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客家」和「畬客」拿來相提並論,是冒著天下
之大不韙之危險的。然而,稟持學術自由的原則,基於學
術上求真的精神,是就是、非就非,不為特定對象服務,
所以也不必因為有人不喜歡而三緘其口。
「客家」與「畬客」,族名都有一個「客」,棲息地
又十分接近,「客家」被認為是「外來之客」,自命為最
純種的「漢人」,「畬客」則沒有這樣的說法。
中國歷史上首次的大一統是秦朝,秦以前的周王室
在名義上雖為天下的共主,實際上是除了狹小的王畿以
外,宇內諸國林立,彼此交相侵伐,居於邊陲四裔諸國,且
被視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當時國際間著重的是
審辨姓氏源流,並沒有大家都是周人的觀念。
夏、商、周三代政權在中原的遞嬗,導致凡是有能
力在中原地帶建立中央政權者,即以中國自居,最初不過
指中原的心臟地帶而已。中華或華夏也積漸成為與戎狄
蠻夷的對稱,而帶有先進文明之優越感的意味,乃是由於
生活方式所產生的自覺。中國一名,須待大一統以後,同
一個生活圈再無割據勢力,中央政府統治的範圍擴大,於
是舉國之人乃有我們都是中國人的體認。
秦人、漢人的稱謂隨著國家的大一統以俱來,起初
卻是邊疆鄰國對中國人的指謂,秦末天下大亂,以及西漢
末年的新莽之亂,都有大批避難的百姓流入朝鮮半島,甚
或進入扶桑三島,依到來時間的先後,分別稱為「歸化秦
人」與「歸化漢人」,又如<史記.大宛列傳>:「宛王城
中無水,皆汲城外流水,-----聞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
」漢朝自劉邦稱帝傳至武帝,已六十餘年,而西域仍稱中
國人為秦人,蓋自周平王東遷洛邑(西元前770年),加封
秦君為秦伯,使列於諸侯,至吞滅六國(西元前221年),已
雄霸西陲549年,以五百餘年之積威,與一統宇內時國力
之強,確足以使邊疆四裔長久以「秦」名中國也。
漢朝合計西漢與東漢,總共425年的有效統治,宇內
無分畛域,已融和為一家,且於抵禦外侮之餘,又復大肆
開疆拓土。自赤壁之戰以後,至南北朝結束,除了西晉三
十餘年的短暫統一,在那三百八十一年中,整個中國長期
處於戰亂與分裂的狀態之下,於是「人心思漢」,司空圖
<河湟有感>云:「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
面對五胡的竊據中原,中國人才有了「漢人」的自覺。
自漢朝末年以至民國肇建,統計華北淪於胡人統治
者約有千餘年,這些胡人最後大多同化為中國人,而留在
華北的中國人也無可避免的必然要與胡人混血。由於塞
外游牧民族入據中國北方,迫使中原的漢人政權南遷,於
是華南族支紛雜的百蠻、百越、百濮、百夷等,始加快
腳步的熔入中華民族的大熔爐,操漢語、改漢姓,積漸遂
忘卻其原先出自何等族類,轉而以漢人自居。故漢人或
中華民族之形成,實由於多支民族之不斷的大混血,欲求
「純種的」漢人,實無異於「抽刀斷水」也!
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出身,而入朝廷為官,或出任
方面大員者,代不乏人,如果其身份令本身產生一種文化
上的自卑,或者遭遇到或多或少的歧視,只能歸咎於無知
以及錯誤的觀念。當中國強盛時,邊疆落後地區的少數
民族,渴望搖身一變成為漢人,甚至有意的作偽刻意隱瞞
其身份;在中國的國勢一落千丈之後,漢人或中國人不再
是令人引以為傲的字眼,不少人嚮往歐美,紛紛移民紐澳
美加,以能操一口流利的英語為榮,臺灣也有人懷念日本
的統治,樂意當日本的順民,如今鼓吹臺灣獨立的人,追
根究底,仍然是認同感破滅的心理作祟。
西晉末年中原發生「五胡之亂」,逃難的漢人向南
播遷,仕宦人家多避難大江南北,當時號曰「渡江」,又
曰「衣冠避難」,而一般平民則成群奔竄,號曰「流人」
。他們遷移的路線,與到達的地點,或移居的結果,形成
了「秦雍流人」、「司豫流人」、「青徐流人」等三大
支,「原住在此者為本地主人,後遷移來者由本地人稱為
客家」─這是截至目前為止,對於「客家」一名的由來,
學術界的一貫說法。其實,客家不是「外來之客」,猶如
「甌駱」並非「河洛」,南遷之漢人多矣,何獨彼等稱曰
河洛?根據客家人之族譜所載,其祖先亦云大多數在這一
波難民潮時南遷,然而何獨彼等被稱為客?
<史記.南越列傳>載:「(趙)佗因此以兵威邊,財物
賄遺閩越、西甌駱,役屬焉。」又,「且南方卑溼,蠻夷
中閒,其東閩越千人眾,號稱王,其西甌駱裸國亦稱王。
」又,「越桂林監居翁諭甌駱屬漢。」<前漢書>亦云「
甌駱」三十餘萬口降漢,此「甌駱」之所以稱「西甌駱
」蓋相對「東甌駱」而言,<史記.東越列傳>:「漢五年,
復立無諸為閩越王,王閩中故地,都東冶。孝惠三年,舉
高帝時越功,曰閩君搖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搖為東海王,
都東甌,世俗號為東甌王。」又,「閩越王郢發兵距險,
其弟餘善,-----曰郢等首惡,獨無諸孫繇君丑不與謀焉,
乃使郎中將立丑為越繇王,奉閩越先祭祀。-----餘善已
殺郢,-----因立餘善為東越王,與繇王並處。」「東冶
」即今福建侯官,「東甌」即今浙江永嘉,雖然「東冶」
音叶「東越」、「東甌」,但以永嘉舊名「溫陵」,鄰近
又有「溫嶺」,溫陵、溫嶺與閩南的「歐寮」均音叶「
甌駱」,「東甌」實乃「東甌駱」之簡稱。
據陳永寶<閩南語與客家語之會通研究>一書所云,
廣義的閩南方言分佈地區,較諸閩南一隅的範圍大出甚
多,除海外華僑姑且不計,廣東東部的潮汕地區,海南島
以及雷州半島部份地區,浙江南部的溫州、平陽、玉環
和舟山群島,江西的鉛山、上饒、玉山,廣西中南部和
四川境內的局部地區,以及臺灣也都屬於閩南方言的活
動範圍。閩南人和閩南語是兩個名實不符的錯誤名詞,
地理上屬於閩南的汀州,卻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區。和甌
駱人比鄰而居的畬客稱呼他們為「奧老」,「甌駱」、
「奧老」乃一音之轉,史書記載卻付之闕如。
客家話又將「奧老」音轉為「鶴老」、「福佬」,
由這個音乃產生了先人來自黃河、洛水一帶,故自稱為
「河洛」人的冒認,客家人不也宣稱其族人來自「中州
」一帶嗎?!散佈在雲南極南金平等縣,及與越南毗連之
邊疆一帶的「和尼」族,一作「窩泥」或「倭泥」、「
斡泥」、「俄泥」、「阿泥」、「哈泥」,此猶如今「
和闐」即古「于闐」,「勿」加心為「忽」,「無」加「
手」為「撫」,「蚵」通作「蠔」,「烏」義同「黑」,
「和尼」音叶「和龍(城名)」、「富良(江名)」、「福
