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客家」和「畬客」拿來相提並論,是冒著天下
之大不韙之危險的。然而,稟持學術自由的原則,基於學
術上求真的精神,是就是、非就非,不為特定對象服務,
所以也不必因為有人不喜歡而三緘其口。

    「客家」與「畬客」,族名都有一個「客」,棲息地
又十分接近,「客家」被認為是「外來之客」,自命為最
純種的「漢人」,「畬客」則沒有這樣的說法。

    中國歷史上首次的大一統是秦朝,秦以前的周王室
在名義上雖為天下的共主,實際上是除了狹小的王畿以
外,宇內諸國林立,彼此交相侵伐,居於邊陲四裔諸國,且
被視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當時國際間著重的是
審辨姓氏源流,並沒有大家都是周人的觀念。

    夏、商、周三代政權在中原的遞嬗,導致凡是有能
力在中原地帶建立中央政權者,即以中國自居,最初不過
指中原的心臟地帶而已。中華或華夏也積漸成為與戎狄
蠻夷的對稱,而帶有先進文明之優越感的意味,乃是由於
生活方式所產生的自覺。中國一名,須待大一統以後,同
一個生活圈再無割據勢力,中央政府統治的範圍擴大,於
是舉國之人乃有我們都是中國人的體認。

    秦人、漢人的稱謂隨著國家的大一統以俱來,起初
卻是邊疆鄰國對中國人的指謂,秦末天下大亂,以及西漢
末年的新莽之亂,都有大批避難的百姓流入朝鮮半島,甚
或進入扶桑三島,依到來時間的先後,分別稱為「歸化秦
人」與「歸化漢人」,又如<史記.大宛列傳>:「宛王城
中無水,皆汲城外流水,-----聞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
」漢朝自劉邦稱帝傳至武帝,已六十餘年,而西域仍稱中
國人為秦人,蓋自周平王東遷洛邑(西元前770年),加封
秦君為秦伯,使列於諸侯,至吞滅六國(西元前221年),已
雄霸西陲549年,以五百餘年之積威,與一統宇內時國力
之強,確足以使邊疆四裔長久以「秦」名中國也。

    漢朝合計西漢與東漢,總共425年的有效統治,宇內
無分畛域,已融和為一家,且於抵禦外侮之餘,又復大肆
開疆拓土。自赤壁之戰以後,至南北朝結束,除了西晉三
十餘年的短暫統一,在那三百八十一年中,整個中國長期
處於戰亂與分裂的狀態之下,於是「人心思漢」,司空圖
<河湟有感>云:「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
面對五胡的竊據中原,中國人才有了「漢人」的自覺。

    自漢朝末年以至民國肇建,統計華北淪於胡人統治
者約有千餘年,這些胡人最後大多同化為中國人,而留在
華北的中國人也無可避免的必然要與胡人混血。由於塞
外游牧民族入據中國北方,迫使中原的漢人政權南遷,於
是華南族支紛雜的百蠻、百越、百濮、百夷等,始加快
腳步的熔入中華民族的大熔爐,操漢語、改漢姓,積漸遂
忘卻其原先出自何等族類,轉而以漢人自居。故漢人或
中華民族之形成,實由於多支民族之不斷的大混血,欲求
「純種的」漢人,實無異於「抽刀斷水」也!

    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出身,而入朝廷為官,或出任
方面大員者,代不乏人,如果其身份令本身產生一種文化
上的自卑,或者遭遇到或多或少的歧視,只能歸咎於無知
以及錯誤的觀念。當中國強盛時,邊疆落後地區的少數
民族,渴望搖身一變成為漢人,甚至有意的作偽刻意隱瞞
其身份;在中國的國勢一落千丈之後,漢人或中國人不再
是令人引以為傲的字眼,不少人嚮往歐美,紛紛移民紐澳
美加,以能操一口流利的英語為榮,臺灣也有人懷念日本
的統治,樂意當日本的順民,如今鼓吹臺灣獨立的人,追
根究底,仍然是認同感破滅的心理作祟。

    西晉末年中原發生「五胡之亂」,逃難的漢人向南
播遷,仕宦人家多避難大江南北,當時號曰「渡江」,又
曰「衣冠避難」,而一般平民則成群奔竄,號曰「流人」
。他們遷移的路線,與到達的地點,或移居的結果,形成
了「秦雍流人」、「司豫流人」、「青徐流人」等三大
支,「原住在此者為本地主人,後遷移來者由本地人稱為
客家」─這是截至目前為止,對於「客家」一名的由來,
學術界的一貫說法。其實,客家不是「外來之客」,猶如
「甌駱」並非「河洛」,南遷之漢人多矣,何獨彼等稱曰
河洛?根據客家人之族譜所載,其祖先亦云大多數在這一
波難民潮時南遷,然而何獨彼等被稱為客?

    <史記.南越列傳>載:「(趙)佗因此以兵威邊,財物
賄遺閩越、西甌駱,役屬焉。」又,「且南方卑溼,蠻夷
中閒,其東閩越千人眾,號稱王,其西甌駱裸國亦稱王。
」又,「越桂林監居翁諭甌駱屬漢。」<前漢書>亦云「
甌駱」三十餘萬口降漢,此「甌駱」之所以稱「西甌駱
」蓋相對「東甌駱」而言,<史記.東越列傳>:「漢五年,
復立無諸為閩越王,王閩中故地,都東冶。孝惠三年,舉
高帝時越功,曰閩君搖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搖為東海王,
都東甌,世俗號為東甌王。」又,「閩越王郢發兵距險,
其弟餘善,-----曰郢等首惡,獨無諸孫繇君丑不與謀焉,
乃使郎中將立丑為越繇王,奉閩越先祭祀。-----餘善已
殺郢,-----因立餘善為東越王,與繇王並處。」「東冶
」即今福建侯官,「東甌」即今浙江永嘉,雖然「東冶」
音叶「東越」、「東甌」,但以永嘉舊名「溫陵」,鄰近
又有「溫嶺」,溫陵、溫嶺與閩南的「歐寮」均音叶「
甌駱」,「東甌」實乃「東甌駱」之簡稱。

    據陳永寶<閩南語與客家語之會通研究>一書所云,
廣義的閩南方言分佈地區,較諸閩南一隅的範圍大出甚
多,除海外華僑姑且不計,廣東東部的潮汕地區,海南島
以及雷州半島部份地區,浙江南部的溫州、平陽、玉環
和舟山群島,江西的鉛山、上饒、玉山,廣西中南部和
四川境內的局部地區,以及臺灣也都屬於閩南方言的活
動範圍。閩南人和閩南語是兩個名實不符的錯誤名詞,
地理上屬於閩南的汀州,卻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區。和甌
駱人比鄰而居的畬客稱呼他們為「奧老」,「甌駱」、
「奧老」乃一音之轉,史書記載卻付之闕如。

