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昔日居於臺南市安平區的西拉雅平埔族屬社「臺窩
灣社」,其社名衍為臺灣全島之島名,在學術界似乎已成
為通說,但個人對於此說素存懷疑,常苦思焦慮盼能獲致
其正確的答案。察史上並無「臺窩灣社」之存在,荷蘭
文書中稱安平港為「臺灣」或「臺窩灣」,乃沿用漢人
之名;或曰臺東秀姑巒溪流域的平埔族中,有稱為「臺窩
灣」者,昔日曾居於安平附近,然彼等又何嘗不是沿用漢
名,僅就其記憶所及,謂來自漢人所稱之「臺灣」乎?
    詳審史籍記載,荷蘭人之入臺在明朝天啟四年,即西
元1624年,但早於明.萬曆三十一年,即西元1603年,福建
連江人陳第在所撰<東番記>中,已稱臺灣為「大員」矣!
萬曆四十五年,張燮著<東西洋考>中,改稱大員為「大圓
」,清.康熙三十四年,徐懷祖在所著<臺灣隨筆>中云:「
明.宣德年間,莆田人周嬰著<遠遊篇>載<東番記>一章,
稱臺灣為「臺員」,是所有著述中,最早以臺灣涵蓋全島
者。」(按:周嬰為明.宣德、正德年間[1426─1521]人,
在荷蘭人入臺之前198─103年,而其<東番記>在宣德年
間已成書。)大員、大圓、臺員皆與今閩南語「臺灣」
讀音無殊,忽視栩實可靠的中國史料,孜孜以洋人所云為
是,不知主張以荷蘭文書為根據者持何心態?
    <隋書.東夷傳>流求國條載:「流求國,居海島之中,
當建安郡東,水行五日而至。-----海帥何蠻言,每春秋
二時,天清風靜,東望依稀,似有烟霧之氣,亦不知幾千里
。」<宋史.外國傳>流求國條曰:「流求在泉州之東,有
海島曰澎湖,烟光相望。-----旁有毗舍耶國,語言不通,
袒裸盱睢,殆非人類。淳熙間,國之酋豪嘗率數百輩猝至
泉之水澳、圍頭等村,肆行殺掠。」趙汝适<諸番志>云:
「(流求國)旁有毗舍耶、談馬顏等國。-----泉有海島
曰彭湖,隸晉江縣,與其國密邇,煙火相望,時至寇掠。」
曹永和<早期臺灣的開發與經營>轉引西山先生<真文公
文集>謂:「乾道間,毗舍耶國人-----其地闞臨大海,直
望東洋,一日一夜可至澎湖。澎湖之人過夜不敢舉燈,以
為流求國望見,必來作禍。」<元史.外國傳>求條曰:
「瑠求在南海之東,漳、泉、福、興四州界內,彭湖諸島
與瑠求相對,亦素不通。天氣清明時,望之隱約若煙霧,
其遠不知幾千里也。西南北岸皆水,至澎湖漸低,近瑠求
謂之落漈。漈者,水趨下而不回也。凡西岸漁舟到澎湖
以下,遇颶風發作,漂流落漈,回者百一,瑠求在外夷最小
而險者也。」以上諸書所載「流求」或「瑠求」,均即
是現在的臺灣。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曹族作「羅茲
阿」,音近「流求」、「落漈」。散佈在大甲溪中下游
一帶的「巴塞赫」音叶「毗舍耶」,宜蘭縣頭城鎮南方
海邊的「打馬烟」音叶「談馬顏」(詳見拙著<「流求」
新考>、<侵擾閩南沿海的「毗舍耶」>)。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台灣史話>第一章:「萬曆
十年(西元1582年),有一個西班牙船長嘉列(Francisco
