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嘉義縣的阿里山鄉為其主要聚集地區的曹族或鄒
(Tsou)族,兩年前(民國91年)的一首「札哈木之歌」,
風靡了臺南市的文化當局,為此臺南市政府特地在安平
區的二鯤身,開闢了一處「札哈木原住民公園」。
    「札哈木之歌」的主要內容,乃是對於其來臺登陸
地點之深刻回憶。據其故老代代相傳,「札哈木」的地
理位置就在今天的臺南府城一帶,而由於西元1624年頃
荷蘭人的入據臺灣,並築城於一鯤身、四草湖及赤崁一
帶。三十八年後,鄭成功揮軍入臺,趕走荷蘭人。再二
十一年,鄭氏降清,臺灣劃入清朝版圖。據說,鄒族的
先人就是在這一紛亂的時代遷離札哈木的。
    由埔里牛眠庄的「噶哈巫(Kahabu)」音叶「卡那布
(Kanabu)」、「簡子霧(Kanavuw)」,主要音節音叶噶
瑪、閩南語「牛眠」看來,「札哈木」實音叶閩南語的
洲子尾,急讀之音叶閩南語石門、曾文、查畝、查某、
走馬、田尾、川文、赤馬、七美,又倒裝為閩南語蒙正
、馬庄、斑芝、八掌、媽祖、梅子厝,臺南縣的大內鄉
有走馬瀨與蒙正庄、善化鎮原有曾文庄,即曾文溪得名
的源頭、柳營鄉舊名叫查畝營、東山鄉有田尾及斑芝花
坑與馬庄溪子、官田鄉有斑芝花腳與媽祖園及川文山、
歸仁鄉有媽祖廟,澎湖群島有查某嶼及七美與赤馬,南
、嘉二縣之間有八掌溪、嘉義縣的太保鄉有梅子厝等,
全省這一類叶音地名以臺南縣佔第一多數,古地名絕大
多數是原住民社名的音譯,臺南縣的「洲子尾」實最為
近似「札哈木」之叶音地名;臺南市的安平區有石門國
小,地籍資料記載為石門里、石門段,蓋因校地附近有
「石門」之舊地名而得名,此地或即是鄒族代代相傳的
「札哈木」。鄭成功葬身處的洲子尾昔日亦位在海濱;
石門與二鯤身間昔日是上鯤身的海域。
    鄒族的全名應作「羅鄒」,嘉義、臺南、高雄三縣
是其分佈最集中的地區,也就是臺灣舊名「流求」的出
處(詳見拙著<龍圖騰與複音語研究系列>),阿里山鄉的
來吉(拉拉奇)、里佳並音叶「羅鄒」,惟鄉治「達邦」
實音叶閩南語大埔、中埔、頂埔、頂笨(山名)、東埔;
「屏遮那」音叶「八芝林」、「白守蓮(Pechiarin」,
猶云「邦仄(阿美族自稱)人」;「塔山」音叶「兜山」
、閩南語「豬羅山(Tirosan嘉義舊名)」;「祝山」音
近「水山」、「霞山」、「石水」山(皆國語音)、南投
縣的「沙里仙(溪名)」;「阿里山」者實音叶「烏山」
(按:阿里山山脈在臺南縣的部份名烏山嶺),是「鄒」
為統稱,本不一其族也。找遍了阿里山鄉唯「卓武」山
國語音是「札哈木」的叶音,音近鄰近的「新美」、「
山美」,有可能是一音之轉。若能不把目光侷限在這個
小圈圈,鄰近阿里山鄉的「梅山」鄉,其舊名「小梅」
亦音叶新美、山美,南投縣信義鄉與阿里山鄉之「特富
野」有姻親關係的「久美」村,更即是「札哈木」的叶
音,可見「札哈木之歌」並非無的放矢矣!「札哈木」
概附屬於「羅鄒」的眾多族群之一,而西太平洋塞班島
、關島主要族群「查莫洛」之遠親也。
    「大武壠」是玉井盆地的總稱,玉井的舊名「吧
哖」與「大武壠」、大內鄉的「大匏崙」、新化鎮的「
知母耳(知母義)」、嘉義縣的「大埔」及「中埔」、中
埔鄉的「頂埔」與「大武巒」、阿里山的「達邦」與「
知母    」、大林鎮的舊名「大莆林」、南投縣信義鄉的
「東埔」、流求國的「低沒檀」等實乃同音之異譯,倒
裝為曹族謂玉山的「八通關(Bantounkoa)」之前二音,
及流求國的「婆羅檀」。古代的大武壠、芒子芒、茄拔
、霄裏是為曹族四社熟番,而「知母」、「走馬」實乃
一音之轉,可見「達邦」與「札哈木」的關係本就十分
密切,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第十章嘉義之部載有「
知母山」,云:「曹族稱為Borognotzmo,Borog是山
、Tzmo是水,合為水山之義。」澎湖馬公市的豬母水今
改名為山水,竊疑Borognotzmo義即知母部落,豬母水
則譯音兼譯義。「塔乃庫(山名)」音叶稱玉山鞍部的「
塔塔加」;「特富野」的前二音為「達邦」音轉,又倒
裝為阿里山鄉的「匪藤」。「羅鄒」音叶內庄、南庄、
龍船、鹿草,倒裝為菜寮、田寮、草嶺、石子瀨、子龍
、諸羅等,曾文溪最初名曰「菜寮溪」;諸羅縣政府所
在地的附近,因叶音建了一座「子龍廟」;苗栗縣南庄
鄉西南的公館鄉有龍船;臺南縣的南化舊名亦為南庄,
鄰近的龍崎鄉有龍船庄與龍船窩,左鎮鄉有龍船荷,而
即是南、高界河「二層行溪」得名的源頭也!古代曹族
的分佈範圍較當今要大得多,而其與他族相融和的現象
絕不可忽視;「札哈木」與其部份先人的原居住地有關
,但絕不會是其先民唯一的登陸臺灣之處。

附註:(一)閩南語謂「大夫」的「ㄉㄚ ㄅㄛ」音近
      「達邦」,音轉為謂「丈夫」的「ㄗㄚ ㄅㄛ
      」,又音轉為謂「諸婦」的「ㄗㄚ 万ㄛ\」,
      以及「札哈木」。
      (二)「東埔」在原住民的語言裏有「斧頭」的意
      思,但絕不可謂該地的得名與斧頭有關,確切的
      說是此地名恰與其斧頭的指謂同音。「東埔」又
      音轉為德化(社名)、倒風(港名),其倒裝適即斧
      頭、閩南語魚池(鄉名)與園子頂(地名)也。
      (三)「洲子尾」的行政區劃,目前屬永康市鹽洲
      里,與臺南市的安南區之間隔著一條鹽水溪,當
      明鄭時期,乃是臺江內海的海濱。
      (四)南投縣日月潭周邊的「邵族(水『沙連』)」
      可溯源於臺中縣西部沿海的「沙轆(Salach)」社
      、雲林縣北部的「西螺(Sairei)」社;埔里盆地
      的「噶哈巫(Kahabu)」漢譯為「牛眠」,音叶沙
      鹿近鄰清水之原名的「牛罵(Gomach)」社。
      (五)羅鄒族群中有達邦,猶流求國之有低沒檀,
      若找得到「歡斯」一姓更饒興味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