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南北美洲早已有人類居住,
此後外來移民大量流入,反造成喧賓奪主之勢,學術界通
稱在哥倫布抵達美洲之前,即已在美洲居住的人,曰美洲
原住民;類似的情況發生在臺灣,學術界稱在顏思齊、鄭
芝龍、日本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等到達臺
灣,以及漢人移民大量湧入臺灣以前,就已經居住在臺灣
的人,曰臺灣原住民。這「原住民」一詞是一個相當籠
統的名詞,因為其時間、範圍都很難界定,這種情況臺灣
遠較美洲尤為複雜,因為美洲原住民幾乎就是印第安人
(頂多加上愛斯基摩人)的代名詞,而臺灣尚包括澎湖群
島及臨近島嶼,臺灣東北方的琉球群島與南方的菲律賓
群島,其人種本同於臺灣;另,臺灣原住民族分多支,彼此
並不相統屬,且語言分歧,來臺先後又不一致也!

    據<星光出版社>刊印,白茅著<俠客>第十則「大海
滅盜」記載,南北朝劉宋時期,有大陸移民遷居臺灣的事
實:作者自序云「根據『五胡亂華』這一百三十年來的
時代背景、社會生活型態編寫而成,參考書目有晉書、
魏書、宋書、齊書、梁書、陳書,以及南史、北史、隋
書等十數部史書及史料。」這一則故事描述劉宋年間,
廣東珠江三角洲沙頭鎮有一名吳大海者,率徒弟八人航
海向東飄至流求,其「航海日誌」上記載:「宋.元嘉八
年五月十四日,月明,我們九個人從沙頭鎮出發,遠征東
海,風平浪靜。」登陸地點名望鄉村,居民或來自浙江大
陳或為閩人,與原住民互通婚姻。村民自稱:「島名流求
,又叫海東。」又說:「流求島上居民,有的老家在中原,
有的在百越,還有扶南、都昆國的人,他們大都是飄流過
來的。不過,也有遠古時代的遺民。-----每年都有飄流
來的男人或女人。」距村莊五十里有海盜的巢穴,海盜
是由中國人、印度人、馬來人組成,人數最多時有一百
多個,彼時只剩下廿多人,大部份來自福建閩侯。自古以
來不斷的有人從事遷徙,卻往往為史書所忽略。

    以往對於臺灣原住民的族群,有生蕃、熟蕃、化蕃
、南蕃、北蕃、深山蕃、淺山蕃、高山蕃、平埔蕃等眾
多名目的分類,目前除了高山族與平埔族外,其他名稱已
不適用於現代;民族學家對臺灣高山族的分類,意見亦甚
分歧,一般有五分法、七分法及九分法等多種,國立臺灣
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目前均採用九分法,並定各族名稱為
泰雅(Atayal)、賽夏(Saisiat)、布農(Bunun)、鄒或曹
(Tsou)、魯凱(Rukai)、排灣(Paiwan)、卑南(Puyuma)
、阿美(Ami)、雅美(Yami)等九族,平埔族今大部份均已
與漢人相融合,往昔約分為凱達喀蘭、卡瓦蘭、道卡斯
、拍瀑拉、拍宰海、巴布薩、洪雅、西拉雅等八族,或
加上西拉雅平埔族馬卡道支族而亦為九族。然而被列為
高山族之一的賽夏,原屬道卡斯平埔族的一支,乃是由平
野遁入山地。另外,日月潭附近的鄒族,原由嘉義一帶遷
徙而來,本是曹族的一支,卻因平地人的入居,早已被視
同平埔族,故高山族與平埔族,其族類並無多大差別。

    臺灣本島開發最早的臺南縣,反而是現今保留平埔
族原貌最多的一個縣份,這反應出統治者對於原住民的
懷柔、尊重,與遠離統治者核心時「山高皇帝遠」的雙
重標準。臺南市為當時臺灣政治中心,由於嘉南平原已
為早期移民開發殆盡,後期移民只好往其他地區發展,其
兼併競爭遠過於前期移民。一般人咸以為平埔族遭漢人
驅逐入山,以致從平原消失,實際情形並非如此,除叛亂
被勦者外,遁逃入山究屬少數,絕大多數的平埔族均熔入
漢族社會,其部酋且擁有大筆土地,效法漢人招佃開墾,
坐收田租成為大地主,如開墾臺中市北屯區之潘墩子,這
種情形在當時應當十分普遍。及至平埔族全面採用漢姓
之後,除少數較無漢人入居之地區,漢化之平埔族多已久
焉而漸忘其原來族姓,或諱言其本原住民的事實,甚或有
同姓聚居之平埔族部落,派代表赴唐山認祖,返臺後蓋起
漢式宗廟祠堂,企圖掩人耳目的情形。在仍保持平埔族
傳統信仰建有「公廨」的地區,漢人亦皆主動的參與其
祭典,不參與祭典者反倒是其部份改信基督教的族人。

    保留平埔族原貌最完整之處,當數臺南縣東山鄉舊
名吉貝耍的東河村,由於僻處山麓,全村大致上仍屬單一
平埔族的聚落,村中蓋有供奉祖靈神壺的公廨多處,村西
最大的一座公廨,記其神靈之名曰「案祖.阿立母」。臺
南縣的麻豆鎮有一座「尪祖廟」,奉祀的是全省獨一無
二的「尪祖公」,「案祖」、「尪祖」一音之轉,「尪祖
廟」的前身應是平埔族的公廨。近年來以「平埔夜祭」
經傳播媒體報導,聲名大噪之臺南縣大內鄉的頭社村,其
公廨記其神靈與吉貝耍者稍異,曰「篤加.阿李母」。「
阿立母」與「阿李母」並沒有多大的差異,僅中間一音
的漢譯選字不同而已,時下多誤稱其神靈曰「阿力祖」,
實則「立」或「李」乃前後兩音之間緩讀而形成的膠著
音,猶如「吐蕃」一音緩讀之成為「吐魯番」,主要音節
在「阿」、「母」二音,音叶峨嵋(山名)、雲夢(澤名)
、汪芒(族名)、雅美(族名)、澳門(地名)及閩南語廈門
(地名),倒裝為莫傜(族名)、閩越(國名),而即是史書上
所記載的苗、傜、閩(蠻)、越之類。「案祖」音叶沃焦
(島名)、揚子(江名)、吳江(地名)、武進(地名)、儀徵
(地名)、望江(地名)、勿吉(族名)、沃沮(族名)、窩集
(地名)、兀者(衛名),<文選.養生論>注引司馬彪說:「
尾閭-----在扶桑之東,有一石方圓四萬里、厚四萬里,
海水注者無不盡焦,故名沃焦。」<莊子.秋水篇>成立英
疏引<山海經>:「羿射九日,故名沃焦。」「扶桑」是朝
鮮半島東南角「釜山」的對音,在地理上是一個很明顯
的座標,「尾閭」則是「倭奴」的對音。陳紀瀅<瞭解琉
球>說:「琉球人自稱其國名,讀音為屋其惹。」「屋其
惹」急讀之,音近「沃焦」。<字彙補>曰:「碟里,國名,
在東南海中,見<象胥錄>。」<集韻>:「碟,音舌。」「
碟里」乃琉球王城「首里」之同音異譯。「碟」音近「
石」,又音近「四」,致發生「有一石方圓四萬里」之傳
說附會,明神宗萬曆七年又因「首里」之叶音,而頒贈以
「守禮之邦」牌坊。閩南語「篤加」音叶「都廣」或「
都郭」、山東沂水舊名與廣東的「東莞」、浙江的「洞
宮(山名)」、馬來半島東岸的「都昆」或「都軍」,<山
海經.海內經>:「西南黑水之間,有都廣之野。」<逸周
書.王會篇>載都郭向周成王進貢「鵸」,<山海經.西
山經>:「翼望之山-----有鳥焉,其狀如烏,三首六尾而
善笑,名曰鵸。」英語謂「火雞」曰「turkey」,倒裝
即此「善笑」的「鵸」。「突厥(Turk)」西遷之後,
即今「土耳其(Turkey)」,並音叶「篤加」,此所以<隋
書.東夷傳>流求國條謂「流求國-----人深目長鼻,頗類
於胡,------銜杯共飲,頗同突厥。」也!