    客家話又將「奧老」音轉為「鶴老」、「福佬」,
由這個音乃產生了先人來自黃河、洛水一帶,故自稱為
「河洛」人的冒認,客家人不也宣稱其族人來自「中州
」一帶嗎?!散佈在雲南極南金平等縣,及與越南毗連之
邊疆一帶的「和尼」族,一作「窩泥」或「倭泥」、「
斡泥」、「俄泥」、「阿泥」、「哈泥」,此猶如今「
和闐」即古「于闐」,「勿」加心為「忽」,「無」加「
手」為「撫」,「蚵」通作「蠔」,「烏」義同「黑」,
「和尼」音叶「和龍(城名)」、「富良(江名)」、「福
祿(州名)」、「鶴立(崗名)」、「河洛」,「倭泥」音
叶「倭奴(族名)」、「無量(山名)」、「雅礱(江名)」
、「鴨綠(江名)」、「挹婁(族名)」、「依蘭(縣名)」
、「武陵(郡名)」、「武寧(州名)」、「文郎(國名)」
、「夜郎(國名)」、「哀牢(族名)」、「甌駱」,倭與
和均從禾,故日本人自稱曰「大和」民族。

    據越南人自編的<大越史記.鴻龐紀>所載,上古時期
統御越南的世主皆稱「雒王」,號「文郎」國,分國內為
十五部,「武寧」、「福祿」是其中二部。<水經注>卷
三七引<交州外域記>云:「交趾昔未有郡縣之時,土地有
雒田,其田從潮水上下,民墾食其田,因名為雒民,設雒王
、雒侯主諸郡縣,縣多為雒將。」<廣州記>亦云:「交趾
有駱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曰駱侯,諸縣自名為駱
將,-----後蜀王子將兵討駱侯,自稱為安陽王。-----後
南越王尉佗攻破安陽王,令二使典主交趾、九真二郡,即
甌駱也。」「雒」與「駱」蓋同一指謂,<史記正義>引
<輿地志>曰:「交趾周時為駱越,秦時曰西甌,文身斷髮
避龍,則西甌駱又在番吾之西。」「西甌」與「東甌」
相對,乃是「西甌駱」的簡稱。<大越史記.鴻龐紀>又云
「文郎」國疆域西接四川、北抵洞庭,與分國內為十五
部之說顯然矛盾,惟卻透露出其先世乃自巴蜀、洞庭而
南下,操「甌駱語」的範圍也因而有如是廣泛。

    在中國操客家話的地區亦分佈很廣,地圖的標示常
不易作到明確,純粹操客語的地區在廣東省有十五縣,福
建省有八縣,江西省有十縣;部份操客語的地區共有一百
四十九縣,分佈在廣東、福建、廣西、江西、湖南、四
川、貴州、西康、臺灣等省區。國內客家分佈地區裡以
廣東東北部、江西東南部,及福建西南部一帶最為集中,
這三個區域,實際上是連在一起的,可以統稱為「粵贛閩
邊區」,亦為清一色之客家居住地區,尤以廣東省的嘉應
州(梅縣)所屬蕉嶺、平遠、興寧、五華、豐順等五縣,
一向被視為客家的中心地區。

    「鶴老」或「福佬」乃是記音,本不待多言。廣東
人稱成年的男子曰「佬」,如上海佬、美國佬等,「佬」
字既有「人」之義,則「福佬人」不連說了兩次「人」?
「福」的定義亦不明確,「福州」、「建州」均在閩北,
合「福州」與「建州」而為「福建」,福建北部尚有為
數不下於「甌駱」,操閩北方言(俗稱「福州話」)的閩
北人,「福」字又豈能由「甌駱」人獨佔?

    現在的福建、廣東二省,就是古代閩越和南越的地
方,周朝末年至漢朝初年為「百越」所居,是過去一貫的
說法,<史記.越王句踐世家>曰:「楚威王興兵而伐之,大
敗越,殺越王無疆,-----而越以此散,諸族子爭立,或為
王,或為君,濱於江南海上,服朝於楚。後七世至閩君搖,
佐諸侯平秦,漢高帝復以搖為越王,以奉越後,東越、閩
君即其後也。」後人多為這一段話所惑,以為古越國的
遺民往南方遷徙,遂發生無數小國,並以為南越、閩越、
東甌、西甌等皆越遺民所建,又謂此這四國與無數小國
合稱「百越」,這跟把臺灣的平埔原住民的同化於漢人,
說成被漢人驅入山區,都同樣的無知!

    越與楚為鄰,越之先世必曾與楚發生若干關系,<史
記.楚世家>載:「熊渠甚得江漢閒民和,乃興兵伐庸、楊
粵,至於鄂。索隱:有本作楊雩,音吁,地名也,本音越,譙
周亦作楊越。」越通作粵,<前漢書.南粵王傳>:「略定
揚粵。顏師古曰:本揚州之分,故云揚粵。」鄂即今湖北
武昌,乃<禹貢>荊州之域,楊粵被楚所迫因而東遷,鄱陽
湖以東、淮河以南、錢塘江以北為<禹貢>揚州之域,殆
即因楊粵所居而得名,<戰國策>云吳起為楚收揚越,(西)
周夷王時向東移徙的楊粵,至是又為楚所併。

    <春秋.定公14年>云:「五月,於越敗吳於檇李。」
越王句踐自號「於越子」,見<竹書紀年>,<前漢書.貨殖
傳>孟康曰:「于越,南方越名也。顏師古曰:『于,發語
聲也,戎蠻之語則然,于越猶勾吳耳。』」此謬言也,「
於越」或「于越」乃是浙東紹興之越的全名漢譯,江南
姑蘇之吳乃是「勾吳」、「句吳」或「攻吳」的簡稱。
<史記.趙世家>云:「翦髮文身,錯臂左絍,甌越之民也。
」楊雩、楊粵、揚越、於越、于越、甌越等實皆一音之
轉,其入於淮南及遁入浙東的兩支,可能在年代上並不相
啣接,而歷史的脈動正是後浪追逐前浪搬的向前躍進,明
白這個道理有助於民族遷徙的探究。

    「閩越」又作「閩甌」,越通作甌,見<佩文韻府>,
但可不能因此就以為「閩越」就是在「閩」的「越」,
也不能籠統的說「閩越」、「於越」等都是「越」的分
支,更不能以為「甌駱」也是「越」的一支。<隋書.地
理志>曰:「長沙郡有夷蜑名莫傜,自言其先祖有功,常免
征役,故以為名。」其實「閩越」、「莫傜」、「莫敖
(楚國官名)」、「牧野(地名)」、「馬嵬(地名)」、「
馬尾(福建地名)」等均為一音之轉,又音轉為「靺鞨(族
名)」、「漠河(地名)」、「馬韓(國名)」、「慕韓(國
名)」、「蟊弧(軍中大旗)」、「幕阜(山名)」、「幕
府(山名)」、「閩侯(福建地名)」,又倒裝為「濊貊(族
名)」、「黃梅(地名)」、「附墨(國名)」、「扞彌(國
名)」,音轉為「汪芒(族名)」、「有苗(族名)」、「有
牧(商社)」、「峨嵋(山名)」、「雲夢(澤名)」、「雁
門(關名)」、「澳門(地名)」、「元謀(地名)」、「繹
幕(縣名)」、「虞幕(舜祖)」、「瘞薶(祭地)」、「閹
茂(歲名)」、「王母(神名)」、「雲門(黃帝之樂)」、
「阿眉(族名)」、「雅美(族名)」、「楊梅(地名)」、
「異密(酋名)」,及閩南語「廈門(地名)」等,「閩越」
又音叶「苗傜」,閩之歸化與泰寧、粵之太平、豫之郟
縣、四川嘉定州之眉縣皆有「峨嵋山」,其在中原的一
支為組成中華民族之主要分子。

