮的
「中埤子」、南投縣鹿谷鄉的「東埔蚋」寮子、信義鄉
的「東埔蚋」、臺中縣太平市的「頭汴」坑、東勢鎮的
「大坪籠」、臺北縣新店市的「大坪林」、林口鄉的「
太平嶺」、臺北市士林區的「大坪寮」、基隆市的「大
武崙」、臺東縣的「太麻里」、達仁鄉的「他巴」卡斯
」等實皆為一音之轉,又音轉為臺南縣白河鎮的「大排
竹」、南投縣埔里鎮的「大坪頂」、苗栗縣造橋鄉的「
大埔頂」、公館鄉的「盪把凸」、獅潭鄉的「大陂塘」
與「竹排潭」、三義鄉的「大坪頂」、通霄鎮的「大坪
頂」、苗栗市的「大坪頂」、新竹縣橫山鄉的「大平地
」、桃園縣大園鄉的「大平頂」、臺北縣三芝鄉的「大
片頭」、高雄縣燕巢鄉的「大埔頭」、美濃鎮的「大埤
頭」、大樹鄉的「大坪頂」、屏東縣佳冬鄉的「大武丁
」、恒春鎮的「大平頂」等,而以屬臺南縣者佔大多數,
然則<諸蕃誌>所載的「談馬顏」可能與<隋書>中的「低
沒檀」為同一地,較不可能遠在後山一帶。
    分佈在嘉義縣、南投縣一帶的「鄒族」,又名「曹
族」、「邵族」,或作「朱歐」、「齋阿」,<台灣地名
研究>作「羅茲阿」,殆即其全名之音譯,去掉尾音所衍
的「阿」,「羅茲」、嘉義縣阿里山鄉的「來吉」村、
同縣的「鹿草」鄉並音叶「流求」,同縣中埔鄉的「石
硦」村、臺南縣佳里鎮的「子龍」里、東山鄉東原村的
「子龍」廳、昔日的「諸羅」縣則為其倒裝之音。余有
<「流求」新考>一文,說明在未遭隋軍征剿之前,曹族本
散佈在嘉南沿海一帶,故可望見澎湖夜晚之燈火,然而至
泉州、澎湖作禍者,史書明言為毗舍耶,應與曹族無關。
惟,<諸番志>云流求旁有毗舍耶,則不謬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