Gualle),曾由濠鏡航海通過臺灣海峽,聽到中國船員說:
「該諸島稱為Islands Legveos,富有良好港灣,居民之
面孔及身體,與呂宋(即菲律賓群島)之Visaya人相似,服
裝亦同。」「Visaya」亦為「毗舍耶」之對音,即今菲
律賓中部的維薩亞斯群島(Visayas Islands),惟與宋時
侵擾閩南沿海的「毗舍耶」無關;Legveos則為流求之對
音,明末福建、廣東船員仍普遍稱今之臺灣為流求。
    臺灣密邇閩海,為一廣及三萬五千餘方公里的大島,
中央山脈縱貫南北,走向與中國東南海岸適相平行,綿延
三百餘公里,雄峙海中。高峰超過三千公尺的多至二十
四處,其中半數以上逾三千六百公尺,盤結於臺中、南投
及高雄等縣境的,如新高山(即玉山,3997公尺)、次高山
(即雪山,3884公尺)等尤為高峻。這座聳插霄漢的巨大
脊樑,凡在臺灣海峽上航行的人,不必待天氣晴明,如無
煙霧,每依稀可見,如果說這樣一座顯著的目標,長久不
被西岸大陸上的人們發覺,才是不近情理的事。
    明朝嘉靖年間出使琉球的陳侃,其所著<琉球錄.群
質疑篇>有云:「閩中士大夫常曰:霽日登鼓山,可望琉球
。蓋所望者,小琉球也;若大琉球,則雖離婁之目,亦豈能
明見萬里之遠哉!」明太祖以歷代琉球未嘗入貢,又昧於
琉球與臺灣的實際狀況,乃移琉球之稱於今之琉球,而改
稱原流求為小流求。<集韻>:「,他代切,音貸。焥,
煙貌。又,煙起貌。焥,烏括切,音斡。又,於月切,音黦,
煙火貌。又,於伐切,音,義同。」<廣韻>:「焥,烏括
切,音斡,火煙出。」<玉篇>:「焥,焥也。」又,於代
切,音愛;焥,煙氣。天氣晴朗時,由福州的鼓山向東遠
眺,隱約若有煙氣、煙貌、煙霧之氣、火煙出、煙火貌
、煙起貌,斯乃「臺灣(焥)」得名之由來也!
    「」通作「」,閩南語讀「焥」有「斡」之鼻
音,稱海東這一座島嶼為「焥」,殆肇始於閩北人,蓋
閩北口音之鼻音尤重,今閩江口外之「東引」,昔稱「東
湧」或「東永」即是一例,而<東番記>作者陳第,則閩北
連江縣人也。<史記.東越列傳>曰:「漢五年,復立無諸
為閩越王,王閩中故地,都東冶。孝惠三年,-----乃立搖
為東海王,都東甌,世俗號為東甌王。」(按:「東越」音
叶「東冶」,漢立餘善為東越王,與越繇王並處,彼時蓋
已取東冶王都而代之。)<臺灣省通志>據<史記.東越列
傳>云:「漢武帝數討南越,越人恐,多亡走海上。或云臺
、澎為東越近地,海上遷民,應可及之。」所稱「或云」
,即凌純聲<古代閩越人與臺灣土著>所說:「東越海外最
近之島嶼為澎湖、臺灣,所謂亡入海,不能不疑及臺、澎
諸島,早為越人所移置之地。」閩越王弟餘善有「不勝,
即亡入海」之語,若非其對海外並不陌生,焉敢冒然入海
(按:八里大坌坑遺址出土的繩紋陶器,是臺灣進入新石
器時期的產物,散佈在臺灣西半部,與浙江河姆渡文化較
早的陶器遺物類似,在金門富國墩和大陸東南地區也普
遍存在同類器物,八里十三行遺址之冶鐵設施,殆即隨東
越以俱來者)?「東冶」,今福建侯官;「東甌」,即今浙
江永嘉,應即「東甌駱」,「東越」、「東冶」、「東引
」、閩北的「丹陽」與「太姥(山名)」、福建中部的「
戴雲(山名)」、閩南的「同安」、金門與廈門及澎湖的