    <轉注古音>:「吳人目舟曰舽舡。」清.康熙三十年
郁永河為採硫入臺北盆地,述當時凱達喀蘭平埔族之舟
為莽葛,云:「眾番男婦相繼以莽葛載土至」、「坐莽葛
中,命二番兒操楫。」、「視沙間一莽葛,蓋番舟也。」
「莽葛」即舟之義,與今菲律賓「塔加羅克(Tagalog)」
族語之「Banka」同,而「Banka」正音叶「舽舡」;臺北
市的萬華舊作「艋舺」,亦作蟒甲、莽甲、文甲等,閩南
語音同「莽葛」,福建湄洲附近亦有「文甲」,臺北縣的
板橋市舊名枋橋,與萬華隔溪相望,「艋舺」與「枋橋」
及板橋市的埔均一音之轉,皆原住民社名的音譯,僅能
說恰與「莽葛」同音,卻不能說因「莽葛」而得名。「
凱達喀蘭(Kitagalan)」語與「塔加羅克」語諸多一致,
凱達喀蘭平埔族有在族名或社名前加「Ki」的習慣,猶
云「其」、「渠」或「厥」,「蘭」猶云「人」,則兩者
族名固無不同也,其主要音節在「達喀」二音,而「基隆
」及其舊名「雞籠」,則取其「喀蘭」二音。臺北盆地
中央到東部的基隆河、新店溪流域一帶,也就是指今日
臺北市的大部份,包括松山、內湖一帶,昔日稱為「大加
蚋」或「大佳臘」,乃是取「達喀蘭」三音,音叶臺南縣
安定鄉的原名「直加弄」,蓋即「突厥人」之義。散佈
在新竹、苗栗沿海一帶的「道卡斯」平埔族,音近花蓮
縣吉安鄉的「竹腳宣」,其主要音節的「道卡」音近「
達喀」,所加尾音殆猶「突厥」之於「突騎施」。

    凱達喀蘭平埔族的地名,與分佈在臺南縣至屏東縣
沿海一帶的西拉雅平埔族,常出現同音異譯,而澎湖群島
之地名,又諸多與西拉雅平埔族的地名叶音。如臺北縣
中和市的「秀朗」,音叶臺南縣佳里鎮的舊名「蕭壠」;
桃園縣大溪鎮一帶有「霄裏」社,而臺南縣的玉井鄉也
有「宵裡」;基隆市的「大武崙」,音近玉井盆地總稱的
「大武壠」,與嘉義縣中埔鄉的「大武巒」;臺北縣金山
鄉的舊名「金包里(Kitappare)」,去掉「Ki」則音近玉
井的原名「噍吧」;臺北市的「北投」,音近臺南縣佳
里鎮的「北頭」;北投區的「哩岸」,音叶臺南縣大內
鄉的「哩咓」;文山區有「木柵」,臺南縣的東山鄉也
有「木柵」;臺北縣有「土城」市,臺南市的安南區也有
一個「土城」。臺南市原有「赤崁」社,高雄縣的梓官
鄉與澎湖縣的白沙鄉也各有一個「赤崁」;白沙鄉有「
吉貝」嶼,與臺南縣東山鄉的「吉貝耍」與善化鎮的外
「茄拔」,及楠西鄉的舊名內「茄拔」為同音異譯;澎湖
縣的馬公市有「西衛」,臺南縣的善化鎮也有「西衛」;
馬公市有「鐵線」,臺南縣的新營市有「鐵線橋」;澎湖
縣的湖西鄉有「奎壁港」與「奎壁山」,臺南縣鹽水舊
名「大奎壁」,鹿草鄉有「奎壁山」;湖西鄉的「葉」
,音叶新營市的「姑爺」;湖西鄉有「尖山」,臺南縣也
有多處「尖山」;白沙鄉有「道爺礁」,臺南縣的新市鄉
有「道爺」農場;澎湖縣望安鄉有「布袋」港,嘉義縣也
有「布袋」港;望安鄉有「將軍」澳,臺南縣則有「將軍
」鄉;望安鄉有「中社村」,臺南縣的六甲鄉也有「中社
」村;白沙鄉的「講美」,音同臺南縣麻豆鎮的「港尾」
;湖西鄉的「鼎灣」及西嶼鄉的「竹灣」,音近臺南縣永
康鄉及學甲鄉的「大灣」,至於多處的「白沙」那就更
不用多說了!更耐人尋味的,莫過於馬公市有「重光」,
雲林縣的斗六市亦有「重光」,土庫鎮且有「馬光」又
有「馬公」厝(按:浙江的「馬金」、「馬澗」、「馬劍
」、「武康」與「莫干」山均音叶「馬公」,惟澎湖的
「馬公」舊作「媽宮」,乃是奉祀天上聖母之「娘媽宮」
的簡稱);馬公鎮有「紗帽」山,臺北市的七星山麓也有
「紗帽」山;澎湖縣的西嶼鄉有「竹高」灣,而臺南市有
「竹篙」厝;白沙鄉與望安鄉各有一個「鐵砧」嶼,南鐵
砧嶼的鄰近有頭巾嶼,臺中縣的大甲鎮有「鐵砧」山,而
閩南語「重光」、「頭巾」、「竹高」與「大甲」實一
音之轉,其他尚為數不少,就不再一一論列了。 
        澎湖的「   裡」、琉球的「首里」、菲律賓群島的
「蘇祿」、越南的「象林」與「壽冷」、四川的「雙流
」、塔里木盆地的「疏勒」、吳國的「雩婁」、臨淮的
「商陵」、辰韓的「斯盧」、馬韓的「駟盧」、「新羅
(國名)」、「索倫(族名)」、「匈奴(國名)」、「山戎
(族名)」、「西陵(氏族)」、「神農(氏族)」、「桑林
(地名)」等均音叶「西拉雅」,<禮.檀弓>云:「殷人尚
白。」,<舊唐書.新羅傳>亦云:「新羅國-----其風俗刑
法衣服,與高麗、百濟略同,而朝服尚白。」,而「西拉
雅」亦尚白,據吳新榮<南臺灣采風錄>云:臺南縣大內鄉
頭社村的耆老自稱,其祖先係渡海而來,在大海中遇上了
大霧,經過數日,正在不知方向而糧食將罄時,天上忽現
出一大白旗,書有「太上李老君」字樣,船就順此大白旗
航行,不久終於抵達陸地,這陸地就是臺灣。自此以後,
每年舉行祭典時,參與祭典者皆須穿大白衣,手牽著手舞
踊歌唱酬神。他們登陸後已無食物,只由船艙找到一握
老鼠吃剩的粟粒,而以之傳種成為主要的糧食,所以直到
現在每次收穫後,都會握一把粟粒放在田畦給老鼠吃,稱
之為「老鼠租」。他們登陸後,不幸遇著連續七年的苦
旱,現還留有一首叫「七年旱」的歌,聽者無不傷心落淚
云。日本語謂「白色的」曰「」,音叶「西拉雅
」,「西」、「犧」、「皙」同音,<書.微子>:「神祈之
犧。註:色白曰犧。」<集韻>:「皙,白也。」尚白之風
遠紹中土。所謂「太上李老君」,顯然「阿李母」之「
李」,因老子姓「李」而附會。至於「七年苦旱」,則與
「湯之時七年旱」,分明為同一源流之傳說。

