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發臺灣地名的牢騷
    清‧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由於中日甲午戰
爭清廷戰敗,把臺灣及澎湖割讓給日本。直到民國三十
四年(西元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投
降,臺灣重回祖國懷抱,日本統治臺灣共計五十年。民
國九年(西元1920年、日本大正九年),日本在臺灣實施
地方行政區域的徹底改革,引發了一次大規模的地名更
改,凡以往三個字的地名悉改為兩個字,其中不少改以
近似音雅字,或取其義易名,或改以與原名毫不相關的
新名,這次舊地名的大更改,是臺灣地名的慘痛浩劫!
    今臺南縣玉井鄉的玉井、玉田二村,位於玉井盆地
的中央,原為平埔族噍吧年(Tapani)社域。噍吧年附近
山地,曾為抗日義軍之根據地。民國四年八月,余清芳
義軍據虎頭山,圍攻噍吧年日警隊及第二守備隊,是為
震驚海內外之「噍吧年」抗日事件。民國九年,以噍吧
年之閩南語音與日語「玉井」之訓讀「Tama-i」近似,
故改稱「玉井」迄今。或云玉井本是東京一風化區所在
地的地名,改易此名本已帶有惡意侮蔑的意味。拋開其
是否有故意的性質不談,單以此一抗日事件的聖地,竟
然易以日本式的地名,即是對在此一抗日行動中拋頭顱
、灑熱血之烈士們的一種莫名的侮辱!臺灣光復至今,
已經過了將近一甲子的歲月,政府當局即使有其麻煩不
便,也應該排除萬難改回舊名,怎可一味渾渾噩噩呢?
民國九年,類似玉井的例子,全臺灣以同樣理由,被日
本人更改地名的,較著者有「打狗(Takao)」之被改稱
為「高雄」、「打貓(Tanio)」之被改稱為「民雄」、
「湳子(Nama)」之被改稱為「名間」、「茄苳(Kadan)
腳」之被改稱為「花壇」等,打狗、打貓誠然不雅,改
名之後卻無法由漢語重現原音;花壇名不符實,名間毫
無字義可言,這種日式譯名已不合乎當前的國情。
    又有新名與舊名音韻上毫不相干的,如臺北市的松
山區改名前為錫口街,乃是「貓里錫口(Vari Syekkau)
」街的簡稱,更早以前則是凱達喀蘭平埔族「貓裏即吼
」或「麻里哲口」社的所在地。又如臺北縣的「汐止」
也是日式的,改名前叫做「水返腳」,依其閩南語讀音
,正確的用字應是「水轉腳」。又如臺北市的「文山」
區,原來名叫「拳山」,雖說兩音相差甚微,聲母卻有
「万」、「ㄍ」之別,況且「拳山」並無不雅的意味,
實無改名的必要。又如臺北縣的「三峽」市,最初名為
「三角躅」,其後又改為「三角湧」,詳閱地圖發現三
峽溪與大漢溪的交會處已在樹林市境內,惟三峽溪在三
峽則有一個九十度的大轉灣,可見「湧」或「峽」都不
合乎實際情形。苗栗縣的「三叉河」即使省略成「三叉
」亦無不可,卻又因「叉」形似「義」的簡體改作「三
義」(臺中縣的「五叉港」則依閩南語音改作「梧棲」)
,不知是基於三民主義或桃園三結義?
    嘉義縣的「義竹」原名「二竹圍」,其主要音節乃
是「竹圍」;「朴子」原名「朴子腳」,其主要音節乃
是「朴腳」;「六腳」原名「六腳佃」,其主要音節乃
是「腳佃」;「水上」原名「水堀頭」,其主要音節乃
是「堀頭」;「梅山」原名「梅子坑」,其主要音節乃
是「梅坑」;「大林」原名「大莆林」,其主要音節乃
是「大莆」;「竹崎」原名「竹頭崎」,其主要音節乃
是「頭崎」,在十八個鄉鎮裏面就已經出現了七個不當
省略的情形,且其所謂「雅馴化」的結果,卻使得原味
盡失,且不知所云!因其「義舉」而特予以「嘉獎」的
王朝已然消逝在歷史的洪流中,留下這樣一個地名對「
爽文路」的住戶與「爽文國小」的師生豈非一種諷刺?