祿(州名)」、「鶴立(崗名)」、「河洛」,「倭泥」音
叶「倭奴(族名)」、「無量(山名)」、「雅礱(江名)」
、「鴨綠(江名)」、「挹婁(族名)」、「依蘭(縣名)」
、「武陵(郡名)」、「武寧(州名)」、「文郎(國名)」
、「夜郎(國名)」、「哀牢(族名)」、「甌駱」,倭與
和均從禾,故日本人自稱曰「大和」民族。
據越南人自編的<大越史記.鴻龐紀>所載,上古時期
統御越南的世主皆稱「雒王」,號「文郎」國,分國內為
十五部,「武寧」、「福祿」是其中二部。<水經注>卷
三七引<交州外域記>云:「交趾昔未有郡縣之時,土地有
雒田,其田從潮水上下,民墾食其田,因名為雒民,設雒王
、雒侯主諸郡縣,縣多為雒將。」<廣州記>亦云:「交趾
有駱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曰駱侯,諸縣自名為駱
將,-----後蜀王子將兵討駱侯,自稱為安陽王。-----後
南越王尉佗攻破安陽王,令二使典主交趾、九真二郡,即
甌駱也。」「雒」與「駱」蓋同一指謂,<史記正義>引
<輿地志>曰:「交趾周時為駱越,秦時曰西甌,文身斷髮
避龍,則西甌駱又在番吾之西。」「西甌」與「東甌」
相對,乃是「西甌駱」的簡稱。<大越史記.鴻龐紀>又云
「文郎」國疆域西接四川、北抵洞庭,與分國內為十五
部之說顯然矛盾,惟卻透露出其先世乃自巴蜀、洞庭而
南下,操「甌駱語」的範圍也因而有如是廣泛。
在中國操客家話的地區亦分佈很廣,地圖的標示常
不易作到明確,純粹操客語的地區在廣東省有十五縣,福
建省有八縣,江西省有十縣;部份操客語的地區共有一百
四十九縣,分佈在廣東、福建、廣西、江西、湖南、四
川、貴州、西康、臺灣等省區。國內客家分佈地區裡以
廣東東北部、江西東南部,及福建西南部一帶最為集中,
這三個區域,實際上是連在一起的,可以統稱為「粵贛閩
邊區」,亦為清一色之客家居住地區,尤以廣東省的嘉應
州(梅縣)所屬蕉嶺、平遠、興寧、五華、豐順等五縣,
一向被視為客家的中心地區。
「鶴老」或「福佬」乃是記音,本不待多言。廣東
人稱成年的男子曰「佬」,如上海佬、美國佬等,「佬」
字既有「人」之義,則「福佬人」不連說了兩次「人」?
「福」的定義亦不明確,「福州」、「建州」均在閩北,
合「福州」與「建州」而為「福建」,福建北部尚有為
數不下於「甌駱」,操閩北方言(俗稱「福州話」)的閩
北人,「福」字又豈能由「甌駱」人獨佔?
現在的福建、廣東二省,就是古代閩越和南越的地
方,周朝末年至漢朝初年為「百越」所居,是過去一貫的
說法,<史記.越王句踐世家>曰:「楚威王興兵而伐之,大
敗越,殺越王無疆,-----而越以此散,諸族子爭立,或為
王,或為君,濱於江南海上,服朝於楚。後七世至閩君搖,
佐諸侯平秦,漢高帝復以搖為越王,以奉越後,東越、閩
君即其後也。」後人多為這一段話所惑,以為古越國的
遺民往南方遷徙,遂發生無數小國,並以為南越、閩越、
東甌、西甌等皆越遺民所建,又謂此這四國與無數小國
合稱「百越」,這跟把臺灣的平埔原住民的同化於漢人,
說成被漢人驅入山區,都同樣的無知!
越與楚為鄰,越之先世必曾與楚發生若干關系,<史
記.楚世家>載:「熊渠甚得江漢閒民和,乃興兵伐庸、楊
粵,至於鄂。索隱:有本作楊雩,音吁,地名也,本音越,譙
周亦作楊越。」越通作粵,<前漢書.南粵王傳>:「略定
揚粵。顏師古曰:本揚州之分,故云揚粵。」鄂即今湖北
武昌,乃<禹貢>荊州之域,楊粵被楚所迫因而東遷,鄱陽
湖以東、淮河以南、錢塘江以北為<禹貢>揚州之域,殆
即因楊粵所居而得名,<戰國策>云吳起為楚收揚越,(西)
周夷王時向東移徙的楊粵,至是又為楚所併。
<春秋.定公14年>云:「五月,於越敗吳於檇李。」
越王句踐自號「於越子」,見<竹書紀年>,<前漢書.貨殖
傳>孟康曰:「于越,南方越名也。顏師古曰:『于,發語
聲也,戎蠻之語則然,于越猶勾吳耳。』」此謬言也,「
於越」或「于越」乃是浙東紹興之越的全名漢譯,江南
姑蘇之吳乃是「勾吳」、「句吳」或「攻吳」的簡稱。
<史記.趙世家>云:「翦髮文身,錯臂左絍,甌越之民也。
」楊雩、楊粵、揚越、於越、于越、甌越等實皆一音之
轉,其入於淮南及遁入浙東的兩支,可能在年代上並不相
啣接,而歷史的脈動正是後浪追逐前浪搬的向前躍進,明
白這個道理有助於民族遷徙的探究。
「閩越」又作「閩甌」,越通作甌,見<佩文韻府>,
但可不能因此就以為「閩越」就是在「閩」的「越」,
也不能籠統的說「閩越」、「於越」等都是「越」的分
支,更不能以為「甌駱」也是「越」的一支。<隋書.地
理志>曰:「長沙郡有夷蜑名莫傜,自言其先祖有功,常免
征役,故以為名。」其實「閩越」、「莫傜」、「莫敖
(楚國官名)」、「牧野(地名)」、「馬嵬(地名)」、「
馬尾(福建地名)」等均為一音之轉,又音轉為「靺鞨(族
名)」、「漠河(地名)」、「馬韓(國名)」、「慕韓(國
名)」、「蟊弧(軍中大旗)」、「幕阜(山名)」、「幕
府(山名)」、「閩侯(福建地名)」,又倒裝為「濊貊(族
名)」、「黃梅(地名)」、「附墨(國名)」、「扞彌(國
名)」,音轉為「汪芒(族名)」、「有苗(族名)」、「有
牧(商社)」、「峨嵋(山名)」、「雲夢(澤名)」、「雁
門(關名)」、「澳門(地名)」、「元謀(地名)」、「繹
幕(縣名)」、「虞幕(舜祖)」、「瘞薶(祭地)」、「閹
茂(歲名)」、「王母(神名)」、「雲門(黃帝之樂)」、
「阿眉(族名)」、「雅美(族名)」、「楊梅(地名)」、
「異密(酋名)」,及閩南語「廈門(地名)」等,「閩越」
又音叶「苗傜」,閩之歸化與泰寧、粵之太平、豫之郟
縣、四川嘉定州之眉縣皆有「峨嵋山」,其在中原的一
支為組成中華民族之主要分子。
<釋名>云:「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
」故僊同仙。日本語謂「山」曰「(Yama)」,音叶
「元妙」、「阿門」、「閻摩(神名)」、「妖魔」、「
峨嵋」,又音轉為「玄妙」、「邪魔」、「須彌(山名)
」、「聖母(峰名)」、「薩滿(教名)」、「羨門(仙人)
」、「沙門(島名)」、「玄冥(水神)」、「廝乜(巫也)
」、「司命」、「神明」、「沙彌」、「壽命」、「相
命」、「四明(山名)」、「三明(地名)」、「三苗(族
名)」、「粟末(水名)」、「雙靡(部名)」、「休密(部
名)」、「塞茫(族名)」、「三門(灣名)」、「壽麻(國
名)」、「西膜(國名)」、「下謀(神農之樂)」,及國語
「廈門」,人類的文明進展至這一組音時,由原始的圖騰
信仰,開始衍變為宗教信仰。朝鮮語「濊貊」讀如「Ye-
Mark」,故大東北有「阿穆爾(Amur)省」;日本的地名以
「」及其倒裝的叶音佔第一多數,由此可見「濊貊
」一族乃是組成「大和民族」的骨幹。
「嵎夷」,日出處,通作「禺銕」、「嵎峓」,<書.