「太武(山名)」、福建東南方的「玳瑁(山名)」、浙江
的「東陽」與「大安」、「天姥」或「天目」(山名)、
「太末(會稽縣名)」、江蘇的「丹陽」、江西的「大庾
(嶺名)」、廣東的「潮安」或「潮陽」、「東安」、「
大亞」、花腰擺夷(擺夷的一支)自稱「歹雅」、臺灣的
「泰雅」或「太么」(族名)、臺灣、島夷、達悟(族名)
等並一音之轉,大安溪沿岸之泰雅族人自稱其族名的「
ㄉㄞ ㄢ\」正音近閩南語「大安」,此「臺灣」得名
之又一由來也(按:廣東大灣遺址在大亞灣附近)!閩南漁
民熟知此一海島名曰「流求」,然而閩北之福州為福建
省會,且元順帝時於澎湖置巡檢使,屬「同安」縣管轄,
流求之名既為首里、那壩之「琉球」所奪,而「泰雅」
一名又與「同安」、「東夷」、「焥」相混,乃漸轉
稱往昔之「流求」為閩北士大夫口中之「焥」焉!
    更有牽強附會、強作解人者,謂臺灣一名源起於大
灣或埋冤之音轉,此說最要不得!依閩南語音韻,臺灣最
早讀音當讀如「岱員」,亦即「臺」不讀陽平,而「灣」
亦不讀平聲,故大音同臺、員音同圓,否則「灣」於此處
必讀如「冤」,而不得書作「員」矣!最早稱臺灣曰臺員
的<遠遊記>作者周嬰,是福建省莆田縣人,莆田北鄰福州
屬於閩北範疇。明.萬曆三十年,浯嶼偏將軍沈有容督師
入臺勦倭,是役福建省連江縣人陳第隨行,歸而著<東番
記>,書中所列地名,從魍港起依次為大員、堯港、打狗
嶼、小淡水、雙溪口、加喱林、沙巴里、大幫坑等,此
類地名除魍港、大員外,今俱難一一指定為今之何地,惟
小淡水、雙溪口則確信為漢式地名也。
    何以臺灣早有漢式地名乎?此無他,蓋荷蘭人未入臺
前,臺灣即已有相當數量之漢人移民也!<臺灣縣志>云:
「顏思齊所部多中土人,中土人之入臺灣自思齊始。」
據荷蘭人記錄,當時其本國人在臺之總數不上三千,華人
全數則約二萬五千家,而荷蘭人初入安平時,在該地附近
早已有數千名華人及百餘名日人居住矣!施琅上清廷<陳
臺灣之棄留疏>云:「其時(明季)中國之民潛至,生聚於
其間者,已不下萬人。鄭芝龍為海寇時,以為巢穴。及崇
禎元年,鄭芝龍就撫,將此地稅與紅毛為互市之所。」這
是臺灣主權本屬中國的明證。
    何以原為涵蓋全島之稱的「臺員」,又淪為小地名
之稱的「大員」乎?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總兵俞咨
皋者,用間移紅夷於北港,乃得復澎湖,-----北港即澎湖
之唇齒,失北港則唇亡而齒寒,不特澎湖可慮,漳泉亦可
憂也。」此以北港一地代表全臺,所云北港乃昔日北線
尾島南端,所謂臺灣北港也。<明史.外國傳>更以雞籠嶼
(又名社寮島,今基隆港口之和平島)一名,擴大為全島之
稱謂。荷據時期,臺南擁有臺江水域,滄波激蕩,具備極
為優異的形勢,構成為扼險雄區。安平港是條南北島嶼
挾峙的內外海溝通之水道,水道的北邊是北線尾島,南邊
是鯤身半島,稱為臺灣南港,與臺灣北港各控大港的要害
,統名「臺灣」。荷蘭人在安平一鯤身所建的奧倫治城,
後改名為熱蘭遮城,華人名之曰「臺灣城」,然其地固名
一鯤身也。蓋一至此地,即無異已至臺灣,亦猶一至那壩
,亦即已至琉球也,否則即以「一鯤身」稱之可矣!