    <淮南子>曰:「湯之時七年旱,以身禱於桑林之際,
而四海之雲湊,千里之雨至。」<尸子>亦云:「湯之救旱
地,乘素車白馬,著布衣,嬰白茅,以身為牲,禱於桑林之
野。當此時也,絃歌鼓舞者禁之。」商湯曾往桑林禱雨,
據說雨立刻就下降,「桑林」為殷人之社,<呂氏春秋>曰
:「立成湯之後於宋,以奉桑林。」殷人祝禱儀式的樂舞
亦名桑林,<左傳.襄公十年>:「宋公享晉侯於楚丘,請以
桑林。」「桑」音近「商」,又音近「宋」,「桑林」音
叶「玄鳥」,<詩.商頌>:「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
芒芒。」,「桑林」當為商人圖騰之地域化。越南人黎
文休編撰的<大越史記.鴻龐紀>云:「炎帝神農氏三世孫
帝明,初生帝宜,繼而南巡至五嶺,接婺僊生祿續。祿續
聖智聰明,帝明奇之,欲使嗣位,祿續固讓其兄。帝明於
是立帝宜為嗣,治北方;封祿續為涇陽王,治南方,號赤鬼
國。王娶洞庭君之女神龍生貉龍君,貉龍君娶帝耒之女
嫗姬,生百子,便是百粵之子。後來五十子從母歸山,五
十子從父居南方,乃封長男為雒王,繼承王位。雒王建國
號文郎國,分國十五部:曰交趾、曰朱鳶、曰武寧、曰福
祿、曰越裳、曰寧海、曰陽泉、曰陸海、曰武定、曰懷
驩、曰九真、曰平文、曰新興、曰九德,以臣屬焉,疆域
西接四川,北抵洞庭。雒王傳十八世至雒濬王,為蜀安陽
王所滅。」古老的開國傳說固難以置信,傳說的背後所
隱藏的,卻往往是彌足可貴的史影,所透露的訊息顯示其
先世與巴蜀、湖南有密切的關係。