堯典>:「宅嵎夷曰暘谷。釋文:<尚書考靈曜>及<史記>
作禺銕。」<書.禹貢>:「嵎夷既略。註:今登州之地。
」<集韻>:「禺銕,東表之地,銕通作夷。」山東的陽穀
音同「暘谷」,故被附會為日出之處。「嵎峓」音叶「
揚越」、「於越」、「餘姚(地名)」、「越繇(王號)」
、「漁陽(地名)」、「雲陽(地名)」、「宜陽(地名)」
、「安陽(地名)」、「維揚(揚州)」、「武陽(地名)」
、「酉陽(地名)」、「葉陽(地名)」、「佚陽(地名)」
、「義陽(地名)」、「義安(郡名)」、「義烏(地名)」
、「未央(宮名)」、「葉榆(地名)」、「鄢郢(地名)」
、「五阮(地名)」、「野王(地名)」、「禦兒(侯名)」
、「陽武(地名)」、「余吾(水名)」、「伊吾(地名)」
、「王屋(山名)」、「運奄(國名)」、「延安(地名)」
、「宇文(部名)」、「語兒(侯名)」、「烏丸(族名)」
、「歐冶(複姓)」、「歐陽(複姓)」、「武夷(山名)」
、「無夷(水神)」、「無為(地名)」、「無鹽(縣名)」
、「完顏(部名)」、「夷維(地名)」、「夷羿(部酋)」
、「榆罔(古帝)」、「陽紆(山名)」、「有虞(氏族)」
、「畏吾或畏兀或偉兀或衛兀(族名,即維吾爾)」等,故
傅斯年先生<夷夏東西說>云「羿為東方主」,但猶未曾
發覺中國東南角與東北角的密切關係。
「夷羿」又音轉為「后羿(古帝)」、「馮夷(水神)
」、「夫餘或扶餘(族名)」、「渾庾(族名)」、「呼延
(複姓)」、「鄜衍(祭名)」、「馮翊(地名)」、「華陰
(地名)」、「淮陽(地名)」、「鳳陽(地名)」、「淮陰
(地名)」、「阜陽(地名)」、「范陽(地名)」、「汾陽
(地名)」、「枌榆(社名)」、「華陽(地名)」、「分宜
(地名)」、「橫艾(歲名)」、「虎彝(祭器)」、「杭愛
(山名)」、「海陽(地名)」、「海鹽(地名)」、「傅巖
(地名)」、「轅(山名)」、「桓因(古帝)」、「洪雅
(族名)」等,倒裝為「烏桓(族名)」、「葉赫(部名)」
、「阿房(宮名)」、「閼逢(歲名)」、「禹父(古帝)」
、「魚鳧(古帝)」、「吳回(古帝)」、「無懷(古帝)」
、「衛輝(地名)」、「蕪湖(地名)」、「阿衡(官名)」
、「葉護(皇族)」、「野狐(嶺名)」、「烏滸(河名)」
、「窳渾(縣名)」、「禹航或餘杭(地名)」、「五華」
等,故傳說越為禹後,浙東又多與舜有關的傳說。
<山海經.海內北經>曰:「從極之淵,深三百仞,惟冰
夷恆都焉。郭注云:冰夷,馮夷也。<穆天子傳>所謂河伯
無夷者,<竹書>作馮夷,字或作冰也。」「馮夷」又音轉
為「冰夷」、「僰夷或伯夷或白夷或癹夷或蒲夷或擺夷
或布依(族名)」、「伯益或柏翳(古帝)」、「僕射(官
名)」、「屏翳(雨師)」、「倍阿(神名)」、「鄱陽(湖
名)」、「濮陽(地名)」、「偪陽(國名)」、「博野(地
名)」、「博愛(地名)」、「博望(侯名)」、「彭衙(地
名)」、「彭亡(聚名)」、「白羊(族名)」、「北黟(山
名)」、「平原(地名)」、「平陽(地名)」、「平遠(地
名)」、「寶應(地名)」、「寶婺(地名)」、「寶安(地
名)」、「排灣或派宛(族名)」、「蒲吾即番吾(地名)
」、「番禺(地名)」,及閩南語「澎湖」等,「百越」實
即「擺夷」等之音訛,「伯益」則為「后羿」之分化,出
身真定「番吾」的趙佗竟為「番禺」之君。
「澎湖」又音轉為「彭亨(州名)」、、「鏺汗(國
名)」、「渤海(海名;國名;郡名)」、「北海(海名;郡
名)」,又音轉為「僕骨(族名)」、「濮固(複姓)」、「
北固(山名)」、「盤古(古帝)」、「伯鯀(古帝)」、「
不窟(部酋)」、「別克(首領)」、「盤谷(曼谷異譯)」
、「蒲干(地名)」、「擺古或勃固(地名)」、「蒲姑或
薄姑(地名)」、「拔野古或拔曳固(族名)」、「貝加爾
(Baikal湖名)」等,倒裝為「戈壁(沙漠)」、「高平(地
名)」、「澉浦(地名)」、「姑婆(嶼名)」、「姑布(複
姓)」等。「靺鞨」又音轉為「蒙古(族名)」、「曼谷
(地名)」、「孟拱(地名)」、「莫干(山名)」、「莽
葛(舟名)」、「孟加拉(國名)」等,倒裝為句鼆(邑名)
」、「高密(地名)」、「昆莫(王號)」、「高棉(國名)
」、「姑墨(國名)」、「句芒(春神)」、「高禖(媒神)
」、「卡米(回紇稱巫師)」、「耿馬(地名)」、「昆明
(地名)」、「廣牧(地名)」、「高明(地名)」、「開明
(古帝)」、「姑幕(地名)」、「根牟(地名)」、「蓋牟
(城名)」、「蓋馬(山名)」,及「噶瑪蘭(族名)」、「
喀爾瑪克(族名)」、「庫莫奚(族名)」,與曾經長期為
日本九州霸主的「(熊襲Kumaso-族名)」等。
「高禖」又音轉為「郊禖」、「吉蔑(族名)」、「
鄒牟或朱蒙(部酋)」、「昭明(商王)」、「荊羋(國名)
」、「訾母(宋地)」、「葭萌(地名)」、「且末(國名)
」、「崇明(島名)」、「金門(島名)」、「曾母(島名)
」、「中牟(地名)」、「即墨(地名)」、「旃蒙(歲名)
」、「佳木斯(地名)」等,倒裝為「滿洲(族名)」、「
鄚頡(地名)」、「馬鬃(山名)」、「米倉(山名)」、「