「嘉義」的原名「豬羅山(Tirosan)」本音叶阿里山鄉
的「塔山」,「豬」雅化為「諸」後閩南語的讀音並不
相符,徒使後人誤以「諸羅山」等同「諸羅」。阿里山
山脈在臺南縣的部份稱作「烏山」,實因為「阿里山」
的主要音節音叶「烏山」,倘若不予以澄清,必定大多
數的人都誤以其為名叫「阿里」的山。
    屏東縣的「里港」原名「阿里港」,其主要音節乃
是「阿港」,音叶屏東原名「阿猴林」的主要音節「阿
猴」;高雄縣甲仙鄉的「阿里關」主要音節乃是「阿關
」,與岡山原名「阿公店」的主要音節「阿公」都音叶
「阿猴」,這也是清朝時期下淡水溪以東上溯楠梓仙溪
流域所以劃一歸屬阿廳的潛在因素。「楠梓仙」本是
「Namacima」的不當翻譯,高雄縣的「楠梓」原名「湳
子坑」,其主要音節乃是「湳坑」;「路竹」原名「半
路竹」,其主要音節乃是「半竹」;「杉林」原名「山
杉林」,其主要音節乃是「山杉」,這些都屬於不當省
音。「彌陀」舊名「彌羅」,與其改作「彌陀」不如改
作「彌勒」。「美濃」舊名「彌濃」,新名不見得優於
舊名。「燕巢」舊名「援剿」,乃是明鄭援剿左、右、
中三鎮的屯墾處,新名可謂不倫不類。「小港」舊名「
港子垠」,看不出有改名的必要。「茂林」舊名「瑪雅
」,難道是舊名的復顯?「鳳山」舊名「大竹橋庄」,
縣名既已易為「高雄」,何苦還得揹負著舊殼?「林園
」舊名「林子邊」,若顧及與屏東的「林子邊」雷同,
何不讓屏東的林邊恢復其「放索」的舊名?
    屏東縣的「琉球嶼」舊名「剖腹山嶼」,閩南語「
剖腹山」音叶平埔族名之一的「巴布薩」,因知「剖腹
山」也者實音叶屏東林邊的舊名「放索」、臺東的舊名
「寶桑」,故我懷疑「巴士海峽」因這個族群而得名。
「滿洲」舊名「蚊蟀埔」,若嫌其不雅,何不將春日鄉
的「率芒」倒裝來用?花蓮縣玉里鎮的「織羅」被改名
為「春日」,屏東縣的「春日」不問可知。「三地」鄉
舊名「山豬毛」,其主要音節「豬毛」閩南語音叶雲林
縣「斗六」舊名「斗六門」的主要音節「斗門」、「斗
南」舊名「他里霧」的主要音節「他霧」、臺中縣「霧
峰」舊名「阿罩霧」的主要音節「罩霧」、花蓮縣「新
城」舊名「哆囉滿」的主要音節「哆滿」、宜蘭壯圍鄉
及花蓮瑞穗鄉的「打馬烟」等,花蓮光復鄉的「馬太鞍
」、屏東縣的「萬丹」、霧峰鄉的「萬斗六」、臺南縣
的「麻豆」等是其倒裝。「山豬毛」誠然不雅,然「三
地」指的是哪三地?其餘諸名實無不妥。
    宜蘭縣的「冬山」原名「冬瓜山」,其主要音節乃
是「冬瓜」,音叶五結「利澤簡」的主要音節「澤簡」
、頭城「大里簡」的主要音節「大簡」,「冬山」即是
不當省音,且不知所云。「三星」原名「叭哩沙湳」,
其主要音節乃是「叭沙」,若嫌用字不雅,何不在叶音
字中下功夫?「宜蘭」原名「噶瑪蘭」,臺北縣「瑞芳
」的原名「柑子瀨」、「貢寮」的原名「槓子寮」、桃
園縣「中壢」的原名「澗子壢」、新竹縣「峨眉」的原
名「月眉」、彰化縣的「溪湖」、雲林縣的「口湖」、
臺南縣的「關廟」等均為其叶音地名,被好事之徒這麼
一改,前四者之間變成互無關聯了!鄉土味十足的「月
眉」不知有何非改不可的理由?桃園縣的「大園」原名
「大坵園」,其主要音節乃是「大坵」;「觀音」原名
「石觀音」,其主要音節乃是「石觀」,此皆屬於不當
省音。「龜山」原為「龜崙」社,推敲新名的字義,豈
非就是形狀似龜的山,或有龜聚集的山?
    新竹縣的「芎林」原名「九芎林」,其主要音節乃
是「九芎」;「竹東」原名「樹杞林」,其主要音節乃
是「樹杞」;「新埔」原名「吧哩嘓」,其主要音節乃
是「吧嘓」;「關西」原名「鹹菜甕」,其主要音節乃
是「鹹菜」,「新埔」一名了無新意,「關西」莫明是
何關之西?「寶斗仁」與「草山庄」合稱「寶山」,臺
南縣的「龍崎」是鄉內「龍船」與「崎頂」的合稱,這
種組合式的地名,無疑造成學術研究上的負擔。「竹北
」原名「紅毛田」、「新豐」原名「紅毛港」,荷蘭人
似不可能在此築港置田,彰化縣的田中更有「大紅毛社
」,吾人絕不相信當年臺灣有荷蘭人在此組成一蕃社,
這些地名可以打破盲目附會者的迷思。「新竹」原名「
竹塹」,吾人著實找不到非改名不可的理由。
    新竹、宜蘭的改名皆出自清朝的官員,彰化、嘉義
的改名則出自帝王的聖旨。「彰化」的原名「半線」乃
是「Babusack」的音譯,昔人由「巴布薩」此一族名正
確的找出其主要音節。鄰近汐止的「巴卡西」社、花蓮
縣玉里的原名「璞石閣」,其主要音節也都是「半線」
的叶音,曾經乾隆讚美的「璞石之閣」竟也遭受到除名
的厄運。彰化、善化、新化、開化等皆見字知義,然把
臺南縣的「南庄」改作「南化」,又蘊涵甚麼意義呢?