    「神農」、「神龍」應為一音之分化,「祿續」則
為其倒裝,其實均為一代之總號。「婺僊」音近「越裳
」;「百粵」音叶「平文」;「貉龍」音叶「福祿」,倒
裝為「寧海」與「陸海」;「涇陽」音叶「朱鳶」,倒裝
為「嫗姬」與「陽泉」;「炎帝」音近「武定」,倒裝為
「帝宜」;「懷驩」音叶越南北部的「海防」;「交趾」
與「九真」,音叶廣東的「紫金」與「甲子」;其方音則
音叶雲南的「箇舊」,與貴州的「貴筑」;「赤鬼」音叶
越南的「柴棍」,與廣東的「赤坎」與「七拱」,又音轉
為貴州的「牂牁」,及廣東「湛江」的方音,國語讀「湛
江」則音叶「九真」;「雒濬」音叶廣西的「龍津」與
「柳江」、廣東的「廉江」與「龍江」等及寮國舊名的
「老撾」或「南掌」。據越南人的傳說,蜀王子泮併雒
王地,建國號曰「甌駱」,「文郎」、「甌駱」、「武寧
」均為一音之轉,臺灣大部份的閩南移民皆系出「甌駱
」。「新興」音叶新竹及苗栗山區的「賽夏」、雲南昆
明的別名「鄯闡」、客家守護神及福建福州別名的「三
山」、浙江沿海的「象山」與「四礵」及「蕭山」與「
仙霞」嶺;「九德」音叶雲南的「昭通」與「景東」、
四川的「都」與「朱提」;「帝明」音叶浙江的「天
目(山名)」與「太末(縣名)」。不特此也,「越裳」又
音叶「有熊(氏族)」、「有娀(商祖)」、「烏孫(國名)
」、朝鮮的平壤舊名「王險(城名)」、四川的「越巂」
、印度的「阿薩密(Assam)」、山東的「雩」、河北
的「鹽山」、蘇南的「無錫」與「吳興」;「帝耒」音
叶雲南的「得楞(族名)」、山東的「東萊(郡名)」、遼
寧的「大連」、夫餘的「橐離(國名)」;「帝明」音叶
「圖們(江名)」、「東明(王號)」;「帝宜」音叶「杜
宇(蜀帝)」、「大嶽(羌姓之祖)」;「陽泉」又音叶「
有巢(氏族)」、「伊耆(氏族)」、「案祖」、「沃焦」
、東北的「沃沮、勿吉(族名)」、江蘇的「武進」、「
儀徵」、「吳江」、「揚中」、傳說中越南的巨人「翁
仲」;「朱鳶」又音叶「爪哇(國名)」、「顓臾(國名)
」、「縉雲」氏、「蚩尤(古帝)、「仇猶(百濟始祖)」
、「淳維(匈奴始祖)」、四川的「犍為」、湖南的「九
嶷(山名)」、廣西的「蒼梧」、廣東的「嘉應」與「潮
陽」、福建的「建甌」與「建陽」、浙江的「縉雲(山
名)」、江蘇的「江陰」、海南的「朱崖」;「武定」又
音「有邰(氏族)」、「噠(國名)」、「望帝(蜀帝)
」、東北的「完達(山名)」、高句麗的「丸都」;「九
德」又音叶「簡狄(契母)」、「契丹(族名)」、河北的
「真定」、西康的「昌都」、四川的「成都」與「筇都
」、福建的「長汀」、泰國的古名「赤土」;「懷驩」
又音叶「瀚海」;「祿續」又音叶「烈山(氏族)」、「
呂宋(島名)」、「僳(族名)」、「喇傒(族名)」、「
洛蘇或聶素(族名)」、「納西或納喜(族名)」、遼寧的
「旅順」、西藏的「拉薩」、雲南的「臘戍」、廣東的
「南雄」、越南的「諒山」;「貉龍」又音叶「富良(江
名)」、高棉的古名「扶南」、蒙古的「和林」、熱河
的「和龍」、東北的「扈倫(族名)」與「會寧(地名)」
;「文郎」又音叶「夜郎(國名)」、「哀牢(族名)」、
「窩泥(族名)」、「俄洛(族名)」、「武陵(郡名)」、
「雅礱(江名)」、「無量(山名)」、越南的「文林」、
廣西的「鬱林」、「瓦剌(國名)、「斡難(河名)」、「
鴨綠(江名)」、「依蘭(地名)」、「倭奴(國名)」、淮
南的「英六(國名)」等,環繞著中國的邊疆,或融和於華
夏、或移徙入東北、或遷移至中南半島、或遠徙南洋群
島、或由大陸沿海入海,由國族名與地名的串聯為索引,
可窺知歷史上民族遷徙的路徑。

    <書.禹貢>揚州:「島夷卉服,厥篚織貝。」此乃關
於臺灣最早之文獻記載,西拉雅平埔原住民謂木棉曰「
吉貝(Carpas)」,織貝者織「吉貝」為衣也!又云「婦人
以墨黥手,為蟲蛇之文。」泰雅族更有「黥面番」之稱,
此類文身之俗,普遍存在於中國東南沿海(如春秋時的吳
、越),與西南邊疆一帶,而據<三國志.魏志>倭人傳的記
載,當時日本人亦尚保有文身之俗。<前漢書.地理志>云
:「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云。」
漢時於日本的地理方位已知之甚稔,惟對於臺灣的認識
依然十分糢糊,<後漢書.東夷傳>曰:「會稽海外有東
人,分為二十餘國,又有夷州、澶州。」「澶州」業經衛
挺生教授考證即是日本;「夷州」是「沃焦」的對音,即
今琉球,但至宋時被誤為臺灣之名;「東」音叶「大肚
」,清.康熙三十三年,高拱乾修<臺灣府志>載有「半線
大肚社」,昔日臺中、彰化沿海一帶,有所謂的「大肚番
」,而臺灣原住民細分之亦有二十餘族,臺灣的原住民本
不相統屬,故以其所知的一族以蓋其餘也!「島夷」音叶
「泰雅(Atayal)」,非僅「海島夷人」之義而已。<山海
經.海內南經>:「甌居海中、閩在海中。」海中有閩、
甌的族類,固早為大陸上所知曉,<臺灣省通志>據<史記.
東越列傳>云:「漢武帝數討南越,越人恐,多亡走海上。
或云臺、澎為東越近地,海上遷民,應可及之。」所稱「
或云」,即凌純聲氏<古代閩越人與臺灣土著>所云:「東
越海外最近之島嶼為澎湖、臺灣,所謂亡入海,不能不疑
及澎、臺諸島,早為越人所移置之地。」臺、澎密邇閩
越,必早為對岸人所熟知,閩越王弟餘善更有「不勝,即
亡入海」之語,若非其對海外並不陌生,焉敢冒然入海?
<史記.東越列傳>曰:「漢五年,復立無諸為閩越王,王閩
中故地,都東冶。孝惠三年,-----乃立搖為東海王,都東
甌,世俗號為東甌王。」東冶,今福建侯官;東甌乃西甌
之對,即今浙江永嘉,「東越」、「東冶」、閩江口外的
「東引」、閩北的「丹陽」與「太姥(山名)」、浙江的
「東陽、大安、天目(山名)、太末(縣名)」、江蘇的「
丹陽」、江西的「大庾(嶺名)」、廣東的「潮安」、「
大亞」灣、閩南的「同安」、福建中部的「戴雲(山名)
」、廈門與金門及澎湖的「太武(山名)」、澎湖的「鼎
灣、竹灣、道爺、大嶢」等並一音之轉,又音叶「泰雅
或太么」與「臺灣」。「閩越」音叶「莫傜(族名)」、
閩江口的「馬尾」,倒裝為「雅美」、「阿美」、「峨
嵋(山名)」、「雲夢(澤名)」、廣東的「澳門」與福建
的「廈門」。「莫傜」又音轉為「馬韓或慕韓(國名)」
、「幕阜(山名)」、「幕府(山名)」、「漠河(地名)」
、「靺鞨(族名)」與福建的「閩侯」。