美稷(地名)」、「湄州(島名)」、「馬祖(島名;神名)
」、「媽祖(神名)」、「孟豬(澤名)」、「膜晝(部酋)
」、「美湫(地名)」、「万俟(複姓)」、「艋舺(船名)
」、「莫愁(湖名)」、「篾兒乞(族名)」等,又音轉為
「密須(國名)」、「綿上(地名)」、「鏌(地名)」、
「麼些(族名)」,再倒裝即為「三苗」。
「噶瑪蘭」或作「卡瓦蘭」,「蘭」殆即「人」之
義。「卡瓦」音叶「句吳(國名)」、「高郵(地名)」、
「贛榆(地名)」、「賈汪(地名)」、「鬼閻(地名)」、
「高要(地名)」、「貴陽(地名)」、「梗陽(地名)」、
「句陽(地名)」、「句繹(地名)」、「昆陽(地名)」、
「姑衍(海名)」、「庫頁或苦兀或苦夷(島名)」、「高
陽(古帝)」、「鯀禹(古帝)」、「昆吾(國名)」、「公
冶(複姓)」、「古冶(複姓)」,及雲南極西的「佧佤(族
名)」,倒裝為「阿卡(族名)」、「裕固(族名)」、「餘
干(縣名)」、「陽穀(縣名)」、「冤句(縣名)」、「安
廣(地名)」、「夷鼓(部酋)」、「允格(部酋)」、「禺
(神名)」、「鹽官(縣名)」、「烏莞(縣名)」、閩南
語「安溪(地名)」、「藥羅葛(Yaruq族姓)」、「藥勿
葛(Yabutqar族姓)」、「汪古(部名)、「郁久閭(Ukuru
族姓)」,音轉為「回鶻(族名)」、「函谷(關名)」、「
侯官(縣名)」、「浛洸(地名)」、「海康(地名)」、「
海口(地名)」、「紇骨(族名)」、「紇扢斯(族名)」等
,及客家人自稱其族名的「客家(Hakkas)」。
柔然(蠕蠕)族姓「郁久閭─拓跋」的「郁久閭」又
作「木骨閭(Mukuru)」,恰音叶「孟加拉(Bengal)」,音
又轉入「莽葛」、「舽舡」,吳人目舟曰「舽舡」,音
凱達喀蘭族謂舟的「Banka」。「吉爾吉斯(Kirghiz)」
一作啟耳基茲,又作柯爾克孜、柯爾克茲、柯爾克斯等,
<元史>作吉利吉思或乞兒吉思,唐時稱「黠戛思」,古「
堅昆(鬲昆Kvekur)」國也,或曰「居勿」、曰「結骨」,
稍號「紇骨」,亦曰「紇扢斯」。巴克爾<韃靼千年史>
云:「以近世考證所知者言,則黠戛斯與回紇所用之語言
確係相同者。」「紇骨」固音近「回鶻」,「裕固」本
是「回鶻」留在祈連山麓的一支。閩南語讀「居勿」音
叶國語「句吳」,又音轉為「高緺(部酋)」、「共工(部
酋)」、「貢噶(地名)」、「廣固(地名)」、「骨(族
名)」、「骨利幹(Kurikan族名)」、「廓爾喀(族名)」
、「喀爾喀(部名)」等,及閩南語「客家」。唐時龜茲
王號之稱的「伯克」,出自突厥、回鶻有宰相、治理、
指揮、統率等義的「匍(Bag)」,音近蒙古稱貴人的「別
乞」,而可能與客家稱土地公的「伯公」同語根。
「回紇」原名「袁紇」,亦稱「烏護」,又稱「烏紇
」,隋時曰「韋紇」,至唐始稱「回紇」,其後改稱「回
鶻」,<元史>有「畏吾」、「畏兀」、「偉兀」、「衛
兀」,間亦有「畏午兒」、「輝和兒」等稱號,今通稱曰
「維吾爾(Ouigour,Uigur,Uighur or Weigour)。「畏
兀」又音轉為「回紇」、「輝發(部名)」、「忽汗(州
名)」、「扶風(郡名)」、「防風(族名)」、「海豐(地
名)」、「海防(地名)」、「合肥(地名)」、「番和(地
名)」、「皇甫(複姓)」、「浩罕(國名)」、「瀚海(沙
漠)」、「輝和兒」等,「袁紇」、「韋紇」、「烏紇」
、「烏護」等並音叶「烏桓」、「葉赫」。
<新唐書.卷271上>曰:「迴紇,其先匈奴也。俗多乘
高輪車,元魏時亦號高車部,或曰敕勒,訛為鐵勒,臣于突
厥。」<魏書.卷103>云:「高車,蓋古赤狄之餘種也。初
號為狄歷,北方以為敕勒,諸夏以為高車、丁零,其語略
與匈奴同,而時有小異,或云其先匈奴之甥也。」史書於
邊疆民族,每喜云某族為某族之裔,近世的史學家甚至把
匈奴列入突厥族,非但無知而且荒謬,耿夔擊破匈奴,北
單于逃走,鮮卑因此轉徙據有其地,匈奴餘種留著尚有十
餘萬落,皆自號鮮卑;當匈奴強盛時,其治下亦不乏他族,
如樓煩、白羊等,故匈奴自為匈奴、回紇自為回紇,如云
回紇中有匈奴遺種猶可,若謂回紇其先即是匈奴則無稽
之甚矣。<史記.匈奴列傳>載:「(冒頓)後北服渾庾、屈
射、丁零、鬲昆、薪犁之國。」狄歷、丁零、鐵勒一音
之轉,回紇在唐初固猶隸屬於鐵勒諸部也。
「堅昆」、「結骨或契骨」音叶「赤鬼(國名)」、
「柴棍(地名)」、「昌谷(地名)」、「成固(地名)」、
「成皋(地名)」、「朝歌(地名)」、「秭歸(地名)」、
「柘皋(地名)」、「尺郭(神名)」、「鍾馗(神名)」、
「宗膾(國名)」、「詹葛(複姓)」、「諸葛(複姓)」、
「章貢(水名)」、「井崗(山名)」、「牂牁(郡名)」、
「介根(地名)」、「錦官(地名)」、「劍閣(地名)」、
「夾谷(地名)」、「斟灌(國名)」、「汁給(歲名)」、
「赤崁(社名)」,及「畬客」自稱,音轉為「新港(社名)
」、「涫或桑乾(河名)」、「沙蓋或薩開(族名)」
「韶關(地名)」、「索罟(島名)」、「蛇口(地名)」,
及國語音的「香港(地名)」與「畬客」。