    <釋名>云:「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
」故僊同仙。日本語謂「山」曰「(Yama)」,音叶
「元妙」、「阿門」、「閻摩(神名)」、「妖魔」、「
峨嵋」,又音轉為「玄妙」、「邪魔」、「須彌(山名)
」、「聖母(峰名)」、「薩滿(教名)」、「羨門(仙人)
」、「沙門(島名)」、「玄冥(水神)」、「廝乜(巫也)
」、「司命」、「神明」、「沙彌」、「壽命」、「相
命」、「四明(山名)」、「三明(地名)」、「三苗(族
名)」、「粟末(水名)」、「雙靡(部名)」、「休密(部
名)」、「塞茫(族名)」、「三門(灣名)」、「壽麻(國
名)」、「西膜(國名)」、「下謀(神農之樂)」,及國語
「廈門」,人類的文明進展至這一組音時,由原始的圖騰
信仰,開始衍變為宗教信仰。朝鮮語「濊貊」讀如「Ye-
Mark」,故大東北有「阿穆爾(Amur)省」;日本的地名以
「」及其倒裝的叶音佔第一多數,由此可見「濊貊
」一族乃是組成「大和民族」的骨幹。

    「嵎夷」,日出處,通作「禺銕」、「嵎峓」,<書.
堯典>:「宅嵎夷曰暘谷。釋文:<尚書考靈曜>及<史記>
作禺銕。」<書.禹貢>:「嵎夷既略。註:今登州之地。
」<集韻>:「禺銕,東表之地,銕通作夷。」山東的陽穀
音同「暘谷」,故被附會為日出之處。「嵎峓」音叶「
揚越」、「於越」、「餘姚(地名)」、「越繇(王號)」
、「漁陽(地名)」、「雲陽(地名)」、「宜陽(地名)」
、「安陽(地名)」、「維揚(揚州)」、「武陽(地名)」
、「酉陽(地名)」、「葉陽(地名)」、「佚陽(地名)」
、「義陽(地名)」、「義安(郡名)」、「義烏(地名)」
、「未央(宮名)」、「葉榆(地名)」、「鄢郢(地名)」
、「五阮(地名)」、「野王(地名)」、「禦兒(侯名)」
、「陽武(地名)」、「余吾(水名)」、「伊吾(地名)」
、「王屋(山名)」、「運奄(國名)」、「延安(地名)」
、「宇文(部名)」、「語兒(侯名)」、「烏丸(族名)」
、「歐冶(複姓)」、「歐陽(複姓)」、「武夷(山名)」
、「無夷(水神)」、「無為(地名)」、「無鹽(縣名)」
、「完顏(部名)」、「夷維(地名)」、「夷羿(部酋)」
、「榆罔(古帝)」、「陽紆(山名)」、「有虞(氏族)」
、「畏吾或畏兀或偉兀或衛兀(族名,即維吾爾)」等,故
傅斯年先生<夷夏東西說>云「羿為東方主」,但猶未曾
發覺中國東南角與東北角的密切關係。

    「夷羿」又音轉為「后羿(古帝)」、「馮夷(水神)
」、「夫餘或扶餘(族名)」、「渾庾(族名)」、「呼延
(複姓)」、「鄜衍(祭名)」、「馮翊(地名)」、「華陰
(地名)」、「淮陽(地名)」、「鳳陽(地名)」、「淮陰
(地名)」、「阜陽(地名)」、「范陽(地名)」、「汾陽
(地名)」、「枌榆(社名)」、「華陽(地名)」、「分宜
(地名)」、「橫艾(歲名)」、「虎彝(祭器)」、「杭愛
(山名)」、「海陽(地名)」、「海鹽(地名)」、「傅巖
(地名)」、「轅(山名)」、「桓因(古帝)」、「洪雅
(族名)」等,倒裝為「烏桓(族名)」、「葉赫(部名)」
、「阿房(宮名)」、「閼逢(歲名)」、「禹父(古帝)」
、「魚鳧(古帝)」、「吳回(古帝)」、「無懷(古帝)」
、「衛輝(地名)」、「蕪湖(地名)」、「阿衡(官名)」
、「葉護(皇族)」、「野狐(嶺名)」、「烏滸(河名)」
、「窳渾(縣名)」、「禹航或餘杭(地名)」、「五華」
等,故傳說越為禹後,浙東又多與舜有關的傳說。

    <山海經.海內北經>曰:「從極之淵,深三百仞,惟冰
夷恆都焉。郭注云:冰夷,馮夷也。<穆天子傳>所謂河伯
無夷者,<竹書>作馮夷,字或作冰也。」「馮夷」又音轉
為「冰夷」、「僰夷或伯夷或白夷或癹夷或蒲夷或擺夷
或布依(族名)」、「伯益或柏翳(古帝)」、「僕射(官
名)」、「屏翳(雨師)」、「倍阿(神名)」、「鄱陽(湖
名)」、「濮陽(地名)」、「偪陽(國名)」、「博野(地
名)」、「博愛(地名)」、「博望(侯名)」、「彭衙(地
名)」、「彭亡(聚名)」、「白羊(族名)」、「北黟(山
名)」、「平原(地名)」、「平陽(地名)」、「平遠(地
名)」、「寶應(地名)」、「寶婺(地名)」、「寶安(地
名)」、「排灣或派宛(族名)」、「蒲吾即番吾(地名)
」、「番禺(地名)」,及閩南語「澎湖」等,「百越」實
即「擺夷」等之音訛,「伯益」則為「后羿」之分化,出
身真定「番吾」的趙佗竟為「番禺」之君。

    「澎湖」又音轉為「彭亨(州名)」、、「鏺汗(國
名)」、「渤海(海名;國名;郡名)」、「北海(海名;郡
名)」,又音轉為「僕骨(族名)」、「濮固(複姓)」、「
北固(山名)」、「盤古(古帝)」、「伯鯀(古帝)」、「
不窟(部酋)」、「別克(首領)」、「盤谷(曼谷異譯)」
、「蒲干(地名)」、「擺古或勃固(地名)」、「蒲姑或
薄姑(地名)」、「拔野古或拔曳固(族名)」、「貝加爾
(Baikal湖名)」等,倒裝為「戈壁(沙漠)」、「高平(地
名)」、「澉浦(地名)」、「姑婆(嶼名)」、「姑布(複
姓)」等。「靺鞨」又音轉為「蒙古(族名)」、「曼谷
(地名)」、「孟拱(地名)」、「莫干(山名)」、「莽
葛(舟名)」、「孟加拉(國名)」等,倒裝為句鼆(邑名)
」、「高密(地名)」、「昆莫(王號)」、「高棉(國名)
」、「姑墨(國名)」、「句芒(春神)」、「高禖(媒神)
」、「卡米(回紇稱巫師)」、「耿馬(地名)」、「昆明
(地名)」、「廣牧(地名)」、「高明(地名)」、「開明
(古帝)」、「姑幕(地名)」、「根牟(地名)」、「蓋牟
(城名)」、「蓋馬(山名)」,及「噶瑪蘭(族名)」、「
喀爾瑪克(族名)」、「庫莫奚(族名)」,與曾經長期為
日本九州霸主的「(熊襲Kumaso-族名)」等。