    明太祖洪武五年,遣行人楊載出使琉球,誤以首里之
琉球為元時之求,於是「琉球」一名鬧雙胞,乃以已入
貢稱臣之琉球為大琉球,而以臺灣為小琉球。琉球一名
既為首里所奪,事實上臺灣又比琉球大得多,而閩北的福
州又為福建的省會,遂重新啟用閩北人對這個島的舊稱,
名其為「大員」、「大圓」或「臺員」,最後終於演變
演變成為「臺灣」!詳審史籍記載,荷蘭人之入臺在明朝
天啟四年,即西元1624年,但早於明.萬曆三十一年,即西
元1603年,福建連江人陳第在所撰<東番記>中,已稱臺灣
為「大員」矣!萬曆四十五年,張燮著<東西洋考>中,改
稱大員為「大圓」,清.康熙三十四年,徐懷祖在所著<臺
灣隨筆>中云:「明.宣德年間,莆田人周嬰著<遠遊篇>載
<東番記>一章,稱臺灣為『臺員』,是所有著述中,最早
以臺灣涵蓋全島者。」,周嬰為明朝宣德、正德年間(西
元1426─1521年)人,距荷蘭人入據臺灣,至少已有一百
零五年,可見在臺灣被改為小琉球的同時,「東番」與「
臺灣」的叶音,已分別成為這個島的通稱矣!然「大員」
之於「臺員」,猶有些許差異存焉,讀起來音同「大員」
的「焥」,極可能在這當中也參了一角:閩音大員之「
大」讀「ㄉㄞ上去」、臺員之「臺」讀「ㄉㄞ下去」,
而東越的「東」閩音讀「下去」音、焥的「」讀「
上去」音,可見「臺員」一名,乃是源自閩北人對東越的
同族人遷徙到海峽的對岸成為泰雅的深刻記憶,「焥
」一稱則可能出自閩北士大夫。<集韻>:「,他代切,
音貸。焥,煙貌。又,煙起貌。焥,烏括切,音斡。又,
於月切,音黦,煙火貌。又,於伐切,音。」<廣韻>:「
焥,烏括切,音斡,火煙出。」<玉篇>:「焥,焥也。」
又,於代切,音愛;焥,煙氣。明朝嘉靖年間出使琉球的
陳侃,在所著的<琉球錄.群質疑篇>中說:「閩中士大夫
常曰:霽日登鼓山,可望琉球。蓋所望者,小琉球也;若大
琉球,亦豈能明見萬里之遠哉!」天氣晴朗時,由福州的
鼓山向東遠眺,隱約若有煙氣、煙霧之氣、煙貌、火煙
出、煙火貌、煙起貌,歷來的史書每提起海東這座島嶼,
不是說「望之隱約若煙霧」,就是「依稀有煙霧之氣」,
這是臺灣得名的又一個原由。

    閩南語讀「焥」有鼻音,而閩北人的鼻音尤重,如「
東引」又作「東湧」或「東永」,即是一例,故「臺灣」
「臺灣」一名肇始於閩北人實無疑義。閩南的「達濠」
、澎湖群島的「燈火」礁、臺南縣學甲鎮的「倒風」寮
及「東番」並一音之轉,昔日臺南縣的海岸地形與今日
大相徑庭,曾文溪本自學甲鄉與將軍鄉之間出海,由於自
上游挾帶大量泥沙經年累月的沖積,形成了一個半島狀
的沖積扇,再由於八掌、急水、鹽水等溪泥沙的搬運,使
得臺南縣市的沿海,佈滿了一串串的沙洲,於是在沙洲與
內陸之間遂形成了內海,在半島北邊的叫做「倒風港」;
在半島南邊的名叫「臺江」,可能是七股鄉「篤加」村
一名的擬音,蓋取其代表性的一地作為總名(按:七股鄉
的篤加、竹橋、竹仔港,西港鄉的東港、中港,安定鄉的
鄭柺等皆音近臺江,福建的福州亦有臺江。)。嘉義縣的
海岸從地圖上看來,從北港溪到八掌溪出海口之間,同樣
是支離破碎、魚塭遍佈,海寇林鳳曾竄據的「魍港」,在
今嘉義縣布袋鎮的好美里,今猶位處於八掌溪的出海口,
另一海寇林道乾倚為巢穴的「大奎壁」,即今臺南縣的
鹽水鎮一帶,當年的地理位置,依然位於「倒風港」的港
叉邊,可見在明朝天啟四年(西元1624年),顏思齊、鄭芝
龍等一行人所登陸的「笨港(今雲林縣北港鎮)」,雖然
目前已經距離海岸線十分遙遠,但當時應如「大奎壁」
一般,亦位於內海的港叉邊。由閩南的東山(銅山)或廣
東潮州的南澳島向東,穿越澎湖群島的頭巾港水道,直抵
嘉義縣的東石,恰巧與北回歸線重疊,潮汕一帶屬閩南語
的方言區,福建廈門的南方有「鎮海」,「鎮海」、「東
番」一音之轉,「東番」之稱當肇始於閩南人。

    澎湖群島介於閩粵與臺灣之間,在地理上實扮演著
中繼站的角色,故浙江有「天臺山」,而澎湖的望安鄉也
有「天臺山」;安徽的南部有「馬鞍山」,望安鄉也有「
馬鞍山」,而「馬鞍」與「望安」實均音叶「閩越」;澎
湖的馬公鎮有「青枝」,音近小金門的「青岐」;澎湖有
數個「雞籠嶼」,音叶廈門的「鼓浪嶼」;澳門的附近有
「拱北」,而澎湖有「拱北山」;廣州附近的「番(ㄆㄢ)
禺」實音近「澎湖或平湖」與「派宛或排灣」,故金門
、廈門均有「太武山」,澎湖也有「太武山」,南臺灣則
有「大武山」,臺東縣的「大武」雖改自「巴塱衛」,然
「巴塱衛」及菲律賓群島的「巴拉望」,急讀之仍為「
排灣」的叶音。排灣族分為東、西兩支,東支散佈于臺
東縣南半部的半山區;西支散佈於高雄、屏東兩縣東半
部的半山區及山麓地帶,在臺灣土著群中,排灣的人口數
列第三位,僅次於阿美與泰雅。「排灣」又音叶「擺夷
」、「僰夷」、「布依」、「百越」、江西的「鄱陽」
、安徽南部的「北黟」、廣西的「賓陽」、貴州的「平
越」、「平永」、「普安」、「邊陽」、雲南的「普洱
」、「剝隘」、浙江的「平陽」、「平望」、「保安」
、「寶婺(金華)」、「碧湖」、「平湖」、福建的「蓬
壺」、「平湖」、珠江口的「寶安」、「番禺」等,或
以為百越乃極言其族分多支,其實是諧音導致的誤會,珠
江口是其渡海來臺的前哨站。閩南語「寶婺」又音叶福
建的「面」、浙江的「拔茅」、「白馬」、廣西的「
八面」、「白馬」、雲南西部的「片馬」、緬甸的「卑
繆」、「八莫」、世界屋脊「帕米爾」、擺夷及儸儸稱
巫師的「筆瑪」或「拜瑪」、卑南族自稱「普由馬」一
作「畢瑪」或「漂馬」等,閩粵沿海少見其叶音的地名,
<台灣地名研究>故云其乃是排灣族的一支。