<大越史記.鴻龐紀>曰首肇封疆的越南開國之君,為
炎帝神農氏的三世孫帝明之子,封涇陽王,號赤鬼國。揭
開那層被神話重重包裹著的外衣,自然浮現出那殘存的
史影。「赤鬼」又倒裝為「廣昌(地名)」、「高昌(國
名)」、「括蒼(山名)」、「句章(地名)」、「貴州(省
名)」、「箇舊(地名)」、「古宗(族名)」、「姑臧(地
名)」、「會稽(山名)」、「句注(山名)」、「古晉(州
名)」、「孤竹(國名)」、「康居(國名)」、「庫車(地
名)」、「高車(族名)」,及「客家」的國語讀音,「俗
多乘高輪車,因號高車」乃是望文生義。
<唐韻>:「畬,以諸切,音余。」但,<集韻>:「畬,又
詩車切,音奢,火種也。」<韻府>:「畬,式車切,燒榛種
田也。」陳運棟<客家人>第四章註六曰:「畬讀若斜,今
鄉音讀若ㄑㄧㄚv。」「畬」字讀音變化極大,<廣東通
志>曰:「畬,與同,均係俗字。」李調元<卍齋錄>云
:「,音斜,近山之地曰。」「」、「畬」同音,一
訓「山居」、一訓「火耨」,「民」、「畬民」之易
稱,殆無其他意義可言,止為文字上之變換而已。「民
」一名,其初見於文史者,為宋文文山所撰<知潮州寺丞
東岩先生行狀>,其文曰:「潮與漳汀接壤,鹽寇民群聚
剽劫累政。」可知「民」之稱,在宋時已有之,「畬民
」之改稱,就分佈地域言,則在閩浙;就時間言,約在宋元
之交。顧亭林<天下郡國利病書>曰:「當作畬,<實錄>
謂之畬蠻。」又,「傜,本盤瓠之種,產於湖廣溪峒間,即
古長沙黔中五溪之蠻是也。其後,生息蕃衍,南接二廣,
右引巴蜀,綿亙數千里。」<福建省通志>云:「畬客,即
徭人。」<鄺露赤雅>曰:「傜名客,古八蠻之種。」田
汝成<行邊紀聞>亦云:「徭人,古八蠻之種也。窮極嶺海
,迤連巴蜀皆有之。」謝肇<淛五雜俎>云:「吾閩山中有
一種畬人,相傳盤瓠種也,有槃藍雷三姓。」畬客中又雜
有莫傜、夷蜑、八蠻、武陵蠻、五溪蠻、盤瓠種等,為
可想而知,而「客家」實即「畬客」之近親。
今贛之東南與閩之南平有所謂「棚民」者,<南平縣
志>曰:「依山傍谷,誅茅縛屋而居,曰棚民。」其實「棚
民」、「八蠻」乃是一音之轉,閩南語「寶婺」、「博
望」、「彭亡」、「陪尾(山名)」又音轉為「拜禡或筆
瑪(巫師)」、「漂馬或畢瑪(族名)」、「卑繆(地名)」
、「八莫(地名)」、「片馬(地名)」、「白馬(地名)」
、「彭門(地名)」、「蒲蠻(族名)」、「八蠻」等。「
盤瓠」則為「盤古」音轉,<廣博物志.卷九>引<五運歷
年記>:「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
為晝,閉目為夜。」傜族人祭祀盤古非常虔誠,尊稱之為
「盤王」,其實乃是自古留傳下來的圖騰信仰。苗族也
有「盤王書」,類似舊約創世紀,傳唱於苗民當中。三國
時候,徐整作<三五歷記>,吸收了「盤古」或「盤瓠」的
傳說,加以古代經典中的哲理成分,和自己的想像,創造
了一個開天闢地的盤古,填補了濛鴻時代的這一段空白,
成為我們中華民族共同的老祖宗。(按:客家人最普遍也
最虔誠的信仰,厥為土地公,而客家話稱之為「伯公」,
此「伯公」實即「盤古」之音轉。)
據畬民的傳說,他們的始祖是龍犬─槃瓠,「在上古
時代,高辛王元后耳痛三年,後從耳中取出一蟲,形象如
蠶,育於盤中,飼以黑飯,忽而變成一隻龍犬,毫光顯現,
遍身錦繡。高辛王見之大喜,賜名龍期,號為槃瓠。那時
犬戎入寇,國家異常危急,高辛王就下詔求賢,謂有能斬
犬戎將軍的頭來獻的,必把公主嫁給他。龍期便挺身前
往敵國,啣了犬戎將軍的頭報命,欲求高辛王實踐他的前
言。高辛王嫌其不類,頗有難色。龍期忽作人聲說:『你
將我放在金鐘內,七天七夜就可變做人。』到了第六天,
公主怕他餓死,揭開金鐘一看,則全身變成人形,惟頭尚
未變。於是槃瓠著上大衣,公主戴了犬頭冠,倆相成婚了
。槃瓠攜妻入山居住,生三男一女,長姓盤,名叫自能;次
姓藍,名叫光輝;三姓雷,名叫巨祐;女婿姓鍾,名叫智深
。」這一段口傳,可說是畬民的神話史,畬族中人人言之
不諱,還編成一首<狗皇歌>傳唱。試看臺南縣兩處二重
溪「孝女與馬公爺」的傳說,可知都屬同一源流:
臺南縣的大內鄉與東山鄉各有一處二重溪,這兩處
二重溪又都有一件相同的傳說,據說從前有一李姓豪族,
有一次被生蕃包圍,無法脫困,他有一個女兒極為孝順,
即誓告天地,如有人能救回他的父親,即願下嫁於該人。
當夜果有一馬馱著他的父親回來,孝女真是悲喜交加,幸
有仙人憐其孝道,向她託夢說:如將馬關於一室,絕不可
給人看到,經過一百日後,馬即變成人形。她醒來後即刻
照著仙人的指示做,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期限愈接近她的
心情也愈著急,到了第九十九日,由於好奇心的驅使,她
再也禁不住內心的衝動,就偷偷地開了門閂,那匹馬隨即
奔到她身上來,她雖一時驚慌失措,卻也不能拒絕與馬結
婚。其後子孫繁衍各地,原來的李姓也變為馬姓,而奉祀
該馬為馬公爺,畫一馬公爺像膜拜,每到馬公爺的誕辰,
在夜間拿出馬公爺像來,只給其一族的女性子孫觀看,並