    「高禖」又音轉為「郊禖」、「吉蔑(族名)」、「
鄒牟或朱蒙(部酋)」、「昭明(商王)」、「荊羋(國名)
」、「訾母(宋地)」、「葭萌(地名)」、「且末(國名)
」、「崇明(島名)」、「金門(島名)」、「曾母(島名)
」、「中牟(地名)」、「即墨(地名)」、「旃蒙(歲名)
」、「佳木斯(地名)」等,倒裝為「滿洲(族名)」、「
鄚頡(地名)」、「馬鬃(山名)」、「米倉(山名)」、「
美稷(地名)」、「湄州(島名)」、「馬祖(島名;神名)
」、「媽祖(神名)」、「孟豬(澤名)」、「膜晝(部酋)
」、「美湫(地名)」、「万俟(複姓)」、「艋舺(船名)
」、「莫愁(湖名)」、「篾兒乞(族名)」等,又音轉為
「密須(國名)」、「綿上(地名)」、「鏌(地名)」、
「麼些(族名)」,再倒裝即為「三苗」。

    「噶瑪蘭」或作「卡瓦蘭」,「蘭」殆即「人」之
義。「卡瓦」音叶「句吳(國名)」、「高郵(地名)」、
「贛榆(地名)」、「賈汪(地名)」、「鬼閻(地名)」、
「高要(地名)」、「貴陽(地名)」、「梗陽(地名)」、
「句陽(地名)」、「句繹(地名)」、「昆陽(地名)」、
「姑衍(海名)」、「庫頁或苦兀或苦夷(島名)」、「高
陽(古帝)」、「鯀禹(古帝)」、「昆吾(國名)」、「公
冶(複姓)」、「古冶(複姓)」,及雲南極西的「佧佤(族
名)」,倒裝為「阿卡(族名)」、「裕固(族名)」、「餘
干(縣名)」、「陽穀(縣名)」、「冤句(縣名)」、「安
廣(地名)」、「夷鼓(部酋)」、「允格(部酋)」、「禺
(神名)」、「鹽官(縣名)」、「烏莞(縣名)」、閩南
語「安溪(地名)」、「藥羅葛(Yaruq族姓)」、「藥勿
葛(Yabutqar族姓)」、「汪古(部名)、「郁久閭(Ukuru
族姓)」,音轉為「回鶻(族名)」、「函谷(關名)」、「
侯官(縣名)」、「浛洸(地名)」、「海康(地名)」、「
海口(地名)」、「紇骨(族名)」、「紇扢斯(族名)」等
,及客家人自稱其族名的「客家(Hakkas)」。

    柔然(蠕蠕)族姓「郁久閭─拓跋」的「郁久閭」又
作「木骨閭(Mukuru)」,恰音叶「孟加拉(Bengal)」,音
又轉入「莽葛」、「舽舡」,吳人目舟曰「舽舡」,音
凱達喀蘭族謂舟的「Banka」。「吉爾吉斯(Kirghiz)」
一作啟耳基茲,又作柯爾克孜、柯爾克茲、柯爾克斯等,
<元史>作吉利吉思或乞兒吉思,唐時稱「黠戛思」,古「
堅昆(鬲昆Kvekur)」國也,或曰「居勿」、曰「結骨」,
稍號「紇骨」,亦曰「紇扢斯」。巴克爾<韃靼千年史>
云:「以近世考證所知者言,則黠戛斯與回紇所用之語言
確係相同者。」「紇骨」固音近「回鶻」,「裕固」本
是「回鶻」留在祈連山麓的一支。閩南語讀「居勿」音
叶國語「句吳」,又音轉為「高緺(部酋)」、「共工(部
酋)」、「貢噶(地名)」、「廣固(地名)」、「骨(族
名)」、「骨利幹(Kurikan族名)」、「廓爾喀(族名)」
、「喀爾喀(部名)」等,及閩南語「客家」。唐時龜茲
王號之稱的「伯克」,出自突厥、回鶻有宰相、治理、
指揮、統率等義的「匍(Bag)」,音近蒙古稱貴人的「別
乞」,而可能與客家稱土地公的「伯公」同語根。

    「回紇」原名「袁紇」,亦稱「烏護」,又稱「烏紇
」,隋時曰「韋紇」,至唐始稱「回紇」,其後改稱「回
鶻」,<元史>有「畏吾」、「畏兀」、「偉兀」、「衛
兀」,間亦有「畏午兒」、「輝和兒」等稱號,今通稱曰
「維吾爾(Ouigour,Uigur,Uighur or Weigour)。「畏
兀」又音轉為「回紇」、「輝發(部名)」、「忽汗(州
名)」、「扶風(郡名)」、「防風(族名)」、「海豐(地
名)」、「海防(地名)」、「合肥(地名)」、「番和(地
名)」、「皇甫(複姓)」、「浩罕(國名)」、「瀚海(沙
漠)」、「輝和兒」等,「袁紇」、「韋紇」、「烏紇」
、「烏護」等並音叶「烏桓」、「葉赫」。

    <新唐書.卷271上>曰:「迴紇,其先匈奴也。俗多乘
高輪車,元魏時亦號高車部,或曰敕勒,訛為鐵勒,臣于突
厥。」<魏書.卷103>云:「高車,蓋古赤狄之餘種也。初
號為狄歷,北方以為敕勒,諸夏以為高車、丁零,其語略
與匈奴同,而時有小異,或云其先匈奴之甥也。」史書於
邊疆民族,每喜云某族為某族之裔,近世的史學家甚至把
匈奴列入突厥族,非但無知而且荒謬,耿夔擊破匈奴,北
單于逃走,鮮卑因此轉徙據有其地,匈奴餘種留著尚有十
餘萬落,皆自號鮮卑;當匈奴強盛時,其治下亦不乏他族,
如樓煩、白羊等,故匈奴自為匈奴、回紇自為回紇,如云
回紇中有匈奴遺種猶可,若謂回紇其先即是匈奴則無稽
之甚矣。<史記.匈奴列傳>載:「(冒頓)後北服渾庾、屈
射、丁零、鬲昆、薪犁之國。」狄歷、丁零、鐵勒一音
之轉,回紇在唐初固猶隸屬於鐵勒諸部也。