    由隋朝至明代以前,俱稱臺灣為「流求」或「瑠求
」,閩南語「流求」音近「魯凱(Rukai)」,但是據稱其
原稱「柴利森(Tsarisen)」,語義為「山地人」或「居
住山地的人」,據說這是昔日他們與平埔族對比,而用以
自我比擬的稱謂。他們有半數居住在屏東縣的霧臺鄉,
其餘散佈在臺東縣的卑南鄉,與高雄縣的茂林鄉,較排灣
族的居住地猶深處內陸,且與過去「強悍而好戰」的布
農、排灣二強鄰相比,其勢力顯然渺小得多,故因其族名
的叶音而成為島名,可能性是不高的。<說文>:「女媧,
古神聖女,化萬物者也。」傳說「女媧」摶黃土作人,實
即最原始之圖騰名,上古人本操「複音語」,奉「龍」為
圖騰,「龍」即是「鱷」,「女媧」分化出「龍」、「鱷
」兩音。媧:<廣韻>:「古蛙切」、<集韻>:「公蛙切」
並音「蝸」,<說文>:「蝸,蝸蠃也。」<爾雅.釋蟲>:「
蚹蠃螔蝓。註:即蝸牛也。」「女媧」又音叶「魯凱」,
倒裝為「蝸蠃」、「蝸牛」,一切用語均為「女媧」所
衍生,再由音生義。部族名、山水名均沿用圖騰名,「女
媧」音叶「立霧(溪名)」,閩南語「霧」音近「母」,「
女媧」又音轉為「女禖」,<繹史.卷三>引<風俗通義>曰
:「女媧禱祠神祈而為女禖,因置婚姻。」「女禖」音叶
「黎母(嶺名)」,倒裝為「馬來(族名)」;「女媧」又音
轉為「女皇」,<路史>云:「女媧氏乃立號曰女皇氏。」
<山海經.大荒北經>:「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
「女皇」又音轉為「女魃」,倒裝為「布農」,「魯凱」
應為最早進入臺灣的族類,其次乃是「布農」。

    <史記.三皇本紀>:「女媧氏有神聖德,代宓犧,立號
曰女希氏。」<秦本紀>:「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
脩。女脩織,玄鳥隕卵,女脩吞之,生子大業。大業娶少
典之子,曰女華。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女皇」
音叶「女華」,又音轉為「女希」、「女脩」,「西拉雅
」為其倒裝,其實「宓(伏)犧」尚在「女媧」之後。「
女媧(ㄍㄨㄚ)」又音轉為「女嬌」,<吳越春秋.越王無
余外傳>:「-----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世本>說「
塗山氏號女媧」,「女嬌」音近「羅茲」、「老撾或南
掌(國名)」、「瑞金(地名)」、「閬中(地名)」,倒裝
為「諸羅」、「嘉良或嘉戎(族名)」、「昭南(族名)」
、「真臘(國名)」、「姜戎(族名)」、「將樂(地名)」
、「嘉陵(江名)」、「江陵(地名)」、「金陵(地名)」
、「邾婁(國名)」、「九黎(族名)」等,又音轉為「邛
崍(山名)」、「黔靈(山名)」、「犬戎(族名)」、「
狫(族名)」、「產里(地名)」、「獠(族名)」,倒裝
為「獠(族名)」、「瀾滄(江名)」、「龍川(地名)」
、「臨川(地名)」、「流求」。日人安倍明義所著<台
灣地名研究>謂曹族曰「羅茲阿」,蓋即其全名之音譯,
「阿」顯然其尾音所衍。福建的廈門舊名又稱為鷺洲,
「鷺洲」音叶「羅茲」,廈門是其渡海來臺的前哨站,「
老撾(寮國)」是其遠親。<六書故>曰:「邾、鄒同聲,實
一地,春秋時邾用夷,故邾謂之邾婁,合邾婁之音為鄒,故
邾改名鄒也。」所謂「邾用夷」,毋寧說邾本夷人之類,
而仍然操複音語也。邾、鄒同聲,故邾通作鄒,不必定須
合「邾婁」之音始為「鄒」,而曹族又作鄒族,兩者年代
相隔少說也已有三千年,竟猶吻合若此,著實令人驚喜。
    高雄縣大寮鄉的「琉球」、「內坑」、旗山鎮的「
嶺口」、內門鄉的「萊仔坑」、高雄縣的「六龜」鄉、
屏東縣佳冬鄉的「六根」、「賴家」、竹田鄉的「六港
」、恒春鎮的舊名「琅」等均為一音之轉,倒裝為屏
東縣的「九如」鄉、屏東市的「歸來」、高樹鄉的「舊
寮」、鹽埔鄉的「高朗」、林邊鄉的「光林」、南州鄉
的「溪南」、來義鄉的「古樓」、霧臺鄉的「吉露」、
「去怒」、恒春鎮的「榔林」、高雄縣茄萣鄉的「崎
漏」、燕巢鄉的「崎溜」山、旗山鎮的「坑內」、橋頭
鄉的「甲南」、大寮鄉的「溪寮」等,故高屏溪的出海
口不遠處又有「小琉球嶼」。魯凱族原本應亦居於臺灣
西南部的平原地帶,由於受到排灣族的擠壓,才進入了山
區,其不願入山的部份族人,未嘗不可以保留社名而溶入
他族。韓國的古名「朝鮮」、山東的「棲霞」、江蘇的
「常熟」、上海的古名「春申」、江西九江的古名「柴
桑」、湖南的「長沙」等俱音叶「柴利森」,魯凱自稱
柴利森,透露出另有他族入侵的訊息。

    曾文溪又別名「菜寮溪」,臺南縣學甲鎮的「棧寮
」、佳里鎮的「子龍廟」、麻豆鎮的「莊禮寮」、七股
鄉的「謝仔寮」、大內鄉的「石仔瀨」、關廟的「樹仔
林」、左鎮鄉的「菜寮」、東山鄉的「子龍廳」、嘉義
縣布袋鎮的「振寮」、竹崎鄉的「樟腦寮」、中埔鄉的
「石」等均音叶「諸羅」,倒裝為臺南縣大內鄉的舊
名「內庄」、南化鄉的舊名「南庄」、龍崎鄉與高雄縣
內門鄉的「龍船」、龍崎鄉的「龍船窩」、左鎮鄉的「
龍船荷」、南高交界的「二層行」溪、嘉義縣的「鹿草
」鄉、阿里山鄉的「來吉(拉拉奇)」村等,而「來吉」
、「羅茲」實乃一音之轉,可見曹族最初本散佈在嘉南
平原一帶,其所以遁入山區,極可能是由於隋朝大業六年
陳稜征伐流求一役,遭受隋軍的蹂躪,蒙受空前慘重的損
失,恐懼之餘只好遷地為良,而可能來自菲律賓西南部「
蘇祿(Sulu)海」一帶的「西拉雅」,則適時的填補了其
所留下的真空,而越南的「象林」、「壽冷」、廣西與
湖南交界的「湘灕」,殆即蘇祿出海的前哨站。<山海經
.海內南經>:「鬱水出湘陵、南海,一曰相慮。」「湘灕
」音近「相慮」,「湘灕」分化為「湘江」、「灕江」,
猶「章貢」分化為章水、貢水,又合流為贛江。