訓以孝道及述說其由來(按:畬民也有槃瓠畫像,為祭祖
時所用,像後有圖解一篇,也同樣說得很詳盡。畬民最重
祭祖,稱為醮名,一作醮明,每一姓始祖刻一龍頭祖杖[即
槃瓠的首像],飾之以布條,祭祖時則供龍頭圖騰羅拜之,
故有狗頭傜之稱。畬婦首上所戴之竹筒布冠,亦為畬民
尊崇部族圖騰之一表徵。),後來因為馬公爺的畫像不甚
好看,其後裔才雕刻一座等身大的人形,塑成紅臉黑鬚的
馬公爺,給他們的後代子孫搬請禮拜。
此外,大內鄉頭社村南鄰的三崁部落,及東山鄉舊名
「北馬」社的東中村,也都奉祀有「馬爺公」或「馬公
爺」,傳說的內容也大同小異,如「被蕃所困」或說「被
官所捕」,三崁部落的傳說最大的不同點,說此孝女遂在
馬的蹂躪下喪命,除奉祀「馬爺公」以外,還兼祀「馬爺
媽」,年年按時舉行祭祀。蕭壠社(今臺南縣佳里鎮)的
原住民已往有「摸馬卵」的惡習,殆屬馬公爺信仰的流
變,據吳新榮<南臺灣采風錄>說:當時住在佳里金唐殿後
的邱家原本姓馬,源自馬姓的習俗,結婚時新娘必須「摸
馬卵」,以求子孫繁衍,也就是由該族的長老逐次輪流,
要求族內每一個新娘的「初夜權」(按:臺灣古代本不產
馬,有關這一類馬公爺的傳說,其母題的主角疑本是狗)
。雲林縣的土庫鎮有馬公厝,臺中縣的大雅鄉有馬崗厝,
此「馬公」或「馬崗」乃是原住民社名的音譯。臺南市
的輔順將軍廟又名馬公廟,而臺中市的輔順將軍廟奉祀
馬舍公,雲林縣的東勢鄉有馬山厝,此「馬舍」想必就是
「馬山」的異譯,而又音轉為「輔順」。臺南縣的關廟
鄉有馬稠,其鄰近又有布袋,閩南語「馬稠」固音近「布
袋」。吳新榮<震瀛採訪記>云據說福建泉州也有馬公爺
的傳說,臺灣原住民固亦自彼岸遷徙而來者也。
<後漢書.南蠻傳>載:「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
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訪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將吳將軍
之頭者,購黃金千鎰,邑萬家,又妻以小女。時帝有畜狗,
其毛五采,名曰槃瓠。下令之後,槃瓠遂啣人頭造闕下,
群臣怪而診之,乃吳將軍首也。帝大喜,而計槃瓠不可妻
之以女,又無封疆之道,議欲有報,而未知所宜。女聞之,
以為帝皇下令,不可違信,因請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
槃瓠。槃瓠得女,負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處險絕,
人跡不至。帝悲思之,遣使尋求,輒遇風雨震晦,使者不
得進。經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槃瓠死後,因
自相夫妻。織績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色衣服,製裁皆有
尾形。其母後歸以狀白帝,於是使迎致諸子,衣裳斑斕,
語言侏離,好入山壑,不樂平曠。帝順其意,賜以名山廣
澤。其後滋蔓,號曰蠻夷,今長沙武陵蠻是也。」「蠻夷
」音叶「苗傜」,「武陵」音叶「甌駱」,這一段記載與
畬民口傳者稍有出入,但仍屬於同一母題。
「龍期」音叶「獠(族名)」、「瀾滄(江名)」、
「臨川(縣名)」、「龍川(縣名)」、「臨邛(地名)」、
「浪穹(地名)」、「南昌(地名)」、「任城(地名)」、
「南巢(地名)」、「容成(古帝)」、「鹿草(地名)」、
「流求(國名)」等,倒裝為「犬戎(族名)」、「黔靈(山
名)」、「黔雷(神名)」、「且蘭(地名)」、「曹奴(地
名)」、「產里(地名)」、「(地名)」、「純留(縣
名)」、「陳留(縣名)」、「昌黎(地名)」、「琴如(地
名)」、「撐犁(天也)」、「祈連(山名)」、「長林(山
名)」、「蒼林(部酋)」、「重黎(部酋)」、「丘林(複
姓)」、「叱李(複姓)」、「敕勒(國名)」、「狫(族
名)」、「蔥嶺(嶺名)」、「邛崍(山名)」等,音轉為祝
融(古帝)」、「季連(部酋)」、「蟜牛(古帝)」、「姜
戎(族名)」、「九黎(族名)」、「嘉良或嘉戎(族名)」
、「嘉陵(江名)」、「蕉嶺(地名)」、「巨靈(神名)」
、「涿鹿(地名)」、「鉅鹿(地名)」、「鍾陵(地名)」
、「鍾離(複姓)」、「終南或終隆(山名)」、「金陵或
江寧(地名)」、「江陵(地名)」、「中寧(地名)」、「
加羅(國名)」、「邾婁(國名)」、「將樂(縣名)」、「
莊浪(縣名)」、「豬龍(河名)」、「剞閭(族名)」、「
檇李或醉李(地名)」、「九隆(部酋)」、「九龍(地名)
」、「吉林(省名)」、「竟陵(地名)」、「中容(部酋)
」、「真臘(國名)」、「諸羅(縣名)」等,又倒裝為「
南召(地名)」、「龍駒(地名)」、「雷澤(澤名)」、「
雷翥(海名)」、「陸終(古帝)」、「嫘祖(黃帝之妻)」
、「南掌(國名)」、「老撾(國名)」、「兩江(地名)」