    「堅昆」、「結骨或契骨」音叶「赤鬼(國名)」、
「柴棍(地名)」、「昌谷(地名)」、「成固(地名)」、
「成皋(地名)」、「朝歌(地名)」、「秭歸(地名)」、
「柘皋(地名)」、「尺郭(神名)」、「鍾馗(神名)」、
「宗膾(國名)」、「詹葛(複姓)」、「諸葛(複姓)」、
「章貢(水名)」、「井崗(山名)」、「牂牁(郡名)」、
「介根(地名)」、「錦官(地名)」、「劍閣(地名)」、
「夾谷(地名)」、「斟灌(國名)」、「汁給(歲名)」、
「赤崁(社名)」,及「畬客」自稱,音轉為「新港(社名)
」、「涫或桑乾(河名)」、「沙蓋或薩開(族名)」
「韶關(地名)」、「索罟(島名)」、「蛇口(地名)」,
及國語音的「香港(地名)」與「畬客」。

    <大越史記.鴻龐紀>曰首肇封疆的越南開國之君,為
炎帝神農氏的三世孫帝明之子,封涇陽王,號赤鬼國。揭
開那層被神話重重包裹著的外衣,自然浮現出那殘存的
史影。「赤鬼」又倒裝為「廣昌(地名)」、「高昌(國
名)」、「括蒼(山名)」、「句章(地名)」、「貴州(省
名)」、「箇舊(地名)」、「古宗(族名)」、「姑臧(地
名)」、「會稽(山名)」、「句注(山名)」、「古晉(州
名)」、「孤竹(國名)」、「康居(國名)」、「庫車(地
名)」、「高車(族名)」,及「客家」的國語讀音,「俗
多乘高輪車,因號高車」乃是望文生義。

    <唐韻>:「畬,以諸切,音余。」但,<集韻>:「畬,又
詩車切,音奢,火種也。」<韻府>:「畬,式車切,燒榛種
田也。」陳運棟<客家人>第四章註六曰:「畬讀若斜,今
鄉音讀若ㄑㄧㄚv。」「畬」字讀音變化極大,<廣東通
志>曰:「畬,與同,均係俗字。」李調元<卍齋錄>云
:「,音斜,近山之地曰。」「」、「畬」同音,一
訓「山居」、一訓「火耨」,「民」、「畬民」之易
稱,殆無其他意義可言,止為文字上之變換而已。「民
」一名,其初見於文史者,為宋文文山所撰<知潮州寺丞
東岩先生行狀>,其文曰:「潮與漳汀接壤,鹽寇民群聚
剽劫累政。」可知「民」之稱,在宋時已有之,「畬民
」之改稱,就分佈地域言,則在閩浙;就時間言,約在宋元
之交。顧亭林<天下郡國利病書>曰:「當作畬,<實錄>
謂之畬蠻。」又,「傜,本盤瓠之種,產於湖廣溪峒間,即
古長沙黔中五溪之蠻是也。其後,生息蕃衍,南接二廣,
右引巴蜀,綿亙數千里。」<福建省通志>云:「畬客,即
徭人。」<鄺露赤雅>曰:「傜名客,古八蠻之種。」田
汝成<行邊紀聞>亦云:「徭人,古八蠻之種也。窮極嶺海
,迤連巴蜀皆有之。」謝肇<淛五雜俎>云:「吾閩山中有
一種畬人,相傳盤瓠種也,有槃藍雷三姓。」畬客中又雜
有莫傜、夷蜑、八蠻、武陵蠻、五溪蠻、盤瓠種等,為
可想而知,而「客家」實即「畬客」之近親。

    今贛之東南與閩之南平有所謂「棚民」者,<南平縣
志>曰:「依山傍谷,誅茅縛屋而居,曰棚民。」其實「棚
民」、「八蠻」乃是一音之轉,閩南語「寶婺」、「博
望」、「彭亡」、「陪尾(山名)」又音轉為「拜禡或筆
瑪(巫師)」、「漂馬或畢瑪(族名)」、「卑繆(地名)」
、「八莫(地名)」、「片馬(地名)」、「白馬(地名)」
、「彭門(地名)」、「蒲蠻(族名)」、「八蠻」等。「
盤瓠」則為「盤古」音轉,<廣博物志.卷九>引<五運歷
年記>:「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
為晝,閉目為夜。」傜族人祭祀盤古非常虔誠,尊稱之為
「盤王」,其實乃是自古留傳下來的圖騰信仰。苗族也
有「盤王書」,類似舊約創世紀,傳唱於苗民當中。三國
時候,徐整作<三五歷記>,吸收了「盤古」或「盤瓠」的
傳說,加以古代經典中的哲理成分,和自己的想像,創造
了一個開天闢地的盤古,填補了濛鴻時代的這一段空白,
成為我們中華民族共同的老祖宗。(按:客家人最普遍也
最虔誠的信仰,厥為土地公,而客家話稱之為「伯公」,
此「伯公」實即「盤古」之音轉。)

    據畬民的傳說,他們的始祖是龍犬─槃瓠,「在上古
時代,高辛王元后耳痛三年,後從耳中取出一蟲,形象如
蠶,育於盤中,飼以黑飯,忽而變成一隻龍犬,毫光顯現,
遍身錦繡。高辛王見之大喜,賜名龍期,號為槃瓠。那時
犬戎入寇,國家異常危急,高辛王就下詔求賢,謂有能斬
犬戎將軍的頭來獻的,必把公主嫁給他。龍期便挺身前
往敵國,啣了犬戎將軍的頭報命,欲求高辛王實踐他的前
言。高辛王嫌其不類,頗有難色。龍期忽作人聲說:『你
將我放在金鐘內,七天七夜就可變做人。』到了第六天,
公主怕他餓死,揭開金鐘一看,則全身變成人形,惟頭尚
未變。於是槃瓠著上大衣,公主戴了犬頭冠,倆相成婚了
。槃瓠攜妻入山居住,生三男一女,長姓盤,名叫自能;次
姓藍,名叫光輝;三姓雷,名叫巨祐;女婿姓鍾,名叫智深
。」這一段口傳,可說是畬民的神話史,畬族中人人言之
不諱,還編成一首<狗皇歌>傳唱。試看臺南縣兩處二重
溪「孝女與馬公爺」的傳說,可知都屬同一源流:

    臺南縣的大內鄉與東山鄉各有一處二重溪,這兩處
二重溪又都有一件相同的傳說,據說從前有一李姓豪族,
有一次被生蕃包圍,無法脫困,他有一個女兒極為孝順,
即誓告天地,如有人能救回他的父親,即願下嫁於該人。
當夜果有一馬馱著他的父親回來,孝女真是悲喜交加,幸
有仙人憐其孝道,向她託夢說:如將馬關於一室,絕不可
給人看到,經過一百日後,馬即變成人形。她醒來後即刻
照著仙人的指示做,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期限愈接近她的
心情也愈著急,到了第九十九日,由於好奇心的驅使,她
再也禁不住內心的衝動,就偷偷地開了門閂,那匹馬隨即
奔到她身上來,她雖一時驚慌失措,卻也不能拒絕與馬結
婚。其後子孫繁衍各地,原來的李姓也變為馬姓,而奉祀
該馬為馬公爺,畫一馬公爺像膜拜,每到馬公爺的誕辰,
在夜間拿出馬公爺像來,只給其一族的女性子孫觀看,並
訓以孝道及述說其由來(按:畬民也有槃瓠畫像,為祭祖
時所用,像後有圖解一篇,也同樣說得很詳盡。畬民最重
祭祖,稱為醮名,一作醮明,每一姓始祖刻一龍頭祖杖[即
槃瓠的首像],飾之以布條,祭祖時則供龍頭圖騰羅拜之,
故有狗頭傜之稱。畬婦首上所戴之竹筒布冠,亦為畬民
尊崇部族圖騰之一表徵。),後來因為馬公爺的畫像不甚
好看,其後裔才雕刻一座等身大的人形,塑成紅臉黑鬚的
馬公爺,給他們的後代子孫搬請禮拜。