    「東越」、「閩越」、「百越」的族人既有可能渡
海來臺,「於越」、「句吳」的族人又何獨不然?散佈在
雲林、嘉義、南投一帶的「洪雅」平埔族,其族名國語
音東北的「夫餘(族名)」、河北的「范陽」、山東的
「海陽」、河南的「淮陽」、安徽的「阜陽」、「鳳陽
」、「懷遠」、「華陽」、江蘇的「淮安」、「淮陰」
、江西的「分宜」、湖北的「黃安」、「漢陽」、湖南
的「衡陽」、廣東的「海晏」、浙江的「海鹽」、「富
陽」、福建的「華安」、「惠安」等,閩南語則音叶東
北的「宇文(部名)」、河北的「漁陽」、「文安」、山
東的「運奄」、河南的「安陽」、「武陽」、「武原」
、「武安」、「伊陽」、「滎陽」、湖北的楚都「鄢郢
」、湖南的「岳陽」、「益陽」、安徽的「渦陽」、「
無為」、江西的「弋陽」、「安義」、「安遠」、「婺
源」、「永陽」、「安文」、浙江的「義烏」、「武義
」、「餘姚」、「安遠」、「文英」、福建的「莪洋」
、「下洋」、廣東的「翁源」、「義安」、揚州古名「
維陽」與古代的「揚越」等。福建著名的「武夷山」,
國語雖音「甌越」,惟其閩音卻音叶「閩越」,依名從
主人的原則,當然得依閩音為主。

    客家人的守護神稱「三山國王」,而福建的福州又
別號「三山」,其間必有很深的淵源。閩越、閩侯的「
閩」音近「梅」,亦音近「妹」,梅縣舊名嘉應,廣東的
嘉應五屬是客家人的大本營,客家傳統每置「妹」於女
子名字末尾。「國王」音叶「句吳」、廣東的「嘉應」
、「揭陽」、「高要」、「岡尾」、江蘇的「高郵」、
「贛榆」、「江陰」、「敬安」、江西的「高郵」、「
高安」、福建的「建甌」、「建陽」、「管陽」、「吉
陽」、「峽陽」、「古邑」、雲南的「佧佤(族名)」以
及蘭陽平原一帶的「卡瓦蘭」。散佈在新竹、苗栗山區
的「賽夏」,據安倍明義云本是道卡斯平埔族的一支,「
賽夏」、浙江的「象山」港、「仙霞」嶺、閩北外海的
「四礵」列島、安徽的「宿松」、山東的「壽舒」、廣
東的「香山」、江西的「鞋山」、「松山」、「三興」
、「仙霞」等皆音叶「三山」。國語「客家」音叶「康
居(國名)」、「高車(族名)」、新疆的「庫車」、「高
昌(國名)」、西藏的「革吉」、「改則」、西康的「甘
孜」、「貢覺」、「郭扎」、「更張」、雲南的「箇舊
」、「古宗(族名)」、貴州的「貴筑」、湖南的「古丈
」、浙江的「括蒼(山名)」、「會稽(山名)」等;閩南
語「客家」音叶「喀爾喀(部名)」、「廓爾喀(族名)」
、「鬲昆(族名)」、西藏的「貢噶」等;客家人自稱其
族名音叶「回鶻(族名)」、福建的「侯官」、廣東的「
海康」、「洸」、海南的「海口」等,<史記.匈奴列
傳>:「北服渾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之國。」「
鬲昆」或作「堅昆(Kvekur)」,<韃靼千年史>曰:「黠
戛斯,古堅昆國也。-----或曰居勿、曰結骨,其種雜丁
零,乃匈奴西鄙也。-----後世得其地者訛為結骨,稍號
紇骨,亦曰紇扢斯。」「黠戛斯」<元史>作「乞兒吉思
」或「吉利吉斯」,即今「吉爾吉斯(Kirghiz)」或「柯
爾克孜」,而「結骨」、「堅昆」音叶西藏的「茶卡」
、西康的「左貢」、貴州的「牂牁」、「倉庚」、「岑
鞏」、「周賈」、四川的「錦官」、「劍閣」、湖北的
「秭歸」、雲南的「呈貢」、「景谷」、「鎮康」、「
尖高(山名)」、江西的「井崗(山名)」、「諸廣(山名)
」、「唱凱」、「章貢與皂蓋」、安徽的「柘皋」、浙
江的「諸葛」、「諸暨」、廣東的「湛江」、「赤坎」
、「畬坑(據陳運棟著<客家人>云:『畬讀若斜,今鄉音
讀若ㄑㄧㄚv 。』)、「七拱」、浙閩一帶的「畬客(族
名)」、臺南市原「赤崁」社等,而與國語「客家」互為
倒裝。<韃靼千年史>云「黠戛斯」之語言與「回鶻(回
紇)」相同,「紇骨」固音近「回鶻」,豈偶然哉?

    「雅美」音近「阿美」,與琉球群島北方的「奄美
」,然「阿美」據說是其南鄰的卑南族對他們的稱號,即
「北方人」之義。「雅美」族在與人對話時自稱為「朵
(Tau達悟)」或「朵朵」,意即「人家」,而通常亦用「
雅美」作自稱,如「雅美喜愛」、「雅美可憐」之類。
「達悟」音叶「東越」、「大武(山名)」;「朵朵」音
叶臺中、彰化一帶的「大肚」、福建的「大田」、「長
泰」、「塔兜」、「天堂(山名)」、浙江的「天臺(山
名)」、湖南的「洞庭(湖名)」,依其族人主張正名為「
達悟」而言,「朵朵」應係「達悟」的複誦,由屏東、臺
東交界處的「大武山」向西尋去,「東越」固有南下的
一支。臺灣土著族系中人口數佔第一多數的「阿美」,
自稱「邦仄(Pangtsa)」,音叶「柏舉」、「百江」、「
百丈」、「白際」、「弁辰(國名)」、「百濟(國名)」
越南的「北圻」,倒裝為「占婆(國名)」、雲南的「景
頗(族名)」、浙江的「乍浦」、福建的「漳平」、「漳
浦」、蘇門達臘的「占卑」,<春秋.定公四年>:「蔡侯
以吳子及楚人戰于柏舉。註:柏舉,楚地。」浙江有「百
丈塢」、「百丈口」、「百丈際」,皖、浙邊界有「白
際山」、「百丈峰」,贛、閩邊界有「百丈隘」,福建有
「百丈」、「百丈漈」、「百丈山」、「小百丈」、「
下百丈」,以這些地名較偏內陸,及阿美族的現居地位處
臺灣東部而言,其渡海來臺當較「泰雅」一族為早。