、「連江(地名)」、「隆中(地名)」、「廉江(地名)」
、「令居(地名)」、「令支(地名)」、「日照(地名)」
、「如者(部名)」、「瑞金(地名)」、「女真(族名)」
、「柔兆(歲名)」、「羅茲阿」等,日人安倍明義<台灣
地名研究>「鄒族」又作「羅茲阿」,殆即其全名,彼等
尚未遁入山區之前,極可能本亦散佈在嘉南平原一帶,而
臺南縣的「北門」鄉、北門鄉的「北馬」與「白米」、
東山鄉的「北馬」、左鎮鄉的「拔馬」等均音叶「拜禡
」,羅羅的巫師稱為「拜禡(一作筆瑪、白馬)」,擺夷的
巫師也稱做「筆瑪」,而稱總巫師曰「瑪猛」,其九年的
一大祭稱「猛海」祭。芮逸夫<中華民族的構成>云鄒族
、排灣、卑南(畢瑪)、魯凱等同操鄒和排灣的方言,而
安倍明義則視卑南族為排灣族的一支。
畬民以「盤(槃)」、「藍」、「雷」三姓為正宗,
「鍾(鐘)」屬別宗,是女婿的姓,後來才添加「茍、婁、
胡、侯、林、李」等姓,現分佈於浙江南部迤西屬于舊
溫州、處州所轄之景寧、雲和、麗水等十九縣境的山區
,人口數約十餘萬;福建北部迤東屬于舊建寧、汀州所轄
之連江、羅源、古田等二十三縣境的山區,人口數或不
致少于浙江境內之畬民的數字;江西南部,及廣東東、北
部,在明朝正德、嘉靖年間,曾經王守仁之「大兵進剿」
,其或存的殘餘,當已混化于當地人口中,總計浙、閩二
省的畬民,其人口數當在二十萬以上。據何聯奎<畬民文
化>稱,安徽徽州陽源地方亦有雷姓畬族,又云據<陜西通
志>載,秦中亦有傜民;陳運棟<客家人>云客家人亦有流
佈於長江以北者,在河南有光山、固始等十二縣,在湖北
有黃岡、黃梅等七縣,在安徽有婺源、六安等十縣,在山
西有曲沃、汾陽等六縣,在陜西有郃陽、山陽等五縣,都
是有客家人居住的縣份,此外貴州、雲南、西康也都有
少數客家人分佈。陳運棟所謂「流佈」,有近世才遷移
而至的意味,竊恐其未必,以歷史演進的軌跡觀之,這些
應是頑強的固守其族性,不易與外族同化的族群。
「高辛」音叶「瞽叟(舜父)」、「姑蘇(地名)」、
「姑孰(地名)」、「崑山(地名)」、「空桑(地名)」、
「歸善(地名)」、「廣信(府名)」、「貴霜(國名)」、
「葛薩(族名)」、「喀山(國名)」、「姑師(國名)」、
「垓下(地名)」、「丱兮(城名)」、「固始(地名)」、
「歸綏(地名)」、「哥舒(複姓)」、「公孫(複姓)」、
「公西(複姓)」、「空相(複姓)」、「鯤身(地名)」、
「高砂(地名)」、「狗邪(國名)」等,倒裝即是「畬(ㄒ
ㄧㄝ/)客」。「邪」音「ㄒㄧㄝ/」又音「ㄧㄝ/」,「
狗邪(ㄧㄝ/)」亦倒裝為「畬(ㄩ/)客」;「畬(ㄩ/)」音
近「吳」,「句吳」亦省音為「吳」;彰化縣的西南部有
一種住民被稱為「ㄠ\ 客」,客家人向無「閩客」與「
粵客」之分,故此處所指的有可能指的即是「畬客」。
<爾雅‧釋詁>:「卬、吾、台、予、朕、身、甫、余、
言,我也。註:卬猶姎也。疏:女人稱我曰姎,由其語轉故
曰卬。」<後漢書‧南蠻傳>:「相呼為姎徒。」今客家
話自稱曰「言(兀ㄞv)」,稱對方曰「卬(ㄥ)」,自稱
已有「言」,故「卬(姎)」轉為第二人稱。
根據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六十八年所發行<台灣
區姓氏堂號考>中的統計資料,除臺北縣市以外,「藍」
姓人士以宜蘭縣為最多;「雷」姓人士以雲林縣為最多;
「盤」姓人士以桃園、新竹兩縣佔絕對多數,這幾個縣
在臺灣開發的早期,都有相當多的客家移民參與,可見有
不少的畬客涵化於客家。「盤」姓顯然系出「盤瓠」,
其人口數不應如此之少,竊疑稱盛於桃竹苗一帶的「彭
」姓即為「盤」姓的化身。甌駱人以「藍雷」一名涵蓋
畬客,其大本營蓋福建之「龍巖」歟?福建的「平和」
音叶「盤瓠」,倒裝為廣東的「和平」;廣東的「惠來」
、「興寧」音叶客家謂甌駱的「Ho-lo」,倒裝為廣東的
「陸豐」、福建的「寧化」,可見不僅有畬客、客家涵
化於甌駱,也有不少的甌駱涵化於客家焉!
何喬遠<閩書.卷152>載:「永嘉二年,中原板蕩,衣
冠始入閩者八族:所謂林、黃、陳、鄭、詹、丘、何、
胡是也。」今陳、林、黃依序為臺灣前三大姓,詹姓人
士以彰化縣為最多,苗栗縣次之;邱(同丘)姓人士以桃園
縣為最多;桃、竹、苗三縣是臺灣客家人的主要分佈地
區,彰化縣有不少的客家人同化於甌駱人,故在臺灣「語
言」實已幾乎成為區別族群的唯一要素。「鍾」姓人士
以屏東縣為最多,桃園縣次之;「劉」姓人士以高雄縣為
最多,臺中縣次之,屏東、臺中兩縣都有為數不少的客家
族群分佈,這二姓向來是客家人的著姓,「婁」又通作「
劉」,漢時婁敬或作劉敬,「婁」姓、「鍾」姓與「彭」
姓均為畬客的主要姓氏;嘉應五屬各鄉鎮更滿佈著「畬
坑」及帶有「畬」字的地名,可見客家與畬客關係之密
切,以「ㄏ」、「ㄒ」二聲母通轉而言,吾人若逕謂客
家等同畬客亦未嘗不可。「歐」姓人士在客家人中亦非
少數,「駱」姓人士竟以苗栗縣為最多,這又說明了客家
人中亦融和有甌駱,而目前所謂的「甌駱人」僅是最初
以甌駱為骨幹,實際上溶入的外族早已喧賓奪主矣!