    此外,大內鄉頭社村南鄰的三崁部落,及東山鄉舊名
「北馬」社的東中村,也都奉祀有「馬爺公」或「馬公
爺」,傳說的內容也大同小異,如「被蕃所困」或說「被
官所捕」,三崁部落的傳說最大的不同點,說此孝女遂在
馬的蹂躪下喪命,除奉祀「馬爺公」以外,還兼祀「馬爺
媽」,年年按時舉行祭祀。蕭壠社(今臺南縣佳里鎮)的
原住民已往有「摸馬卵」的惡習,殆屬馬公爺信仰的流
變,據吳新榮<南臺灣采風錄>說:當時住在佳里金唐殿後
的邱家原本姓馬,源自馬姓的習俗,結婚時新娘必須「摸
馬卵」,以求子孫繁衍,也就是由該族的長老逐次輪流,
要求族內每一個新娘的「初夜權」(按:臺灣古代本不產
馬,有關這一類馬公爺的傳說,其母題的主角疑本是狗)
。雲林縣的土庫鎮有馬公厝,臺中縣的大雅鄉有馬崗厝,
此「馬公」或「馬崗」乃是原住民社名的音譯。臺南市
的輔順將軍廟又名馬公廟,而臺中市的輔順將軍廟奉祀
馬舍公,雲林縣的東勢鄉有馬山厝,此「馬舍」想必就是
「馬山」的異譯,而又音轉為「輔順」。臺南縣的關廟
鄉有馬稠,其鄰近又有布袋,閩南語「馬稠」固音近「布
袋」。吳新榮<震瀛採訪記>云據說福建泉州也有馬公爺
的傳說,臺灣原住民固亦自彼岸遷徙而來者也。

    <後漢書.南蠻傳>載:「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
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訪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將吳將軍
之頭者,購黃金千鎰,邑萬家,又妻以小女。時帝有畜狗,
其毛五采,名曰槃瓠。下令之後,槃瓠遂啣人頭造闕下,
群臣怪而診之,乃吳將軍首也。帝大喜,而計槃瓠不可妻
之以女,又無封疆之道,議欲有報,而未知所宜。女聞之,
以為帝皇下令,不可違信,因請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
槃瓠。槃瓠得女,負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處險絕,
人跡不至。帝悲思之,遣使尋求,輒遇風雨震晦,使者不
得進。經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槃瓠死後,因
自相夫妻。織績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色衣服,製裁皆有
尾形。其母後歸以狀白帝,於是使迎致諸子,衣裳斑斕,
語言侏離,好入山壑,不樂平曠。帝順其意,賜以名山廣
澤。其後滋蔓,號曰蠻夷,今長沙武陵蠻是也。」「蠻夷
」音叶「苗傜」,「武陵」音叶「甌駱」,這一段記載與
畬民口傳者稍有出入,但仍屬於同一母題。

    「龍期」音叶「獠(族名)」、「瀾滄(江名)」、
「臨川(縣名)」、「龍川(縣名)」、「臨邛(地名)」、
「浪穹(地名)」、「南昌(地名)」、「任城(地名)」、
「南巢(地名)」、「容成(古帝)」、「鹿草(地名)」、
「流求(國名)」等,倒裝為「犬戎(族名)」、「黔靈(山
名)」、「黔雷(神名)」、「且蘭(地名)」、「曹奴(地
名)」、「產里(地名)」、「(地名)」、「純留(縣
名)」、「陳留(縣名)」、「昌黎(地名)」、「琴如(地
名)」、「撐犁(天也)」、「祈連(山名)」、「長林(山
名)」、「蒼林(部酋)」、「重黎(部酋)」、「丘林(複
姓)」、「叱李(複姓)」、「敕勒(國名)」、「狫(族
名)」、「蔥嶺(嶺名)」、「邛崍(山名)」等,音轉為祝
融(古帝)」、「季連(部酋)」、「蟜牛(古帝)」、「姜
戎(族名)」、「九黎(族名)」、「嘉良或嘉戎(族名)」
、「嘉陵(江名)」、「蕉嶺(地名)」、「巨靈(神名)」
、「涿鹿(地名)」、「鉅鹿(地名)」、「鍾陵(地名)」
、「鍾離(複姓)」、「終南或終隆(山名)」、「金陵或
江寧(地名)」、「江陵(地名)」、「中寧(地名)」、「
加羅(國名)」、「邾婁(國名)」、「將樂(縣名)」、「
莊浪(縣名)」、「豬龍(河名)」、「剞閭(族名)」、「
檇李或醉李(地名)」、「九隆(部酋)」、「九龍(地名)
」、「吉林(省名)」、「竟陵(地名)」、「中容(部酋)
」、「真臘(國名)」、「諸羅(縣名)」等,又倒裝為「
南召(地名)」、「龍駒(地名)」、「雷澤(澤名)」、「
雷翥(海名)」、「陸終(古帝)」、「嫘祖(黃帝之妻)」
、「南掌(國名)」、「老撾(國名)」、「兩江(地名)」
、「連江(地名)」、「隆中(地名)」、「廉江(地名)」
、「令居(地名)」、「令支(地名)」、「日照(地名)」
、「如者(部名)」、「瑞金(地名)」、「女真(族名)」
、「柔兆(歲名)」、「羅茲阿」等,日人安倍明義<台灣
地名研究>「鄒族」又作「羅茲阿」,殆即其全名,彼等
尚未遁入山區之前,極可能本亦散佈在嘉南平原一帶,而
臺南縣的「北門」鄉、北門鄉的「北馬」與「白米」、
東山鄉的「北馬」、左鎮鄉的「拔馬」等均音叶「拜禡
」,羅羅的巫師稱為「拜禡(一作筆瑪、白馬)」,擺夷的
巫師也稱做「筆瑪」,而稱總巫師曰「瑪猛」,其九年的
一大祭稱「猛海」祭。芮逸夫<中華民族的構成>云鄒族
、排灣、卑南(畢瑪)、魯凱等同操鄒和排灣的方言,而
安倍明義則視卑南族為排灣族的一支。