    魍港又稱蚊港,其地即今嘉義布袋之好美里,現仍有
稱為「蚊港媽」之廟宇,布袋最初名「布大瑞」,由其諧
音轉訛成「布袋嘴」,其實乃原住民地名的音譯。臺江
與倒風二內海以魍港為界,<臺灣府志>云:「蚊港在縣治
(今嘉義)西南,西面臨海,自青鯤身歷南北鯤身,東旋青
峰闕為蚊港。」荷蘭人在臺灣築有雞籠、淡水、安平、
赤崁、青峰闕等五座砲臺,青峰闕是當時臺江內海的第
一關,此處本為踏進臺灣的頭一站。倒海內海的海灣內
有鹹水港、鐵線橋港、茅港尾港、麻豆港等港口(按:「
倒風」蓋由「東番」音訛而來,或謂因學甲鎮舊名「倒
風寮」的新芳村而得名,然詳審古地圖此地昔日實猶在
海底,其得名當在陸浮之後,若「茅港尾」則閩南語「倒
風港尾」省音的音訛),鄭成功取臺後曾北上巡視,遍歷
平埔原住民四大社及魍港,可見當時魍港的重要性。
    海寇林鳳曾竄據魍港,昔日另一海寇林道乾所據之
大奎璧(臺南縣鹽水鎮)亦距魍港不遠,此港實海盜淵藪,
沈有容勦倭之處亦當在此。往昔倒風內海及雲林縣笨港
沿海,其地理環境較臺江尤佳,故顏思齊、鄭芝龍以笨港
為基地,後之海盜以魍港、大奎璧為巢穴,均不在臺江範
圍,而「東番」實即「倒風」之叶音,昔日為對外交通之
主要門戶。福建的廈門之南方有鎮海角、浙江的寧波之
東有鎮海港、澎湖縣的白沙鄉有鎮海港與燈火礁、屏東
縣的東港鎮有鎮海里、號稱海澄咽喉的燈火寨、舟山群
島有定海、閩北的連江也有定海、粵東的達濠等,都是
倒風的叶音,由其港名還原後之真象,實足以破臺窩灣社
之妄。然亦因為倒風港屢遭海盜盤據,為躲避海寇騷擾,
貿易商只好另覓港埠,在沈有容勦倭時,臺灣對外貿易中
心已轉移至一鯤身即安平一帶,而賦予代表全島之總稱,
名之曰「大員」,此所以大員淪為小地名也。
    臺灣之名由大而小,其後再由小而大,最初是福建人
對整個臺灣島的指謂,故何斌力勸鄭成功攻取臺灣時,曰
:「臺灣,公家之故土也。」顏思齊、鄭芝龍等橫行海上
時,似亦已稱此島曰臺灣。荷蘭人未入臺之前,與中國多
次談判中,亦屢次提到臺灣,西元一六二三年二月廿三日
,英國東印度公司由巴達維亞寄呈董事會之信件中稱:「
現在此地之中國使節向荷蘭人建議:荷蘭人如願放棄澎
湖群島而遷往臺灣,則可准其通商,荷蘭人尚未答覆。該
公使亦曾向我方提議,如我方願往Tywan,亦可同樣經商
。」可見不待荷蘭人之入臺,已有臺灣之稱。
    鯤身蓋一平埔族語翻譯之地名也,觀福建沿海島嶼
多矣,而無一以鯤身命名者可知!與其謂安平一帶之原住
民稱「臺窩灣社」,毋寧稱之曰「鯤身社」為較近於史
實也。臺南縣七股鄉之國聖港,舊稱國賽港或國使港,又
作各西港,與南投縣之內外國姓,古文獻作國勝埔、彰化
市的國聖井、臺北縣萬里鄉野柳附近的國姓埔海灘、廣
東的歸善、長江三角洲的崑山、蘇州的舊名姑蘇、安徽
的姑孰、河南的固始、項羽敗亡的垓下、福建及江西的
高砂、江西的廣信等,並音叶「鯤身」,倒裝為臺灣多處
的新港、臺南縣的西港,又音轉為赤崁、閩南語泉州別
名的晉江。臺南市原「赤崁(Chakam)社」遷移至臺南縣
的新市鄉以後,被稱作「新港(Saccan)社」,實際上其社
名並無更改,而僅是譯音的差別。臺南縣沿海特多與鯤
身有關之地名,麻豆鎮一帶謂愚昧之人曰「垎索也」之
「垎索(ㄎㄛ ㄒㄧ)」,即「鯤身」之叶音(<廣韻>:
「垎索,狂也。」),而平地原住民之指謂也!