「內庄」本是「羅茲阿(鄒族)」的叶音,偏要將其塑造
成皇宮「大內」?改「官佃」為「官田」,可知竟大異
其趣?鹽、鹹在閩南語中讀音不同、指謂也有異,改「
鹹水港」為「鹽水港」實未見高明。名列四大社之首的
「新港」社,竟淪為俗不可耐的「新市」,可有人願為
其身世盡點心力?開發甚早的「赤山」堡本涵蓋「六甲
」,「六甲」名顯之日正「赤山」消失之時。「店子口
」與「哆囉嘓」本是閩南語的同音異譯,前者較後者開
發早,故前者藉漢字遁形,後者仍保有原汁原味。今前
者因白水溪改名「白河」,不知何以捨溪就河?後者因
大棟山改名「東山」,此山卻不在境內!
    東山鄉的「吉貝耍」今改名「東河」,創為此名者
似目嘉南大圳之北幹線為河。臺東縣的「東河」原名「
馬武窟」,其主要音節乃是「馬窟」;「成功」原名「
麻荖漏」,其主要音節乃是「荖漏」;「長濱」原名「
加走灣」,其主要音節乃是「加走」;「大武」原名「
巴塱衛」,其主要音節乃是「巴衛」;「鹿野」原名「
務祿臺」,其主要音節乃是「務臺」,這些極具原住民
風味的地名竟被一一刪除,不同時代的價值觀竟有如此
大的差別!「金峰」原名「嘉蘭」、「關山」原名「里
壠」,若換成今日,想必就無人會去擅予更動了,就連
「綠島」的原名「火燒島」、「蘭嶼」的原名「紅頭嶼
」也不會有人去橫加干擾了!最不可饒恕的是有飄馬、
畢瑪、普由馬等別稱的「卑南覓」居然硬生生的被不當
省音為「卑南」,其主要音節實在「卑覓」。
    「卑覓」又音叶臺北縣「三芝」原又稱為「小雞籠
社」的「Vavui」;「新莊」原名「武勝灣」,原住民
終不敵外來移民;中、永和的地名縱無「雷裡」,也該
有「秀朗」一份;「八里」原名「八里坌」,其主要音
音節乃是「八坌」,另有「大八里」的說法並存,應係
「金包里」誤植;「金山」原名「金包里」,蓋本自「
Ki-tappare」的不當翻譯,其「Ki」以後之音相當於「
大八里」,而音叶「玉井」原名之「噍吧年」。花蓮縣
的「瑞穗」原名「闊闊」其實音叶「九芎」;「吉安」
原名「竹腳宣」其實音叶平埔族之一的「道卡斯」;「
豐濱」原名「加路蘭」,其實等同「嘉蘭」「花蓮」原
名「洄瀾」,舊名意味深長,新名令人作嘔!
    臺中縣的「潭子」原名「潭子垠」,其主要音節乃
是「潭垠」;「大里」原名「大里杙」,其主要音節乃
是「大杙」;南投縣的「草屯」原名「草鞋墩」,主要
音節乃是「草鞋」;彰化縣的「大村」原名「燕霧大庄
」,主要音節乃是「燕霧」;雲林縣的「古坑」原名「
庵古坑」,其主要音節乃是「庵古」;「水林」原名「
水燦林」,其主要音節乃是「水燦」,苗栗縣的「頭屋
」原名「崁頭屋」,主要音節乃是「崁頭」,此皆屬不
當省音。雲林縣的「北港」原名「笨(坌?)港」、彰化
縣的「北斗」原名「寶斗」,只覺新不如舊;澎湖縣的
「媽宮」改名「馬公」,更是莫明其妙!臺中縣的「大
雅」原名「筏子」,流入臺中市的「筏子溪」發源於此
,「筏子」很早就被擬音寫作「埧雅」,「埧」一作「
壩」,「堰埭」謂之「埧」,遂又被依「埭雅」叶音改
作「大雅」,舊名至此面目全非!其他可拿出來發牢騷
的尚多,孤掌難鳴只能徒呼負負,諸君可知雲林縣原名
「埔姜崙」的「褒忠」褒的是哪門子忠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