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明朝以前的「流求」或「瑠求」,指的都是今天的
臺灣。明朝洪武五年(西元1372年),明太祖遣行人楊載
出使流求,極可能是基於諉過,誣指<淮南子>名「沃焦
」之島為流求,並改寫為「琉球」。及至發覺流求一名
鬧雙胞時,竟把此琉球稱為「大琉球」,反而把事實上
面積大得多的臺灣島稱為「小琉球」。
    日本竊據「沃焦」之後,將土人自稱的「屋其惹」
(Okinawa)又依日式的訓讀寫作「沖繩」。臺灣的「流
求」之名既為「沖繩」所奪,臺灣的島名遂一度改稱作
「東蕃」,閩南漁民熟知此一海島名為流求,然而閩北
之福州為福建省會,乃漸轉稱往昔之流求為閩北士大夫
口中之「焥」,再被寫成「臺灣」焉!而「東蕃」之
得名,實有可能源自「臺灣」之音轉也。
    <史記‧東越列傳>載閩越王弟餘善謀抗漢兵之言云
:「若不勝則亡入海。」如果對於海外的狀況不熟,怎
敢輕易入海?閩越的國都在東冶(侯官),而東冶、東引
(島名)、東陽(地名)、戴雲(山名)、同安(地名)等並音
叶「泰雅」,泰雅族人自稱其族名曰「ㄉㄞ ㄢ\」,
此名實音近泰安、大安,故苗栗、臺中交界處有大安溪
與泰安鄉,閩北一帶蓋即泰雅出海之前哨站也。<集韻>
:「,音貸。焥,煙貌。又,煙起貌。」由福州的
鼓山向東遠眺,隱約若有煙氣、煙貌、煙霧之氣,焥
音叶大安,閩北人熟知東海那一頭有泰雅的族人棲息,
在荷蘭人入據臺灣的一百多年前,明朝宣德年間(1426-
1521)莆田人周嬰著<遠遊篇>載<東番記>一章,已稱臺
灣為「臺員」,萬曆31年連江人陳第在所撰<東番記>中
稱臺灣為「大員」,萬曆45年張燮<東西洋考>又改稱為
「大圓」,其語根均即是焥、泰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