    澎湖群島有一小島曰「狗沙子礁」,昔日臺南縣一
帶的閩南籍移民,又稱原住民曰「高砂子」或「狗沙子
」,日本播磨國加古川出海口處亦名「高砂」,依其訓讀
寫作「塔加沙古()」,早年日本人呼臺灣為
「塔加沙古」,或作「高砂」(按:今臺南市嶽帝廟一帶
土地權狀地目猶稱作高砂段),或作「高山國」,此即「
高山族」一稱之由來也!<臺灣隨筆>云:「從烈嶼等地乘
北風航海,一晝夜到澎湖,又盡一晝夜到加老灣。」環臺
江外圍有一島嶼名曰「加老灣」,蓋一平埔族地名,明鄭
天興縣治佳里興,鄭氏<臺灣地圖>記為茄哩嶼,「加老」
與「茄哩」俱音諧閩南語之「傀儡」,散佈在高雄、屏
東山區一帶的魯凱族,昔日又被稱作「傀儡番」,據說是
因其居住地的山區,舊有「傀儡山」的稱號,用山名以名
其人之故,惟「魯凱」、「傀儡」互為倒裝,猶「新港」
之於「鯤身」,故部份南部的閩粵移民,尤其屏東地區,
又稱原住民曰「傀儡兒「ㄍㄚ ㄌㄝ ㄚ\」。
    李宗侗先生所著<中國古代社會史>第四章第一節「
圖騰團的地域化」中有云:「不只地名由於圖騰團的定
居,山名、水名亦皆若此。考證家每謂地由水得名,但水
名又何自來?這不過將解釋的困難退後,而非得到確切的
解釋。其實地、水、山的得名,皆由於圖騰團的定居其
地。」旨哉斯言!道理這麼淺顯,歷代學者皆太過輕忽。
吾曾製作了一份<臺灣各族群叶音地名排名表>,「泰雅
」僅次於土庫、茄苳排名第三,在臺灣原住民各族群中,
又是散佈地區最廣的一支,其叶音名終成為島名,真可謂
實至而名歸。「臺窩灣」社之有無尚成問題,此說實不
值得一顧;南投縣仁愛鄉的「德魯灣」因颱風季節傳播
媒體經常報導而聲名大噪,此地的居民確為泰雅族,而「
德魯灣」音叶「臺灣」。不可不特別注意的是閩南語的
「灣」與「安」俱讀平聲,惟獨遇到如「西子灣」,為了
順口始讀如「員」,而閩北口音鼻音特重,其讀「焥」
之「焥」或「戴雲」之「雲」,便都音近「員」,閩南人
口中的「同安」且帶鼻音而讀如「臺灣」。吾人若攤開
福建省的地形圖,由東北至西南分別有太姥、戴雲、玳
瑁等三條山脈綿亙,而三者並為「臺灣」的叶音,僅此一
端亦可想見臺灣一名由來之途徑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