<集韻>:「歲在未曰汁給,通作洽。」<爾雅.釋天>:
「太歲在未曰協洽。」<史記.歷書>作「汁洽」,「汁」
與「洽」均訓「和」,「洽」又音「協」,「汁給」音轉
為「協洽」,又音轉為「鄯闡(地名)」、「鄯善(國名)
」、「實沈(部酋)」、「玄囂(古帝)」、「賽夏或獅設
(族名)」、「仙霞(嶺名)」、「夙沙或豎沙(古帝)」、
「西隨(地名)」、「沙隨(地名)」、「簫韶或韶(舜
樂)」、「宿松(地名)」、「四礵(島名)」、「壽舒(地
名)」、「眭盱(地名)」、「肅慎(國名)」、「休循(國
名)」、「香山(地名)」、「象山(港名)」、「三沙(灣
名)」、「三山」,「三山國王」是客家移民的守護神,
「三山會館」是福州人的同鄉會,福州的別號「三山」,
供奉潮州揭陽縣的三座名山─獨山、明山、巾山,尊為
「三山國王」,是過去一貫的說法,福州也硬湊出三座山
(按:福州市區內的于山、烏山、屏山,是為所謂的三山,
然而福清、長東也各有一個三山,霞浦則有一個三沙灣)
以作為其別名的依據,這其實都是後人的附會。人類所
奉祀的神靈,多源自上古的圖騰信仰,神稱「三山」透露
出「玄囂」一族曾經盛極一時的訊息,所謂「國王」乃
是「句吳」或「嘉應」的叶音,可見客家與閩北及句吳
實有極密切的關係,只是尚未為學術界所知。
「莫傜」、「閩越」倒裝為「峨嵋」、「蛾眉」,
<廣韻,韻會,正韻>並:「眉,又音妹,義同。」客家女子
多置「妹」於名後。「句吳」、「國王」又音轉為九五
(君王)、建甌(地名)、建陽(地名)、嘉應(地名)、揭陽
(地名)、朱崖(地名)、朱鳶(地名)、縉雲(地名)、顓臾
(國名)、咎繇(古帝)、鍾吾(地名)、鍾武(地名)、江陰
(地名)、章武(地名)、嘉峪(關名)、居庸(關名)、嘉魚
(地名)、晉陽(地名)、中央(氏族)、中衛(地名)、犍為
(地名)、犍為(山名)、金微(山名)、居延(海名)、寘顏
(山名)、鉅野(地名)、爪哇(島名)、昭武(城名)、真武
(神名)、江疑(神名)、磝(城名)、鬷夷(族名)、中
(部酋)、中衍(部酋)、涇陽(地名)、著雍(歲名)、作噩
(歲名)、招英(神名)、織阿(神名)、濁繇(氏族)、珠余
(氏族)、居勿(族名)、曾文(溪名)、曲阿(地名)、曲沃
(地名)、曲遇(地名)、蒼梧(地名)、蚩尤(古帝)、仇猶
(城名)、赤烏(氏族)、乞顏(氏族)、淳維(古帝)、淳于
(複姓)、嫦娥(羿妻)、昌意(古帝)、青陽(古帝)、長安
(地名)、潮陽(地名)等,又倒裝為有巢(氏族)、伊祈(氏
族)、義渠(族名)、焉耆(國名)、壹岐(島名)、隱歧(島
名)、羊腸(國名)、伊闕(地名)、雍丘(地名)、武丘(地
名)、奄蔡(國名)、郁成(城名)、陽城(地名)、陽曲(地
名)、禺強(神名)、尉遲(複姓)、榆次(地名)、亞齊(國
名)、烏巢(地名)、勿吉(族名)、沃沮(族名)、兀者(衛
名)、窩集(森林)、有祖(神名)、案祖(神名)、禺京(神
名)、翁仲(巨人)、武進(地名)、望江(地名)、雩(地
名)、儀徵(地名)、崦嵫(山名)、焉支(山名)、月氏(國
名)、郁郅(地名)、游兆(歲名)、俞紒(國名)、閼氏(后
名)、愛家(后號)、哀家(寡后)、陽翟(地名)、沃焦(島
名)等,這一組「中原」的叶音,以其地名在中國出現率
之高,可以看出其在中國的繁衍之盛,<穆天子傳>記周穆
王西征途中亦數遇此輩。其「中庸」思想與「於越」
音的「陰陽」思想,共同主宰了中國人的精神文明,但在
武力上則臣服於「軒轅」及倒裝的「有熊」,故匈奴國
君號「單于」音叶「軒轅」,號其后曰「閼氏」。
「雩」又音轉為有熊(古帝)、鬻熊(楚祖)、虞舜
(古帝)、堯舜(古帝)、有娀(商祖)、有莘或有侁(氏族)
、烏孫(國名)、安息(國名)、耶薩(王號)、惡師或貳師
(城名)、伊循(城名)、越裳(國名)、阿賢(官名)、王險
(城名)、烏什(城名)、偃師(地名)、吳興(地名)、聞喜
(地名)、鹽山(地名)、王孫(複姓)、微生(複姓)、望舒
(月御)、罔象(神名)、雨師(神名)、萬歲(尊號)、越巂
(地名)、無錫(地名)、恩施(地名)、危須(地名)、翁山
(複姓)、愛新(複姓)、阿史那(複姓)、阿薩密(省名),
倒裝為軒轅(古帝)、單于(君號)、薰育或獯鬻或玁狁或
獫狁(族名)、玄黓(歲名)、豕韋(國名)、室韋(族名)、
蓨魚(氏族)、四嶽(古帝)、沙壹(哀牢祖)、豨郼或豨韋
(古帝)、玄武(神名)、象罔(神名)、熊耳(山名)、三危
(山名)、徐聞(地名)、仙遊(地名)、霜娥(嫦娥)、湘娥
(舜妃)、碎葉(城名)、西夜(國名)、山陰(地名)、山陽
(地名)、駟望(縣名)、新野(地名)、謝(國名)、薩彥
(嶺名)、鮮虞(國名)、上虞(地名)、商於(地名)、鮮于
(複姓)、散宜(複姓)、盱(地名)、咸陽(地名)、鮮陽
(複姓)、索陽(複姓)、孫陽(複姓)、戲陽(複姓)、夏陽
(地名)、商羊(水祥)、夏禹(古帝)等,堯、舜、禹禪位
之真象,原不過是諧音而生之附會。
「有熊」又音轉為伏戲或伏犧(古帝)、華胥或赫胥
(氏族)、桓雄(部酋)、歡斯(酋號)、扶桑(地名)、釜山
(地名)、膚施(地名)、番須(地名)、河僊(地名)、放勳
(堯名)、渾邪(部名)、撫順(地名)、鳳翔(地名)、負夏
(地名)、豐順(地名)、華夏等,倒裝為夏后(氏族)、少
昊(古帝)、參胡(氏族)、羲和(部酋)、邡(地名)、上
杭(地名)、祥符(地名)、朔方(郡名)、松花(江名)、司
寒(神名)等,「伏犧」和「女媧」分別為傳說中男、女
兩性的開闢祖,人類文明的演進程序是先有母系社會,再
有父系社會,「伏」音近「父」,當語音由「女媧」演進
至「伏犧」時,中國已步入父系社會。夏后氏所建立的
夏朝,是中國歷史上在商、周之前的一個王朝,在這之前
的中原,已上演過無數部族逐鹿的戲碼。
相傳「黃帝」姓「公孫」名「軒轅」,一說姓「姬
」,號「有熊氏」,或說號「帝鴻氏」、「帝江氏」,別
號「豐隆」,以武力征服「蚩尤」,被尊為中華民族共同
的老祖宗。在黃帝之前又相傳有「炎帝」,號「神農氏
」,或說號「阪泉氏」、「烈山氏」、「厲山氏」、「
歷山氏」等。其實,各個稱號均為一代之總號,各個稱號
也不一定出現在同時代。部族名均即是圖騰名,「女」
字叶音的部族名出現最早,但並不一定就最早登上歷史
的舞臺,例如「瓦剌」的嶄露頭角,已在明朝中葉。中華
文明最早的誕生地,應即是「女媧」叶音的「洛陽」,而
後漸次擴大其範圍,凡接觸到先進文明的部族,很快的就
強盛起來,文化較優的部族,久而久之也會衰落下去,強
者統治或趕走弱者,少與外界接觸者常停滯不前,新興起
的一族,其餘威每造成骨牌效應,此歷史演進之恒軌也。
余曾以臺灣見於地圖上的地名作一統計分析,結果發現
以「汁給」、「鶉觚(縣名)」音轉的「帝嚳」之叶音佔
第一多數,「汁給」音轉之「畬(ㄒㄧㄝ/)客」的叶音佔
第二多數,這些較遲溶入中華文化圈的族群,血緣上實接
近「畬客」,而為「客家」之遠親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