    畬民以「盤(槃)」、「藍」、「雷」三姓為正宗,
「鍾(鐘)」屬別宗,是女婿的姓,後來才添加「茍、婁、
胡、侯、林、李」等姓,現分佈於浙江南部迤西屬于舊
溫州、處州所轄之景寧、雲和、麗水等十九縣境的山區
,人口數約十餘萬;福建北部迤東屬于舊建寧、汀州所轄
之連江、羅源、古田等二十三縣境的山區,人口數或不
致少于浙江境內之畬民的數字;江西南部,及廣東東、北
部,在明朝正德、嘉靖年間,曾經王守仁之「大兵進剿」
,其或存的殘餘,當已混化于當地人口中,總計浙、閩二
省的畬民,其人口數當在二十萬以上。據何聯奎<畬民文
化>稱,安徽徽州陽源地方亦有雷姓畬族,又云據<陜西通
志>載,秦中亦有傜民;陳運棟<客家人>云客家人亦有流
佈於長江以北者,在河南有光山、固始等十二縣,在湖北
有黃岡、黃梅等七縣,在安徽有婺源、六安等十縣,在山
西有曲沃、汾陽等六縣,在陜西有郃陽、山陽等五縣,都
是有客家人居住的縣份,此外貴州、雲南、西康也都有
少數客家人分佈。陳運棟所謂「流佈」,有近世才遷移
而至的意味,竊恐其未必,以歷史演進的軌跡觀之,這些
應是頑強的固守其族性,不易與外族同化的族群。

    「高辛」音叶「瞽叟(舜父)」、「姑蘇(地名)」、
「姑孰(地名)」、「崑山(地名)」、「空桑(地名)」、
「歸善(地名)」、「廣信(府名)」、「貴霜(國名)」、
「葛薩(族名)」、「喀山(國名)」、「姑師(國名)」、
「垓下(地名)」、「丱兮(城名)」、「固始(地名)」、
「歸綏(地名)」、「哥舒(複姓)」、「公孫(複姓)」、
「公西(複姓)」、「空相(複姓)」、「鯤身(地名)」、
「高砂(地名)」、「狗邪(國名)」等,倒裝即是「畬(ㄒ
ㄧㄝ/)客」。「邪」音「ㄒㄧㄝ/」又音「ㄧㄝ/」,「
狗邪(ㄧㄝ/)」亦倒裝為「畬(ㄩ/)客」;「畬(ㄩ/)」音
近「吳」,「句吳」亦省音為「吳」;彰化縣的西南部有
一種住民被稱為「ㄠ\ 客」,客家人向無「閩客」與「
粵客」之分,故此處所指的有可能指的即是「畬客」。
<爾雅‧釋詁>:「卬、吾、台、予、朕、身、甫、余、
言,我也。註:卬猶姎也。疏:女人稱我曰姎,由其語轉故
曰卬。」<後漢書‧南蠻傳>:「相呼為姎徒。」今客家
話自稱曰「言(兀ㄞv)」,稱對方曰「卬(ㄥ)」,自稱
已有「言」,故「卬(姎)」轉為第二人稱。

    根據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六十八年所發行<台灣
區姓氏堂號考>中的統計資料,除臺北縣市以外,「藍」
姓人士以宜蘭縣為最多;「雷」姓人士以雲林縣為最多;
「盤」姓人士以桃園、新竹兩縣佔絕對多數,這幾個縣
在臺灣開發的早期,都有相當多的客家移民參與,可見有
不少的畬客涵化於客家。「盤」姓顯然系出「盤瓠」,
其人口數不應如此之少,竊疑稱盛於桃竹苗一帶的「彭
」姓即為「盤」姓的化身。甌駱人以「藍雷」一名涵蓋
畬客,其大本營蓋福建之「龍巖」歟?福建的「平和」
音叶「盤瓠」,倒裝為廣東的「和平」;廣東的「惠來」
、「興寧」音叶客家謂甌駱的「Ho-lo」,倒裝為廣東的
「陸豐」、福建的「寧化」,可見不僅有畬客、客家涵
化於甌駱,也有不少的甌駱涵化於客家焉!

    何喬遠<閩書.卷152>載:「永嘉二年,中原板蕩,衣
冠始入閩者八族:所謂林、黃、陳、鄭、詹、丘、何、
胡是也。」今陳、林、黃依序為臺灣前三大姓,詹姓人
士以彰化縣為最多,苗栗縣次之;邱(同丘)姓人士以桃園
縣為最多;桃、竹、苗三縣是臺灣客家人的主要分佈地
區,彰化縣有不少的客家人同化於甌駱人,故在臺灣「語
言」實已幾乎成為區別族群的唯一要素。「鍾」姓人士
以屏東縣為最多,桃園縣次之;「劉」姓人士以高雄縣為
最多,臺中縣次之,屏東、臺中兩縣都有為數不少的客家
族群分佈,這二姓向來是客家人的著姓,「婁」又通作「
劉」,漢時婁敬或作劉敬,「婁」姓、「鍾」姓與「彭」
姓均為畬客的主要姓氏;嘉應五屬各鄉鎮更滿佈著「畬
坑」及帶有「畬」字的地名,可見客家與畬客關係之密
切,以「ㄏ」、「ㄒ」二聲母通轉而言,吾人若逕謂客
家等同畬客亦未嘗不可。「歐」姓人士在客家人中亦非
少數,「駱」姓人士竟以苗栗縣為最多,這又說明了客家
人中亦融和有甌駱,而目前所謂的「甌駱人」僅是最初
以甌駱為骨幹,實際上溶入的外族早已喧賓奪主矣!

   <集韻>:「歲在未曰汁給,通作洽。」<爾雅.釋天>:
「太歲在未曰協洽。」<史記.歷書>作「汁洽」,「汁」
與「洽」均訓「和」,「洽」又音「協」,「汁給」音轉
為「協洽」,又音轉為「鄯闡(地名)」、「鄯善(國名)
」、「實沈(部酋)」、「玄囂(古帝)」、「賽夏或獅設
(族名)」、「仙霞(嶺名)」、「夙沙或豎沙(古帝)」、
「西隨(地名)」、「沙隨(地名)」、「簫韶或韶(舜
樂)」、「宿松(地名)」、「四礵(島名)」、「壽舒(地
名)」、「眭盱(地名)」、「肅慎(國名)」、「休循(國
名)」、「香山(地名)」、「象山(港名)」、「三沙(灣
名)」、「三山」,「三山國王」是客家移民的守護神,
「三山會館」是福州人的同鄉會,福州的別號「三山」,
供奉潮州揭陽縣的三座名山─獨山、明山、巾山,尊為
「三山國王」,是過去一貫的說法,福州也硬湊出三座山
(按:福州市區內的于山、烏山、屏山,是為所謂的三山,
然而福清、長東也各有一個三山,霞浦則有一個三沙灣)
以作為其別名的依據,這其實都是後人的附會。人類所
奉祀的神靈,多源自上古的圖騰信仰,神稱「三山」透露
出「玄囂」一族曾經盛極一時的訊息,所謂「國王」乃
是「句吳」或「嘉應」的叶音,可見客家與閩北及句吳
實有極密切的關係,只是尚未為學術界所知。