    「邦仄」又音近「巴宰」,昔日散佈在臺中、苗栗
大甲溪中下游一帶的「拍宰海」,亦作「巴宰」或「巴
塞赫」,「海」與「赫」均為尾音所衍,其與「邦仄」的
關係,殆猶「泰雅」之於「達悟」。分佈在臺中、彰化
沿海一帶的「巴布薩」音近「白沙」,福建有「白石」
、「白水」、「坡西」及三個「白沙」、廣東有兩個「
白沙」、廣西有「北泗」、「寶墟」、「白山」、「白
墟」、「屏山」、「北山」、「坡心」、「百色」、「
白沙」、貴州有「板溪」、「百興」、「擺所」、「白
沙」、雲南有「寶山」、「保山」、「碧色寨」、江西
有「白舍」、「白水」、「坪石」、「版石」、「碧溪
」、「白沙」、「白沙嶺」、「白沙關」、浙江有「白
水」、「白石」、「白溪」、「彭溪」、北山」、「白
水洋」、「百山祖」等,都音叶「巴塞赫」,而與<後漢
書>所記的「板循蠻」、<宋史>所記的「毗舍耶」、菲
律賓中部的「維薩亞斯」群島、蘇門達臘古國「佛逝或
佛誓(即室利佛逝)」等有關。朝鮮語「新羅」讀如「徐
羅伐」,「毗舍耶」之於「巴塞赫」,蓋猶「西拉雅」之
於「徐羅伐」,故<宋史>中的「毗舍耶」應即是「巴塞
赫」。「拍宰海」的鄰居有「拍瀑拉」、「巴布薩」的
鄰居有「華武」,「拉」與「」蓋皆「人」之義。
「拍瀑拉」或作「伐普蘭」、「華武」又或作「法波
勒」,兩者實一音之轉。<新唐書>中的「盤盤」國、安
徽的「蚌埠」、江西的「白陂」、浙江的「畢浦」、貴
州的「普坪」、「坡坪」、廣東的「北坡」、「柏埔」
及福建的「博平」嶺等,並音叶「拍瀑」;貴州的「後坪
」、廣西的「和平」、廣東的「合浦」、「黃埔」、「
黃坡」、「和平」、江西的「湖平」、「會埠」、浙江
的「橫畔」、「和平」、「航埠」等皆音叶「伐普」。
在漢人尚未移民臺灣之前,臺中、彰化、苗栗一帶是臺
灣原住民族群分佈最密集的地區,而目前這個地帶不同
祖籍的移民也可以說應有盡有。

    若將市面上所發行的臺灣省以縣為單位的地圖上面
所登載的地名,依其音韻製作一份<臺灣省地名、山水名
叶音表>,分析歸納之後統計的結果,將會發現以「大坑
」的音佔第一多數,「新港」的叶音次之,「茄苳」、
「榔」、「大林」、「大灣」、「大埔」等的叶音又
次之,「內坑」、「埔頂」、「蚵殼」、「埔」、「
小林」的叶音也不少(按:余又曾將福建全省鎮以上的地
名作一叶音分析統計,結果發現佔最多數的前三名,竟然
全部與臺灣省吻合)。「大坑」音叶「篤加」、「大灣
」音叶「臺灣」,除音叶「篤加」的「凱達喀蘭」、「
道卡斯」及音叶「臺灣」的「泰雅」以外,其他的都沒
有在臺灣發展成為族名。閩北的「長橋」、「焦溪」、
「棠口」、「台溪」、閩南的「長橋」、「桃溪」、浙
江的「大溪」、「桃溪」、「東坑」、「洞宮」山、江
西的的「東坑」、「潭口」、「唐江」、「大坑」、「
長岡」、「東固」、「長橋」、「東橋」、「東館」、
廣西的「東江」、「大橋」、「長江」、「都結」、「
渡口」、貴州的「大關」、「德江」、「都江」、「墮
腳」、「土溪」、「桐梓」、雲南的「大關」、「大橋
」等都音叶「篤加」,雲南的「鎮康」音叶「赤崁」,以
閩南語讀之卻音叶「篤加」;音叶「臺灣」的「檮杌(楚
國史官)」,用閩南語唸也音叶「篤加」。

    「巴布薩」的部酋在中國號稱「陛下」,其子民通
稱「百姓」;「卡瓦蘭」的國君在中國不失為「國王」,
其族人統稱曰「各位」;「西拉雅」的頭目號稱「首領
」或「司令」,其子民通稱「庶人」;「沃焦」的酋長在
古中國身兼「巫祝」,其子民以「吾曹」自況;南海梵化
諸國尊稱其國君的「羅(Raja)」音叶「羅茲」,在中
國尊稱其長輩曰「老丈」,通稱其少年郎曰「郎君」,其
子民自稱「人家」,其女性自稱「奴家」;傳說古朝鮮開
國者的「檀君」音叶「篤加」,在中國尊稱其長者曰「
太公」,其子民互相皆稱「大家」;「洪雅」的頭人在中
國被尊稱為「王爺」,其百姓通稱「元元」;「泰雅」的
頭目號稱「大王」,其手下結成「黨羽」;「魯凱」的長
者被尊稱為「令公」;「賽夏」的能人在中國尊稱為「
先生」;「布農」的酋長相當於中國的「百里侯」;「邦
仄」的領袖在中國號稱「阪泉氏」,其相互間號稱「本
家」;「畢瑪」的子民在中國為「平民」;「排灣」的平
民謙稱自己為「布衣」;「拍瀑拉」族人之間互為「朋
比」;「雅美」的子民在中國自稱「我們」。「邦仄」
音轉為「孟渚(澤名)」、「滿洲(族名)」、南京的「莫
愁」湖、福建莆田的「湄州」、閩江口外的「馬祖」,
此音衍生為「媽祖」;「甌越」一音衍生為「王爺」,「
媽祖」與「王爺」是閩南移民的主要信仰。

附註:
     余新近又將福建全省鎮以上的地名,全部加以歸納
分析統計,製作成叶音表一份,結果十分驚訝地發現──
其佔最多數的前三名,竟然完全同於臺灣省的前三名,這
是臺灣原住民的根就在彼岸的有力佐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