    「莫傜」、「閩越」倒裝為「峨嵋」、「蛾眉」,
<廣韻,韻會,正韻>並:「眉,又音妹,義同。」客家女子
多置「妹」於名後。「句吳」、「國王」又音轉為九五
(君王)、建甌(地名)、建陽(地名)、嘉應(地名)、揭陽
(地名)、朱崖(地名)、朱鳶(地名)、縉雲(地名)、顓臾
(國名)、咎繇(古帝)、鍾吾(地名)、鍾武(地名)、江陰
(地名)、章武(地名)、嘉峪(關名)、居庸(關名)、嘉魚
(地名)、晉陽(地名)、中央(氏族)、中衛(地名)、犍為
(地名)、犍為(山名)、金微(山名)、居延(海名)、寘顏
(山名)、鉅野(地名)、爪哇(島名)、昭武(城名)、真武
(神名)、江疑(神名)、磝(城名)、鬷夷(族名)、中
(部酋)、中衍(部酋)、涇陽(地名)、著雍(歲名)、作噩
(歲名)、招英(神名)、織阿(神名)、濁繇(氏族)、珠余
(氏族)、居勿(族名)、曾文(溪名)、曲阿(地名)、曲沃
(地名)、曲遇(地名)、蒼梧(地名)、蚩尤(古帝)、仇猶
(城名)、赤烏(氏族)、乞顏(氏族)、淳維(古帝)、淳于
(複姓)、嫦娥(羿妻)、昌意(古帝)、青陽(古帝)、長安
(地名)、潮陽(地名)等,又倒裝為有巢(氏族)、伊祈(氏
族)、義渠(族名)、焉耆(國名)、壹岐(島名)、隱歧(島
名)、羊腸(國名)、伊闕(地名)、雍丘(地名)、武丘(地
名)、奄蔡(國名)、郁成(城名)、陽城(地名)、陽曲(地
名)、禺強(神名)、尉遲(複姓)、榆次(地名)、亞齊(國
名)、烏巢(地名)、勿吉(族名)、沃沮(族名)、兀者(衛
名)、窩集(森林)、有祖(神名)、案祖(神名)、禺京(神
名)、翁仲(巨人)、武進(地名)、望江(地名)、雩(地
名)、儀徵(地名)、崦嵫(山名)、焉支(山名)、月氏(國
名)、郁郅(地名)、游兆(歲名)、俞紒(國名)、閼氏(后
名)、愛家(后號)、哀家(寡后)、陽翟(地名)、沃焦(島
名)等,這一組「中原」的叶音,以其地名在中國出現率
之高,可以看出其在中國的繁衍之盛,<穆天子傳>記周穆
王西征途中亦數遇此輩。其「中庸」思想與「於越」
音的「陰陽」思想,共同主宰了中國人的精神文明,但在
武力上則臣服於「軒轅」及倒裝的「有熊」,故匈奴國
君號「單于」音叶「軒轅」,號其后曰「閼氏」。

    「雩」又音轉為有熊(古帝)、鬻熊(楚祖)、虞舜
(古帝)、堯舜(古帝)、有娀(商祖)、有莘或有侁(氏族)
、烏孫(國名)、安息(國名)、耶薩(王號)、惡師或貳師
(城名)、伊循(城名)、越裳(國名)、阿賢(官名)、王險
(城名)、烏什(城名)、偃師(地名)、吳興(地名)、聞喜
(地名)、鹽山(地名)、王孫(複姓)、微生(複姓)、望舒
(月御)、罔象(神名)、雨師(神名)、萬歲(尊號)、越巂
(地名)、無錫(地名)、恩施(地名)、危須(地名)、翁山
(複姓)、愛新(複姓)、阿史那(複姓)、阿薩密(省名),
倒裝為軒轅(古帝)、單于(君號)、薰育或獯鬻或玁狁或
獫狁(族名)、玄黓(歲名)、豕韋(國名)、室韋(族名)、
蓨魚(氏族)、四嶽(古帝)、沙壹(哀牢祖)、豨郼或豨韋
(古帝)、玄武(神名)、象罔(神名)、熊耳(山名)、三危
(山名)、徐聞(地名)、仙遊(地名)、霜娥(嫦娥)、湘娥
(舜妃)、碎葉(城名)、西夜(國名)、山陰(地名)、山陽
(地名)、駟望(縣名)、新野(地名)、謝(國名)、薩彥
(嶺名)、鮮虞(國名)、上虞(地名)、商於(地名)、鮮于
(複姓)、散宜(複姓)、盱(地名)、咸陽(地名)、鮮陽
(複姓)、索陽(複姓)、孫陽(複姓)、戲陽(複姓)、夏陽
(地名)、商羊(水祥)、夏禹(古帝)等,堯、舜、禹禪位
之真象,原不過是諧音而生之附會。

    「有熊」又音轉為伏戲或伏犧(古帝)、華胥或赫胥
(氏族)、桓雄(部酋)、歡斯(酋號)、扶桑(地名)、釜山
(地名)、膚施(地名)、番須(地名)、河僊(地名)、放勳
(堯名)、渾邪(部名)、撫順(地名)、鳳翔(地名)、負夏
(地名)、豐順(地名)、華夏等,倒裝為夏后(氏族)、少
昊(古帝)、參胡(氏族)、羲和(部酋)、邡(地名)、上
杭(地名)、祥符(地名)、朔方(郡名)、松花(江名)、司
寒(神名)等,「伏犧」和「女媧」分別為傳說中男、女
兩性的開闢祖,人類文明的演進程序是先有母系社會,再
有父系社會,「伏」音近「父」,當語音由「女媧」演進
至「伏犧」時,中國已步入父系社會。夏后氏所建立的
夏朝,是中國歷史上在商、周之前的一個王朝,在這之前
的中原,已上演過無數部族逐鹿的戲碼。

    相傳「黃帝」姓「公孫」名「軒轅」,一說姓「姬
」,號「有熊氏」,或說號「帝鴻氏」、「帝江氏」,別
號「豐隆」,以武力征服「蚩尤」,被尊為中華民族共同
的老祖宗。在黃帝之前又相傳有「炎帝」,號「神農氏
」,或說號「阪泉氏」、「烈山氏」、「厲山氏」、「
歷山氏」等。其實,各個稱號均為一代之總號,各個稱號
也不一定出現在同時代。部族名均即是圖騰名,「女」
字叶音的部族名出現最早,但並不一定就最早登上歷史
的舞臺,例如「瓦剌」的嶄露頭角,已在明朝中葉。中華
文明最早的誕生地,應即是「女媧」叶音的「洛陽」,而
後漸次擴大其範圍,凡接觸到先進文明的部族,很快的就
強盛起來,文化較優的部族,久而久之也會衰落下去,強
者統治或趕走弱者,少與外界接觸者常停滯不前,新興起
的一族,其餘威每造成骨牌效應,此歷史演進之恒軌也。
余曾以臺灣見於地圖上的地名作一統計分析,結果發現
以「汁給」、「鶉觚(縣名)」音轉的「帝嚳」之叶音佔
第一多數,「汁給」音轉之「畬(ㄒㄧㄝ/)客」的叶音佔
第二多數,這些較遲溶入中華文化圈的族群,血緣上實接
近「畬客」,而為「客家」之遠親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 潛龍 的頭像
    黃 潛龍

    臺灣史地大翻案

    黃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